浅谈乡村小学开展剪纸教学的意义及策略

2016-07-26 02:30王丽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剪纸美术艺术

王丽

[摘 要]努力做好农村艺术课程尤其是处于基础阶段的小学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是一项关乎艺术教育发展的大事,是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剪纸艺术引入课堂有利于弘扬传统,开拓思维,充分挖掘艺术潜力,提高非智力因素水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在最短时间内就可以体验成就感及艺术创造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农村;剪纸;教学剪纸是我国典型的民间传统艺术,是最普及和最具群众性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与民族民俗的关系密切,可以说,它是民族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之一,是民族民间风俗活动的直观性、审美性的象征表现。

一、关于剪纸及其对于培养小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剪纸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间工艺之一,俗称剪纸或刻花,是我国民间装饰艺术常见的一个品种。民间剪纸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美术式样,千百年来一直结合中国各地的民俗和民众的愿望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品种之一。

小学民间美术课程开发需把握民间美术资源的“民间”特性。从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众多的美术表现形式中,孩子们非常喜爱这种折折、画画、剪剪、刻刻的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在剪纸过程中他们能够静下心来思考,专心致志地剪刻。另外在小学美术教材中还有几课虽然不是专门的剪纸教学,但其在文后展示的学生习作中出现了用剪纸方法表现的作品,正说明了剪纸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也是美术课堂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

剪纸艺术引入课堂有利于弘扬传统,开拓思维,充分挖掘艺术潜力,提高非智力因素水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在最短时间内就可以体验成就感及艺术创造的乐趣。

因为剪纸运用剪刀或者刻刀在纸张上进行艺术创作,它融剪纸技艺、造型表现、想象创造和多种审美意识与一体,具有独特审美视角和艺术魅力。另外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剪纸技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手、腕、臂、肢体间的协调,锻炼学生的指力、臂力,促进学生脑功能的完善。把剪纸引进教学,充分体现了民族特点和民族传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乡村小学剪纸教学的开展策略

农村学生的家长没有认识到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因此很多学生缺乏艺术特长的培养。结合剪纸工具材料的简单便捷,不妨将剪纸课程融入美术教学中,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定时开展剪纸教学。

1.结合环境特点进行无形渗透

农村的孩子因家庭条件有限,无法通过网络或书籍来认识了解民间艺术剪纸,这使得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狭窄,只得通过在学校老师所布置和引导下认识民间艺术剪纸。这一点并不影响孩子对剪纸学习的热情,反而愈加强烈。为了让学生感受、理解剪纸作品中的美,我们为学生营造了浓郁的剪纸艺术氛围,收集相关的照片、实物、图片等,进行相应的文化布置,在走廊的教室墙壁上设计了一个剪纸专栏;在教室展板上展出学生创作的剪纸作品,使孩子们感受独特的艺术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2.有目标地选择教学内容

由于剪纸种类形式多,制作方法各异,然而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课程设置应该是一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过程,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以刀代笔,学习剪纸艺术,实现“人人会剪”。通过激趣和欣赏大师作品,结合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经验认识、了解“剪纸”这种造型艺术形式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剪纸教学内容包括剪纸理论知识、剪纸技法运用和剪纸作品欣赏评价三个部分。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减少复杂的理论知识灌输,选用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从一开始就拉近学生与剪纸活动的距离,让孩子们不会因为是新知识而感到畏惧。例如,低年级孩子学习以折叠的单体对称图案和团花为主,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加入如:小动物、植物、建筑、水果、日常生活用品、团花图案以几何形为主等;中年级剪纸教学则在美术教材剪纸设定内容的基础上,以主题团花和喜花剪纸为主。人物加入:人物头像、人物剪影、另加花鸟类;而高年级以人物剪纸和彩色剪纸为主,如:校园人物、节庆民俗、抓髻娃娃,也可以借鉴国外大师的作品启发,补充意向性彩色剪纸。

3.创造性地进行学科整合

将剪纸教学孤立起来教学,学生虽能掌握相对系统的知识,但也会看到其固步自封,不利于知识的重组、交互,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中要主动打破这种局限,在课程中注入新的内容,让学生处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学习剪纸,以达到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与语文学科相结合,运用语文学科中的成语故事进行作品的创作;与品社学科结合,创作廉洁文化宣传主题的作品;以学生课外阅读的经典名著为剪纸教学内容,如《三国演义》、《西游记》《安徒生童话》等,学生也发挥想象,创作出了许多有趣的作品。通过利用学生学过的耳熟能详的各种题材为蓝本,打通了学科教学和美术教学之间的界限,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美术知识,缩小了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陌生感,这种学科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剪纸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欣赏美、创造美,提高了审美能力;也让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也找到了艺术与实践的结合点,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极大地丰富深化剪纸校本课程内涵。

4.结合学生特点及时更新教学手段

剪纸教学既要注意剪纸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还要考虑学生是否能接受。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线,重视个体差异性为原则开展剪纸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熟练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使他们主动尝试运用各种剪纸技法,引导他们发现、探索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并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效果直观。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技法传授,只需教师适当的引导,加上学生主动尝试,发现问题并完善,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总之,长期以来,学校美术教学侧重对学生技能、技巧的训练的错误导向也影响到了剪纸教学,在客观上制约了剪纸教育其他功能的发挥,形成“窄化”现象,一味追求剪纸的技能、技巧训练。作为新时代的美术教师,应该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突破传统观念,开展并发挥好剪纸艺术在小学生美术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媛.巧夺天工 快乐剪纸——浅谈农村小学剪纸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5.04期.

[2]马丹.浅谈小学剪纸教学四步曲[J].课程教育研究.2013.06.

[3]孙岩创造力从何处来——浅谈剪纸教学对农村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5.02.

猜你喜欢
剪纸美术艺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剪纸
爆笑街头艺术
剪纸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