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

2016-07-26 06:39高普梅
河南教育·高教 2016年4期
关键词:灰色关联高等教育经济发展

高普梅

摘要:近年,河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都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可以寻找到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发展因素。计算结果表明,河南省高等教育与财政收入的关联度最大,这说明河南省财政收入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河南省:高等教育;经济发展;灰色关联;策略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并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近年,许多学者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且卓有成效。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深入,河南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笔者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分析河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找到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对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针对性的策略。

二、河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现状

研究选取了2002年至2013年间的河南省高等院校在校生的数量和财政在教育上的支出的数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03~2014),来描述河南省高等教育的现状,并选择GDP(国内生产总值)对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描述。

(一)河南省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的数量分析

河南省是高校生源大省,2002年至2013年间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的数量不断上升,从2002年的46.80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161.83万人,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0.89%,同时期全国的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的数量从903.4万人增加到2468.1万人,年均增长速度是8.74%,河南省的年均增长速度高出全国2.15个百分点。河南省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的数量占全国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的数量比例从5.18%上升到6.56%,这显示出河南省生源的丰富性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紧迫性。

(二)河南省财政在教育中的支出分析

为保障教育的发展,河南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财政在教育的支出上从2002年的123.30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171.52亿元,12年间增加了9.5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64%,同期全国财政在教育的支出上从2002年的2644.98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2001.76亿元,12年间增加了8.32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9.31%,河南省的年均增长速度高出全国1.33个百分点。这些数据显示,在2002年至2013年间,河南省不断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支持力度,对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提高了人力资源的质量。2002年至2013年,河南省财政在教育的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04%增加到3.64%,同期全国财政在教育的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22%增加到3.89%。这些数据显示,河南省在不断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但是,尚未达到教育经费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所以,河南省在高等教育的发展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潜力,与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政府仍然需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

(三)河南省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2002年至2013年,河南省经济发展迅速,GDP从2002年的6035.48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32155.8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4.96%,同期全国GDP从119095.7亿元增加到516282.1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3.78%,河南省年均增长速度高出全国1.18个百分点,这显示出河南省区域经济迅猛的增长态势。但是,河南省是人口大省,虽然2013年人均GDP达到34174元,但是,2013年全国人均GDP为41908元,河南省人均GDP仅为全国人均GDP的81.55%,经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13年河南省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依次为12.6%、55.4%、32.0%,可见第二产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2013年全国生产总值分产业构成的情况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依次为10%、43.9%、46.1%。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的第二产业占比仍然偏高,而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偏低。因此,处于中原地区的河南省应该积极承接沿海的产业转移,利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积极发展运输业,逐步发展新兴产业,平衡经济发展的格局,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三、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

(一)灰色关联分析的原理和计算步骤

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越大,反之就越小。灰色关联分析可以用来分析系统中特征行为序列与各相关因素序列的关系密切程度,从而判断引起该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灰色相对关联度的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求各序列的初值像(或均值像)。令

Xi=Xi/xi(1)=[xi(1),xi(2),…,xi(n)]i=0,l,2,…,m

第二步:求差序列。记

(二)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

研究者选择2002年至2013年的河南省高等院校在校生的数量X01(单位:万人)、财政在教育上的支出X02(单位:亿元)为系统特征行为序列,来反映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选择X1:GDP(单位:亿元),X2:人均GDP(单位:亿元),X3:第—产业产值(单位:亿元),X4:第二产业产值(单位:亿元),X5:第三产业产值(单位:亿元),X6:财政收入(单位:亿元),X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X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为相关因素序列,以反映河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各个变量的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endprint

根据表1的数据,可以计算出x。。与各影响因素Xj的关联度γ0i,i=0,1,2,j=0,l,2,…,8从而得到各指标的灰色度:

对于平均关联度进行排序可以得到:γ64>Y1>Y2>Y5>Y7>Y8>Y3

从而可以得到如下结论: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影响因素的关联度从高到低依次为:Y6>Y4>Y1>Y2>Y5>Y7>Y8>Y3。从排序的结果可以看出,对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为财政收入,影响最小的因素为第一产业产值。

四、结论及对策

(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从计算结果来看,河南省高等教育与财政收入的关联度最大,说明河南省财政收入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近年,尽管中国经济连续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长,但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效应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就业效应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调整比较缓慢,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当前,河南省正在进行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努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从而提高了对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会逐步上升,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信息服务业、互联网等行业,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从而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大的需求。

(二)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教育经费投入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以及社会长期以来都很重视对教育的经费支持,但国情制约,经费短缺始终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河南省的人均教育经费投入仍然偏低。因此,河南省应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增强创收能力,加强产学研结合,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进一步保障高等教育的稳定、持续、快速发展。

(三)不断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对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

近年,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迅速,但是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河南省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居民人均收入和全国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偏低,限制了居民对于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因此,河南省应该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改革收入分配体制,保障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以增强居民对于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

责编:清善endprint

猜你喜欢
灰色关联高等教育经济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适应性分析
电子商务对上海低碳城市建设的影响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风雹灾害经济损失影响因素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