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天符、太乙天符年份气象特征及与传染病流行的关联性研究※

2016-07-27 01:38刘忠第
河北中医 2016年2期
关键词:气象学运气传染病

张 轩 刘忠第 贺 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内经教研室,北京 100029)



论著

北京地区天符、太乙天符年份气象特征及与传染病流行的关联性研究※

张轩刘忠第贺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内经教研室,北京100029)

【摘要】目的以1970—2004年天符、太乙天符年份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运气特点与北京地区实际气候变化的吻合性以及对部分传染病流行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地区1970—2004年35年的气象资料及部分传染病数据资料,并提取其中的天符、太乙天符年(即1975年、1976年、1977年、1978年、1979年、1998年)共6年的相应数据资料,从气象变化和传染病流行两方面分别与天符、太乙天符年的运气特点进行吻合性分析,计算出符合率。结果天符、太乙天符6年的干支运气特点与实际气象比较,基本符合率达83%;统计11种传染病各病六气高发时段的发病数发现,天符、太乙天符年的发病数高于35年同期发病数均值的传染病有7种,符合率为64%;选取35年间任意6年平气年与天符、太乙天符6年对比发现,11种传染病中有6种传染病的特殊年发病率高于平气年发病率,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率为55%;统计死亡数据完整的9种传染病在35年间的死亡率高发年份发现,天符、太乙天符年约占其中的40%;用选取的6年平气年作对比发现,9种传染病中有7种传染病的特殊年死亡率高于平气年死亡率,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率为78%。结论北京地区的实际气象变化及部分传染病流行情况基本符合运气同化年份中天符、太乙天符年的运气特点推测,应对这些特殊年份加以重视,为传染病的预防及时有据地采取措施。

【关键词】传染病;气象;气象学,医学;天气(运气)

中医运气理论认为,疫病与五运六气存在密切关联,并指出运气同化年份中的“天符”“太乙天符”年尤其易于引起疫病的发生及流行。因为这些年份的岁运及六气在某种情况下出现了五行属性相同的情况,构成了比较特殊的年份,就可能出现比较典型的气候变化[1]。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天符为执法,岁位为行令,太一天符为贵人……中执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贵人者,其病暴而死。”中执法之邪,发病迅速而严重,较危险;中贵人之邪,发病急暴且预后不良,甚至有死亡的危险,指出了天符年和太乙天符年气候变化比较剧烈,疫病呈高发、高死亡的特点[2]。

天符年,是指该年岁运的五行属性与司天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3]。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帝曰:土运之岁,上见太阴;火运之岁,上见少阳、少阴;金运之岁,上见阳明;木运之岁,上见厥阴;水运之岁,上见太阳,奈何?岐伯曰:天之与会也。故《天元册》曰天符。”土运、火运等指岁运,“上”即指当年的司天之气。又如《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应天为天符。”太乙天符又称太一天符年,是指该年岁运的五行属性与司天之气的五行属性及年支的五行方位属性相同的年份[3]。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天符岁会何如?岐伯曰:太一天符之会也。”指该年既是天符年,又是岁会年,属于岁运与司天之气、岁支之气的五行属性三者会合主令,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所指的“三合为治”。在60年中,天符年有12年,其中有4年属于太乙天符年。所以,一甲子周期中的天符、太乙天符年共有12年。

在运气理论中,对天符、太乙天符年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4-5]。因此,本研究拟利用北京地区1970—2004年间35年的气象资料及部分流行性传染病资料,采用EXCEL建立相关数据库,从这35年中选取天符、太乙天符年(即1975年、1976年、1977年、1978年、1979年、1998年共6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印证天符、太乙天符年的特殊干支运气特点与实际气象变化的吻合性以及对传染病流行的影响,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北京市观象台提供的1970—2004年间的5项基本气象因子数据资料,包括日平均气温、日平均风速、日降水量、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水汽压;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同期记录存档的各类传染病的年度、逐月发病资料,包括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及虫媒传染病。

1.2研究方法

1.2.1建立气象及传染病数据库本研究以立春为起始点[6],将每年按24节气均分为6个时段,即初之气(立春—春分)、二之气(清明—小满)、三之气(芒种—大暑)、四之气(立秋—秋分)、五之气(寒露—小雪)、终之气(大雪—大寒)。以六气时段为单位,统计35年间各时段内气温、风速、降水量、相对湿度、水汽压5项气象因子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数据,并统计部分流行性传染病,即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副伤寒、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疟疾、斑疹伤寒共11种传染病在35年间各时段内的发病数、发病率、死亡数及死亡率数据。

1.2.2实际气象与干支运气的吻合性评价选取1975年、1976年、1977年、1998年4年天符年与1978年、1979年2年太乙天符年的气象资料,根据各年的干支特点,应用“天干纪运,地支纪气”理论进行运气特点推论,从岁运(推论全年气候)、主运之位(推论所主节气气候)、司天之气(推论上半年气候)、在泉之气(推论下半年气候)4个时段,分别选取相应气象因子在该时段的均值与35年同期均值相比较,其结果若符合该年干支推断的运气特点,用“√”表示,若不符合用“×”表示。相应气象因子的选择依据为:以平均风速的增减代表木气的旺衰;以平均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水汽压的大小代表土气和金气的旺衰;以平均气温的高低代表火气和水气的旺衰。然后根据每年各不同时段的符合情况综合评价出全年的整体符合情况,若完全符合用“√”表示,基本符合用“※”表示,基本不符合用“□”表示,完全不符合用“×”表示。以1977年为例,见表1、2,其他各年份分析方法类同。最后计算出6年的整体符合率。

表1 1977年(丁巳年)干支运气特点与实际气候对照

表2 1977年实际气候与干支运气特点的符合情况

1.2.3传染病高发与干支运气的吻合性评价观察11种传染病在六气时段的发病情况,统计各病在高发时段中,天符、太乙天符年各年的发病数与35年同期发病数均值的关系。若高于或等于计为符合,若低于计为不符合,最后计算出符合率(即≥35年均值的特殊年数目/特殊年总数6年)。仅以痢疾为例,见图1,其他各病的分析方法类同。

在六气时段中,痢疾于三之气高发,故选取特殊年6年在三之气的发病数分别与35年间三之气的发病数均值(37 263例)作比较。由图1可见,在特殊年6年中,除1998年外,其余5年的发病数均高于35年发病数均值,5年计为符合,1年计为不符合,故统计符合率为83%。

1.2.4传染病高死亡与干支运气的吻合性评价选择死亡数据完整的9种流行性传染病(疟疾、斑疹伤寒死亡数据缺如,故排除),比较在各病的死亡高发年(高发年筛选标准为:>该病35年死亡数平均值的年份)中,天符、太乙天符6年出现的频次,并计算其所占比例。

1.2.5非参数统计学检验以运气理论为依据,在35年中任意选取1980年、1985年、1987年、1988年、1990年、1991年共6年的平气年,与天符、太乙天符6年对比,将2组年份各传染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分别进行非参数统计学检验。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实际气候与天符、太乙天符年干支特点的吻合性评价结果表明,1976年的实际气候与该年干支运气特点完全符合;1975年、1977年、1979年、1998年为基本符合;1978年为完全不符合。符合率为83%。

2.2传染病高发病与天符、太乙天符年干支运气特征的吻合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所涉及的11种流行性传染病,在各自的六气高发时段下,在天符、太乙天符年的发病数高于35年同期发病数均值的有7种传染病,符合率为64%(7/11),各病按其符合率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痢疾(83%)、百日咳(83%)、乙脑(83%)、伤寒副伤寒(83%)、流脑(67%)、麻疹(67%)、流感(50%);在天符、太乙天符年的发病数低于35年同期发病数均值的有4种传染病,不符合率为36%(4/11),各病按其符合率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猩红热(42%)、病毒性肝炎(33%)、疟疾(17%)、斑疹伤寒(0)。

2.39种流行性传染病(疟疾和斑疹伤寒除外)在天符、太乙天符年的死亡情况结果表明,①天符、太乙天符各年在9种流行性传染病死亡高发年中出现频次由大到小依次为:1975年(7次)、1976年(5次)、1977年(5次)、1978年(4次)、1979年(4次)、1998年(0次)。②天符、太乙天符6年在9种流行性传染病的死亡高发年中所占比例约为40%,各病比例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伤寒副伤寒(60%)、麻疹(50%)、乙脑(50%)、流感(50%)、流脑(43%)、痢疾(42%)、病毒性肝炎(33%)、猩红热(33%)、百日咳(0)。

2.411种传染病在平气年与天符、太乙天符年的发病率、死亡率比较结果表明,①在11种传染病中,有6种传染病的天符、太乙天符年发病率高于平气年发病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痢疾、伤寒副伤寒、流脑、百日咳、乙脑、疟疾;有4种传染病的特殊年发病率高于平气年发病率,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病毒性肝炎、麻疹、猩红热、流感;有1种传染病天符、太乙天符年发病率低于平气年发病率,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斑疹伤寒。②在9种传染病中,有7种传染病的天符、太乙天符年死亡率高于平气年死亡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副伤寒、麻疹、流脑、乙脑、流感;有2种传染病的天符、太乙天符年死亡率高于平气年死亡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猩红热、百日咳。

3讨论

3.1天符、太乙天符年的实际气候特点综观这6年的实际气候发现:①其与干支运气特点推论的符合率较高,本研究仅以天符、太乙天符年为例进行研究,从特殊干支运气角度证实了运气理论对北京地区气象变化影响的客观性。②在这6年中有1年(1978年)气候发生异常变化,与运气特点完全不符。1978年为太乙天符年,这提示我们要特别注意太乙天符年的气候变化,无论其是否符合运气特点推论,都属于气候发生剧烈变化的年份。③在6年中有4年(1975年、1977年、1979年、1998年)的整体气候与运气特点基本相符,其局部出现不符的情况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下半年气候与在泉之气所主不相符,如1977年少阳相火在泉,下半年实际气温却并未偏高;1998年厥阴风木在泉,下半年实际风速却并未偏大。这可能与天符年的岁运与司天之气同化,致使气象变化比较单一,造成一气偏胜独治的气候有关,所以下半年在泉之气所主气候表现的并不明显。二是当降水量、相对湿度、水汽压3个气象指标作为一个整体评价气候偏湿或干燥时,相对湿度或水汽压有时会出现不符的情况,或出现与降水量变化不一致的情况,这提示我们在应用现代气象因子解析干支运气格局时应注意深入分析气象因子与运气理论中所指的“湿”“燥”等各气之间的关系,当涉及多个气象因子综合评价时要对其各自的评价权重做出恰当估量。本研究选取降水量作为最主要的气象因子评价土运和金运,同时参考相对湿度和水汽压综合考虑。

3.2天符、太乙天符年部分传染病流行情况本研究首先描述性统计了各传染病在天符、太乙天符年的发病及死亡情况,然后与平气年的发病、死亡情况比较,力图较全面地观察传染病在这些特殊干支年份中的流行情况。

所谓平气年[7],是指该年气运既非太过,又非不及的年份,其气候较为平和,疾病流行较少,即使发病,病情也比较单纯。本研究根据运和气的相互关系,从1970—2004年35年中任选了6年平气年,即①岁运太过而被司天所抑而成平气年,如1980年,庚申年,金运太过被少阳相火司天所抑;1988年,戊辰年,火运太过被太阳寒水司天所抑;1990年,庚午年,金运太过被少阴君火司天所抑。②岁会年,如1987年,丁卯年,木运不及,年支卯的五行方位属性是东方属木的正位,岁运不及得岁支之助而成为平气年。③岁运不及得司天、岁支双重之助,如1985年,乙丑年,虽为金运不及,但得太阴湿土司天,又得年支丑寄旺于东北方,为四季之末,亦属土位,土能生金,故构成平气年。④同岁会年,如1991年,辛未年,水运不及,得太阳寒水在泉之助,但又被太阴湿土司天和年支未的土位所抑,故全年既不会不及,也不至于太过,而成平气之年。

统计结果发现,北京地区传染病的发病及死亡情况与运气理论中关于天符、太乙天符年容易呈现高发病、高死亡的理论预测之间存在一定的吻合性,符合率基本高于50%,尤其是与运气理论中认为较为平和的平气年份作对比发现,在天符、太乙天符年份的确更容易显现出传染病高发、高死亡的情况。这一结果与既往学者对长春地区传染病在天符、太乙天符年流行情况的研究结果存在一致之处[8-9]。

3.3特殊运气年份的启示中医运气理论认为,运气同化年份中的天符、太乙天符年气候变化剧烈,如果在这些年得天时之病,疾病就会发展急速而且比较危重。人与天地之气相合,人体脏腑之气衰弱加之天地之气克伐,则内外交迫,易病且危。因此,在天符、太乙天符之年极可能会出现疾病高发、高死亡的特点。本研究通过数据统计发现,传染病的流行确与运气理论所提示的这些特殊年份有一定的关联性。运气理论中提出天符、太乙天符年是气候可能出现异常的先兆标志,我们应高度重视这些特殊年份,并结合实际气候加以分析,及时捕捉到气候变化异常年份,为预防传染病捕捉先兆预警信号,有利于更及时更有据地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防治。

但由于本研究数据资料有限,天符、太乙天符年只有6年数据,样本量较小,研究结果虽反映了某些趋势,但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应考虑建立长周期的数据库,扩大研究的样本量,以期得到更准确的结果。另外,本研究运用运气理论知识,对气象变化和传染病流行仅仅作了数据的比较验证,证实了天符、太乙天符年对传染病的高发、高死亡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有关“运气同

化—气象—传染病”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有待于深入挖掘,我们认为可先从本研究结果中提示阳性结果明显的几种传染病入手,进一步深化研究。

参考文献

[1]苏颖.中医运气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57.

[2]王洪图,贺娟.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68.

[3]任廷革.任应秋运气学说六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91-98.

[4]李致重.太乙天符年人、禽流感的中医学解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6,30(1):1-6.

[5]魏文著,阮永队.甲型H1N1流感病因探讨[J].中医研究,2010,23(5):7-9.

[6]刘玉庆,高思华,张德山,等.从北京市60年气象资料看王冰注释运气计算模式的谬误[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 (12):813-816.

[7]杨力.中医运气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05-307.

[8]胡亚男,苏颖,李秀昌.中医运气学理论与长春地区部分异常气候年流行病发病率比较研究[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6,22(1):4-6.

[9]苏颖,刘芳芳.运气学异常气候年与长春地区气候及部分流行病发病规律的相关性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4):119-120.

(本文编辑:曹志娟)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6.02.004

通讯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内经教研室,北京100029

作者简介:张轩(1987—),女,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医基础理论,《内经》五运六气理论。

【中图分类号】R781.610.11;R1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19(2016)02-0173-05

(收稿日期:2014-05-31)

Study of the meteo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ianfu or Taiyi Tianfu year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epidemics in Beijing area

ZHANGXuan,LIUZhongdi,HEJuan.

TeachingandResearchOfficeofNeijing,SchoolofPreclinicalMedicineinBeijingUniversityofTraditonal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029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incidence between Yun-qi of Tianfu or Taiyi Tianfu years and actual climatic changes in Beijing as well as its impact on several epidemics. Methods The data of Tianfu and Taiyi Tianfu years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and 1998) were selected based on the database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during 1970 to 2004. The coincidence evaluation between meteo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pidemics of Tianfu or Taiyi Tianfu years were analyzed, and the accordance rates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The overall coincidence rate between Ganzhi Yun-qi feature of Tianfu or Taiyi Tianfu years and actual weather condition was 83%. Compared the morbidity of 11 different infectious diseases during the high incidence period of six climatic factors, there were 7 kind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with higher morbidity in Tianfu or Taiyi Tianfu years, as compared with those at the same period of 35 years, coincidence rate was 64%. Compared between six years of Pingqi years and Tianfu or Taiyi Tianfu years, there were six kind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has higher morbidity in Tianfu or Taiyi Tianfu years than those in Pingqi years, the coincidence rate was 55%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 There were nine kind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has higher heath rates in Tianfu or Taiyi Tianfu years (40%). There were seven kind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has higher heath rates in Tianfu or Taiyi Tianfu years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Pingqi years, the coincidence rate was 78%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The climatic changes and epidemics in Beijing are quite consistent with Yun-qi assumption of Yianfu or Yaiyi Tianfu years.

【Key words】Infectious diseases; Weather; Meteorology; Medical science; Yunqi theory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072896)

猜你喜欢
气象学运气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运气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黑龙江省气象学会举办2020年防雷技术个人能力认定考试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龙年生人三之气运气养生
没有横空出世的运气,只有不为人知的努力
出人意料的气象学结论
问天人——记中国气象学泰斗叶笃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