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某铅锌银矿详查分析探讨

2016-07-30 07:00姚春雷
西部资源 2016年1期
关键词:储量

姚春雷

摘要:对西乌珠穆沁旗某铅锌银矿进行勘查,目的在于通过详查延续探矿权证,查明其资源储量,为矿山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经过基础地质工作,基本查明区内地层、构造、侵入岩分布特征,基本查明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化特征,基本查明矿化石英脉、矿化带、产状、空间分布等特征。通过系统地表探槽、钻探和相应的采样化(试)验,对矿体进行有效控制,对所采用的工业指标进行重新论证,利用新的工业指标重新圈定具工业开采价值的矿体,并进行资源储量估算。

关键词:西乌珠穆沁旗;铅锌银矿;储量

1.自然地理与经济状况

本区地理上属大兴安岭南西端,属丘陵区,雅集山为本区最高山,海拔高程1103.5m,最低海拔高程960m,相对高差143m左右。矿区地形比较平缓,东部为丘陵区,西部为缓平区区。区内第四系覆盖较厚,多属残积、残坡积和风积物。

2.区域地质特征

本区地处内蒙——大兴安岭成矿省,突泉——林西华力西、燕山期铁、铜、铅、锌、银、铌成矿带,索仑镇——黄岗铁(锡)铜、锌、成矿带之沙不楞山铜、铅、锌成矿带内,成矿条件有利。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北部的西伯利亚板块和南部的华北板块及东部的松辽板块的接合部;属于中亚——蒙古地槽褶皱区、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之内蒙古大兴安岭地槽褶皱带晚期的西乌珠穆沁旗晚华力西期地槽褶皱带。属环太平洋巨型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构造线方向为北北东向。盆地与隆起相间排列亦呈北北东向展布。区内北东向延伸的梅劳斯特深断裂切穿基底为岩浆的上升提供了通道,对本区多金属矿化、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2.1地层

本区按全国地层区划应属于内蒙古草原地层区之锡林浩特——磐石分区。区内出露的主要地层为中生界地层和零星分布的古生界地层。

2.2构造

本区古生代应属天山——兴蒙造山系、二连——贺根山结合带南部的内蒙古中部弧盆系之西乌珠穆沁旗弧前盆地。中生代则处于滨太平洋构造域之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浆岩带的北东部。

区内地质体有晚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经历了从晚古生代一现代漫长的发展过程,从而铸就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格局。其中华力西晚期最为强烈,燕山晚期构造变动次之。

本区内的褶皱和断裂,受不同时期、不同性质构造运动的影响和改造,其表现形式虽然多种多样,华力西晚期、燕山中期主构造线以北东向为主,燕山晚期主构造线以北北东向为主,表现了区域性地应力的特征。后期构造改动性较强,显示出局部地段与主构造线斜交的叠加构造,构成了现今构造形态的轮廓。

2.3侵入岩

勘查区侵入岩主要有华力西晚期超基性岩体和燕山晚期中性、酸性岩体。

2.3.1华力西晚期超基性岩体(ψω43):分布于勘查区中部,根据磁测结果推测该岩体北东东向带状分布,宽约600m,长约9km,延伸到区外。与寿山沟组(P1s)地层呈侵入接触关系,钻孔中见超基性岩呈岩枝状侵入寿山沟组砂岩中。局部该岩体超覆在寿山沟组砂岩之上。被满克头鄂博组不整合覆盖。

该岩体已强烈蚀变,主要为灰绿、黄绿色蛇纹岩。由于热液作用为钙镁铁的碳酸盐所交代,析出了SiO2,形成硅质壳、石英脉、黄褐色、灰白色、褐铁矿化、方解石化、硅化蚀变岩。

2.3.2燕山早期闪长玢岩(δμ52):出露于平端哈达北东,呈不规则状的小岩株产出,面积约0.5平方公里。侵入下二叠统寿山沟组二岩段(P1s2)、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3m)火山碎屑岩燕山晚期花岗斑岩(γπ53)。

主要岩石类型为闪长玢岩:灰黄色-黄褐色-灰白色、斑状结构、基质微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斑晶、基质组成。斑晶:斜长石20%、自形-半自形板状,黑云母叶片状、角闪石10%。粒径0.3mm~5mm。基质:微晶状斜长石、0.01mm~0.1mm。此生矿物:绢云母、绿泥石。

2.3.3燕山晚期中细粒花岗闪长岩(γδ53):区域上分布于南部汉山特乌拉一带。岩体形似椭圆状、呈岩基产出,长轴呈北东向分布,是区内出露最大的侵入体,侵入最新地层为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3m)。

汉山特乌拉岩体东南侧与围岩接触面产状较陡,倾向南东,倾角60°左右。北西部较缓,岩体边缘叶理产状:西部倾向为西(260°±)、西北(300°±)、中北部倾向为北(350°±),倾角:20°~10°,显现出南陡北缓的穹窿体(强力就位)。主体岩性是黄褐色、灰黄色、灰白色中细粒花岗闪长岩,岩体内粒度略有变化(中细粒-细粒间),局部矿物成分石英含量减少,可定名为石英闪长岩,岩性比较均一,粒度在0.5mm~3mm之间。岩体内部有派生细粒花岗岩、花岗斑岩、文像花岗闪长玢岩、闪长玢岩脉沿裂隙贯入,规模不等,方向性不强。地表覆盖较大,一般仅在山脊处可见零星岩石露头,而且多被分布零乱的脉岩分割成块。在哈达图一带,岩体内见有安山岩、黑曜岩的残留顶盖(俘虏体),根据上述特征,表明该岩体剥蚀程度较浅。根据本次工作所采岩石同位素样品,经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同位素室测定锆石U-Pb年龄值为130.0±0.9Ma。

岩体主要岩石类型为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仅在粒度上稍有变化:岩石呈灰白、灰黄、灰红色、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中长石45%、钾长石20%、石英10%、角闪石20%、黑云母及少量氧化铁矿物组成。矿物颗粒不等在0.5mm~3mm之间。中长石为板状半自形晶,环带构造不明显;钾长石、石英均为它形粒状;角闪石、黑云母呈不规则粒状(少数呈半自形晶)。局部有时钾长石增多占35%、石英增至25%、角闪石略少。

2.3.4燕山晚期花岗斑岩(γπ53):分布于窝棚特南1001高地,呈小岩枝产出,另外呈脉状侵入到上侏罗统地层及侏罗纪中细粒花岗闪长岩(J3γδ)中。岩性单一,岩石为黄褐色一灰红色的花岗斑岩。多受构造复合部位或火山机构控制,与火山机构关系密切。

岩石类型为花岗斑岩:黄褐色一灰红色、斑状结构、基质花斑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斑晶、基质组成,斑晶:正长石20%、半自形板状、发育卡式双晶,粒径1.0mm~3.0mm,轻泥化;斜长石5%、聚片双晶,粒径0.8mm~1.5mm。基质由正长石、斜长石、石英及少量蚀变暗色矿物等组成。粒径0.25mm~0.5mm。长石呈半自形-它形晶,角闪石仅保留柱体外形,已退变为细小鳞片状黑云母集合体、并析出铁质。

2.3.5燕山晚期流纹岩、流纹斑岩(λπ53):流纹斑岩、流纹斑岩等。多受构造复合部位或火山机构控制,与火山机构关系最为密切。代表性岩石描述如下:

流纹岩、流纹斑岩:黄褐色一灰红色、斑状结构、基质细晶结构,块状构造。斑状结构、基质微晶结构、流纹-块状构造。斑晶由石英5%~10%、钾长石5%、斜长石5%组成。粒径0.3mm~2mm,自形程度较好,其中石英溶蚀状;基质为微晶长石和微粒状石英,粒径0.05mm±;具粘土化。

2.3.6脉岩:区内脉岩不发育,并受时空位置限制。寿山沟组地层中发育中基性和酸性

岩脉、而中酸性岩脉则发育在燕山期岩体内。说明脉岩主要与晚二叠纪、晚侏罗纪大规模的侵人体有密切关系。脉岩出露形态简单,未发现两次以上复合型岩脉,脉岩以北东向、北北东向最发育,其次为北西向和近南北向,脉岩规模相差悬殊,大者长500m~1000m,宽10m~20m,小者1m~5m,宽5m~50cm。岩石类型有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细粒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流纹斑岩、脉石英等。

2.4矿产分布

矿体主要赋存于下二叠统寿山沟组(P1s)地层内,范围约1.7101km2。矿床属中低温次火山热液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及绢云母等。经选矿实验,属易选矿石,银铅锌硫化物可选性较好。

本区除某银铅锌矿外,于勘查区西部的山和北部的东山均发现了铅锌银矿体和矿化带,勘查区南部的山近几年勘查也发现了铜银多金属矿体。于勘查区南东4km发现5处松脂岩,于勘查区西北5km处发现了煤点。勘查区南西41km有煤田。总之,区内已知矿产丰富,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潜力很大。

3.结论

①查明了矿区地层层序,详细划分与矿有关的地层,研究岩性和组合特征及其与成矿的时空关系;基本查明区内构造、侵入岩分布特征,基本查明矿区地质特征、矿化特征及矿化石英脉、矿化带、产状、空间分布等特征。初步研究了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种类、规模、产状、形态和接触关系。

②初步研究了与成矿有关的蚀变种类、强度、组合和分布范围,变化规律及其与矿化的关系。

③基本查明矿区范围内矿体的数量、赋存部位、顶底板岩性,分布情况;详细查明矿体规模、形态、产状、内部结构、厚度、品位及其变化特点,确定矿体的连续性;基本查明主矿体内夹石的规模、形态、产状及分布规律。

④基本查明了矿石类型、品级、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规律。

⑤基本查明了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矿山开采技术条件。

⑥扩大了资源储量,为矿山进行经济评价及下一步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为矿山制定总体规划、远景开发提供了详细的资料。

猜你喜欢
储量
基于三维软件资源储量估算对比研究
全球钴矿资源储量、供给及应用
2019 年世界油气储量与产量及其分布
垂直剖面法在压覆煤矿资源储量估算中的应用
南海深水气田储量超千亿立方米
青海探明单个油藏储量最大整装油气田
概率统计法在储量估算中的应用
本月起实施页岩气储量行业标准
我国矿产资源储量增势喜人
世界巨型油田和超大型油田的地理分布 单位: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