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云与苏轼
——西湖是一段情缘的开始

2016-07-31 21:09高方
山海经 2016年11期
关键词:朝云黄州西湖

高方

王朝云与苏轼
——西湖是一段情缘的开始

高方

一、西湖结缘

1073年,正值王安石变法。苏轼因不满于新法,请疏离京外任,随即调任杭州通判,这一年他已37岁了,政治的坎坷与生活的诸多不顺,让他备感人生的艰难。这次赴任,去的虽然是四季如春的杭州,仍让他在赴任之余感到来自背后的丝丝凉意。

经过几天的车马劳顿,苏轼终于到达为他准备一新的馆舍。细雨如丝扑面而来,绿叶晶莹透亮,花儿摇曳多姿,碧波荡漾间丝柳起伏,清新的气息,让苏轼不由暗自嗟叹:“不愧天下美景啊!”安顿好一切,已是晚上,送走几位慕名而来的旧友新知,苏轼备觉疲惫,于是和衣而卧。孤灯摇曳中,恍惚见灯下妻子正在穿针引线,与自己一唱一和地谈天说笑,睁开双眸,却空无一人。想起如此变故,身边竟无安慰自己的人,不禁黯然泪下,孤衾难挨。

改日,西子湖畔,众人为苏轼接风洗尘,共庆通途。推辞不过,苏轼乘酒兴与众人一起欣赏歌舞,饮酒写词,极尽欢乐。酒毕,众人登上西湖里的一艘小船,沿湖而行,风景如画,苏轼兴致勃起。正行间,见岸边有一处聚拢了许多人,内中隐隐传来纤细的哭声,于是弃舟登岸,拨开人群走近,却是一个布衣整洁、容貌秀美的小姑娘在哀哀痛哭。细细诘问,才知姑娘父母双亡,投亲无路,因而伤感。苏轼看得心酸,于是将小姑娘带回府中收留下来。

女孩名叫王朝云,才11岁,因家境贫寒,从未念过书。苏轼看她聪明伶俐,便亲自教她练习写字。朝云十分勤奋好学,不久就楷书成行,写得一手好字,清秀端正。请人教她学习歌舞,更加聪慧灵敏,很快就跳得一身好舞,歌声曼妙。苏轼与朋友家宴上,朝云的助兴演唱,常让众人叹为观止。朝云又十分勤快,很短的时间便学会了苏轼最爱喝的“蜜云龙”茶的沏制程序,每当有客人来,苏轼便命朝云侍茶,客人每每入口,称赞不绝。

朝云的心灵手巧、聪明温婉,越来越得到苏轼的喜爱。两年后,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知州,便带她同去。此后生活奔波不定,朝云便随他一起东奔西走,开怀时为他硏墨赋诗,伤感时为他歌舞解忧,杯茶在手,让苏轼备觉暖心。

二、患难与共

苏轼为官清正,自然逃脱不了历来清官被人迫害的命运,因而常常换任。每任地方官,做了许多利国利民之事,深得百姓爱戴。在日复一日的接触中,苏轼豁达乐观的性格,登峰造极的文学造诣,让逐渐长大的朝云仰慕不已,不知不觉中恩情幻化为了另一种情愫。

朝云自幼貌美,却不似平常女子一样喜欢涂脂抹粉。苏轼还夸她“素面常嫌粉,洗妆不褪残红”。一次,秦观来访,苏轼让朝云向他乞词,秦观看到朝云十分惊艳,直称她为巫山女神。并作《南歌子》:“霭霭迷春态,溶溶媚晓光,不应容易下巫阳。”

在朝云18岁时,苏轼因“乌台诗案”文字狱,身陷囹圄,经苏辙及友人的多方营救才得以获释,被贬偏僻荒凉的黄州。虽然名为团练副史实为软禁罪人,身无自由。朝云不顾此行多灾多难,任由苏轼怎样劝说,都要随同侍奉。

孤独凄凉中,苏轼时常让朝云陪侍,“把盏凄然北望”,借酒消愁,失望与苦闷像遮在心头明月上的乌云,使他格外沉重,但还对理想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云开雾散,月隐日出的一天。于是,他常常寄情于山水,到大自然中寻找精神的慰藉与解脱,并两次放舟大江赤壁,饱览山川美景游赏名胜古迹,乘兴写下了许多气魄宏大、旷达超脱的佳作,让人屡赞不绝,题为“赤壁怀古”的《念奴娇》更被誉为千古绝唱。

由于在黄州是有罪之身,无人敢来看望,让苏轼备感心酸。期间,一位被贬黄州33年自称王先生的人前来看望他,让苏轼不禁大吃一惊!人生能有几个33年呢?看秋风落叶,自己也已年华早逝,“看取眉头鬓上霜”了。于是,他做了长期打算,辟东山坡种粮种菜,筑居室,自号“东坡居士”。

苏轼的不平遭遇和苦闷,朝云深有感触,不愿苏轼伤心忧苦,只好日夜不离地陪伴着他,想方设法为他释怀。一次苏轼沙湖相田,归途淋雨得病,朝云衣不解带,夜不安寝,守在榻前端汤喂药,不曾吐露半点怨言。待苏轼病愈后,朝云却憔悴了许多。从此,苏轼对朝云更添了几分感激。

两年后,苏轼在黄州的生活日益安定,在朝云的陪伴中,修身养性,日子过得怡然自乐,他的好运也不期而至。1086年,苏轼终于奉调回京,一时仕途顺利,生活富足。看着在自己身边一天天长大的朝云依旧素面朝天,苏轼心中更加疼爱,也十分感念她与自己多年的患难相依,同甘共苦,看朝云坚决与自己生死相随,于是便收为侍妾。

终于能和自己敬爱的人朝夕相处了,朝云更加倾心地照顾着苏轼的生活,二人感情日益浓厚。不久,朝云为苏轼生下一子,乳名翰儿,两人均十分疼爱。然而翰儿不满百日就夭折了,朝云痛不欲生。苏轼强压心头悲痛,极力安抚。渐渐地,朝云终于从痛苦中走出,想再为苏轼再生下一儿半女,弥补心中之憾,可惜一直未能如愿。

三、生死两茫茫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094年,58岁的苏轼党争失败,又被贬到惠州。朝云坚决随苏轼远走岭南。他们相互扶持,千里跋涉到了惠州后,苏轼当即写了一首《朝云诗》“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来称赞朝云的忠贞。

岭南多瘴雾,常使当地人,尤其是外地人成批突然死亡。到达惠州后,随从中不断有人感染疾病死去,朝云似乎有免疫力一样,安然无恙,让人十分惊奇。当地有时飞来一种名叫“幺凤”的小鸟,绿毛红嘴,喜欢倒挂在树上,苏轼就和朝云开玩笑说:“这是海仙派来查看你的身体的,看看你是什么玉骨冰肌,怎么就不怕瘴雾,你是从哪儿来的仙女呢?”朝云笑而不答。

苏轼自知复官再无希望,精神十分压抑。朝云和他相依为命,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苏轼,竭尽家中所有招待偶有来访的官员客人,又常常吟诗唱词为苏轼宽心。一次,苏轼请她唱自己的旧作《蝶恋花》,朝云珠喉将转,却又忽然泪下,湿透了衣襟,苏轼奇怪地问她原因,朝云说:“我不能唱的歌就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了。”苏轼大笑说:“我正悲秋,你又伤春了。”于是,不让她再唱,更识朝云为知音了。

过了不久,朝云终为瘴雾所染,不幸病重去世,年仅34岁。苏轼想起和朝云的玉骨冰肌的玩笑,竟一语成谶,不禁悲伤万分。

朝云的死,给了苏轼沉重的打击,他写了许多诗词《悼朝云》《纵笔》《丙子重九二首》《西江月》等悼念朝云,并为她写了《朝云墓志铭》。苏轼沉痛地将朝云安葬在惠州西湖楼禅寺东南,后有“天圣塔”前有“六如亭”,墓旁建“朝云祠”,植上朝云喜爱的梅花一株,并在祠旁建屋三间,常常在里面住宿,并吟诗作词悼念,希望梦中能和她把酒言欢……

朝云去了,没能陪伴自己心爱的人走到人生的终点,但她短暂的人生,却陪伴苏轼走过了一生中最艰苦难熬的岁月。

猜你喜欢
朝云黄州西湖
苏东坡“炼丹”
杨优秀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远行的舞者
远行的舞者
浣溪沙·游黄州遗爱湖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与高中诸学友聚会黄州
苏东坡: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当西湖遇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