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无限可能

2016-07-29 06:24朱晓琳
建筑技艺 2016年5期
关键词:新浪庭院总部

朱晓琳

AT:众所周知,新浪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网站之一,在互联网时代,新浪自身对于其总部大楼的形象有着怎样的期望和要求?建筑师又是如何理解和在设计中转译这些诉求的?

Aedas:新浪总部大楼为新浪在中国的主要办事处。新浪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经营新浪网和社交平台微博,每日拥有超过8 500万个用户在线使用,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网站之一。客户要求其总部大楼符合公司的经营理念,集中之前分散在北京各地的部门和分支机构约6 500名员工。鉴于互联网企业的流动性以及部门人员持续的扩张和收缩,工作环境需要适应最大程度的灵活性。另外,可持续性的考虑是项目的一个最主要的优先点。设计需要响应我们这个时代在中国最主要的挑战,包括国际气候变化、空气污染的警报、员工的身体健康及生产效率的考虑。基于上述诉求,我们提出了“无限”的设计概念。

AT:关于“无限”的概念,能具体解释一下吗?无限都包含了哪些层面的含义?

Aedas:设计概念基于“无限”,试图表达新浪的商业性质以及工作文化,这一概念用以反映通过网络“在线”文化所提供的无疆界,也可以说是基于媒体技术和信息流程的进步,而在数码世界所开辟的无限机会。

大楼的设计反映着数学符号‘∞,以展现“无限”的设计概念。整个建筑规划利用模块化方法来确保最大的灵活性,可按需要做出空间调整。

源自中国传统建筑庭院的格局,大楼结合‘∞用2个内庭空间创造出经典的围合庭院式总部大楼,采用自然采光及对流风,打造更舒适的办公空间。“新浪之眼”处于整体规划的中央,成为主要的垂直交通枢纽,同时设置12m高的锥形媒体屏幕,传送新浪网和新浪微博上即时更新的资讯。

AT:新浪总部紧邻其他媒体巨头,如百度、网易和腾讯的办公楼。对于这样一种互联网公司林立的区位,相信新浪会十分注重建筑体现自身的差异和个性。建筑师对于这一环境条件,有着怎样的考虑和应对策略?

Aedas:新浪总部大楼位于北京西北部被誉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邻著名的颐和园和西山风景区,自然景观非常优美。项目地块属中关村西路和中关村南路交口,紧邻众多一线信息科技及互联网企业。这一区域拥有极好的公共交通条件,并规划成低密度环境。大部分项目按要求紧贴地块边缘建造,以形成富有冲击力的街景。建筑高度不得超过32m。Aedas一贯秉持的信念是:只有对所服务的当地社会与文化具有深刻了解的建筑师才能做出杰出的设计。考察了基地环境后,我们的主要考量是为新浪设计一个符合公司特色和业务的总部大楼,以及满足员工的工作需要,同时也希望建筑物能反映北京的历史,尤其是向传统的庭院设计致敬。

AT:在功能上,相较于常规的办公楼,新浪总部是否有不同,都包含哪些主要的功能空间和配套设施?

Aedas:新浪内部文化倡导“以人为本”,因此这幢总部大楼不单设置了办公所必需的工作间、电视演播室及研发设施,也包括一系列员工设施,比如健身中心、淋浴室、图书馆、员工餐厅、自助茶水间、诊所以及母婴室,以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具体的功能安排如下。

首层:北侧入口为访客的正式及主入口。入口处显眼的大波浪雨棚作为横线的延续,以优雅的建筑语言活泼地点亮设计。进入大楼后,大堂空间延伸至称为“新浪之眼”的主中庭,其作为主要垂直交通中心,通过楼梯、扶梯及电梯连接通往各层。与北侧入口大厅相连的是设有多个会议室的会议中心。本层同时设有员工健身中心、休闲室以及公司展示区,可以通向大楼东侧及南侧的室外区域。

二层:为特别打造的环形会议室,边墙设有微型泛光照明装置,在夜间从北入口非常容易识别,此外还设有其他会议设施及主要办公区。

三层到五层:主要办公区域包括位于大楼终端、面朝整体内部庭院的员工培训区、讨论区等,同时配备开放的休闲区、自助茶水间及休息区。

六层:公司管理层办公室以及主要办公区。

地下一层:拥有电视演播厅、采访室、200座礼堂、1 300座的员工餐厅以及连接员工餐厅和主中庭的下沉广场。

地下二层:停车场、其他支持性服务设施、机电及数据中心。

AT:众所周知,谷歌以创造有趣的工作空间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新浪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基于员工的工作状态和节奏,设计在平面布局上有哪些特点?

Aedas:协作及创意孵化空间是在设计中主要的综合考虑点,以营造一个适合创意工作的环境,例如拥有开放办公室和员工培训设施。另外还包括额外的放松空间如健身中心和图书馆,以加强创造健康工作环境的用心。

在内部动线上,垂直动线及办公核心位于建筑的四角,与中央中庭相连。内部动线模彷无限符号,使大楼用户高效地从建筑一端通达另一端,而建筑对角的通行时间不多于两分钟。

在环境营造上,整座建筑长200m,宽90m,共有6层地上办公,环绕两座开放的内部庭院,这些庭院将自然光、对流通风带入办公室,为员工创造舒适而安全的环境。

在空间体验上,协作及创意孵化空间坐落于办公室的每个尽端,面朝内部庭院。这些富有创意的特殊空间通过楼梯在内部相互连接,在不同楼层和区域用不同的颜色来分区,同时配备开放式自助餐茶间,或者为公司需要持续高强度工作的员工提供舒缓的软装放松区。

AT:立足于互联网行业瞬息万变的特点,在新浪总部的外部形象设计上,建筑师是如何考虑和设计的?

Aedas:设计采用简约而直接的方式来表达对新浪作为互联网企业的核心业务,根据“无限”概念进行推演,最终外立面使用连续的遮阳百叶层来定义无限的形状与概念。虽然整体的建筑形态呈直线,但推演过程严格遵循设计原则。建筑形态经过挤压、揉搓、捏合,得以形成入口、阳台、特殊的双层挑高工作区以及天窗,以代表持续流动的能量;从水平遮阳百叶到外部立面,都进一步加强了动感曲线,创建建筑的整体感。可操控窗户提供天然通风和被动式排烟。特别设计的双弯曲遮阳百叶保护中庭免受高温困扰,同时保证12m的LED屏幕“新浪之眼”在景观庭院可以正常观看。

AT:对于互联网公司的总部大楼,建筑师认为这样一类的总部建筑,相比于其他行业,有哪些不同?

Aedas:对于互联网公司的总部大楼,首先需要对该公司的文化和运营需求进行充分了解。大多数科技企业采用灵活办公制度,员工拥有24小时随时进出办公室的权限及需求;部门之间频繁调整,在建筑规划时也需要考虑到高度的灵活性。鉴于创意孵化的合作空间是这类建筑的主要特点,如何发挥建筑平面的高效性,是我们充分考虑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因素。其他的考量包括设置大量的会议空间——虚拟会议的需求量很大,同时正式及非正式的培训也会时常发生。除此之外,需要特别考虑的主要设计需求是为员工提供休闲设施及空间,以保障健康、有益的工作环境。

猜你喜欢
新浪庭院总部
猴子虽小
过年
庭院中的童年
唐艺萍作品——别墅庭院设计
238个城市争当亚马逊新总部
花粉交流
新“产品”
Yard Work庭院杂事
海地大地震重创维和总部
新浪与分众合并案告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