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年儿童自律意识的培养

2016-07-30 15:36孙凤梅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自律家长活动

孙凤梅

一、培养自律意识的目的和意义

1.社会的发展与中华的振兴需要高质量的人才。21世纪是一个科技与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而我们国家科技与经济更是突飞猛进,这样必然对人才的要求愈来愈严格,我们中华民族的将来,必然要靠一代一代成长起来的中华儿女来建设,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不仅要具备科学的头脑,更需要有健全且完善的人格品质。

2.目前的家庭状况导致少年儿童自律意识薄弱。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四二一”的结构,四位老人、一对父母,众星捧月般呵护着一个孩子,儿童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优越性相当强,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是以他们个人为中心,许多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的坏毛病,自律能力明显弱化,因此,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儿童的自律自控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已势在必行。通过儿童自制能力的提高,促使他们能够约束自己的坏习惯,进而拥有完善的言行、高尚的情操,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培养自律意识的过程与方法

1.少年儿童自律意识和能力现状普查。首先我们要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同时也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咨询,然后汇总,分析整理问题,形成问卷分析报告。例如:

在对家长问卷咨询中,有67%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上缺乏主动性;36%的家长反应孩子说脏话、张口骂人现象严重;38%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家不尊重长辈;21%的家长反应孩子随手丢垃圾、乱涂乱画。

可见有相当数量的小学生在学校或家庭生活中,自律、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过着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家庭和学校对小学生的教育,树立自律意识、培养自理能力、发展健全完善的个性品质已迫在眉睫。

2.探究培养少年儿童自律能力的原则、方法及途径

(1)培养少年儿童自律意识的原则。①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绝不采用强制手段。②差异性原则。正确认识学生差异的客观性,因材施教。③整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及能力。④渐进性原则。学生的积累是一个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丰富的过程,因此,必须遵循渐进性原则,在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要求上应该是递进上升,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向前推进。⑤针对性原则 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其积累的内容、训练的方式应该不同,对于同年级的同类学生,也要因人而异,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案分析,研究教育方法。

(2)培养少年儿童自律意识的方法及途径。①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教师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们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不挖苦讽刺学生;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教师就要做到主动拾起地上的垃圾。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②从“小”字着眼,细致入微地培养自立、自律的良好习惯。小学生“二自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慢功夫,但却是实实在在的真功夫、硬功夫。我们要从“小”处着眼,从点滴做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用“明察秋毫的眼睛”时时观察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孩子们都是从家里走来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会把在家里的“霸道”、“自私”等不良行为带到学校里来,因此我们要细心地观察他们,发现不良行为,马上纠正,并因势利导,持之以恒,取得水滴石穿的功效,于无形中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他们的自律意识。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潜移默化中树立道德意识,培养自律能力。根据不同的纪念日举行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三月学雷锋活动、为灾区捐款活动;四月祭扫烈士墓活动;五月爱劳动教育、爱母敬母活动;七月红歌送给党活动;九月感恩老师活动;十月国庆颂祖国活动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及自律意识。④通过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采用灵活的、能体现学生“自律”的教学方法,探索出将“激发情感”贯穿于道德认识的各个环节之中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生活为素材、以教材为载体、以现代媒体为手段,模拟与创设各种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进行自我体验,激发道德情感,强化自律意识,为学生的道德行为提供正确的思想基础,为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及自律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⑤感知与体验相结合,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在学生中开展“规范条文自己说”的活动,使学生心中有规则,行动有规范,真正做到知行统一。由各班推荐的责任心强的同学组成的值日小组,负责全校的值日工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每日的考勤、纪律、卫生进行全面的督促、检查和评比,利用墙报和广播对活动中的好人好事进行公开表扬,对违规行为及时进行批评制止。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体验中把做人做事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⑥重视家校联系,双向培养。小学生的自理意识淡,自立能力差,责任不在孩子。由于独生子女、隔代教育、父母教育要求不一致等原因,有些家长这也不让孩子做,那也不让孩子碰,过分溺爱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不仅生活上能力差,且造就了一代 “小霸王”、“小懒虫”、 “小犟牛”、“小依赖”等。针对上述情况,学校应成立“家长学校”,设立家长学校机构,配备师资,定期与家长勾通交流,并进行“如何培养儿童自律意识”讲座,让家长认同我们的教育,并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家校联合教育,效果才会更明显。另外,通过校训通、微信群、电话联络、登门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孩子成长中的一点一滴,促成家长重视子女的教育,增强做家长的责任感,改进对子女的教育方法。⑦加强自我分析与评价,巩固自律能力。作为教师,平时要及时发现学生自律进步的闪光点,多给学生积极的鼓励和正面的引导,让学生在不断的激励中获得自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律。注重个案分析,与个别问题生经常谈心,明确纪律要求,引导他们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反思自己最近表现怎么样,有了哪些进步,还有哪些做得不太好的地方,特别注重用具体的小事情来具体分析,教师及时表扬进步,并提出下一步的要求。这样,引导他们渐渐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们的自律能力。

少年儿童自律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势在必行且细致入微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合力,方能取得良好收效,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树立对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负责的态度,关注每一个孩子有成长,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自律意识,这样我们的学校才能为社会、为国家输出有用的、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自律家长活动
自律使人脱颖而出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自律成就美好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家长请吃药Ⅱ
以他律促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