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能源杯”纯电动汽车服务技能大赛探秘
——赛事分享篇

2016-07-31 18:52孙磊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电动汽车职业院校新能源

文:孙磊

“北汽新能源杯”纯电动汽车服务技能大赛探秘
——赛事分享篇

文:孙磊

2016年10月19~21日,由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办,北京汇智慧众汽车技术研究院、北京浩瀚天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运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协办以及北京新能源汽车营销有限公司冠名支持的“2016年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北汽新能源杯’纯电动汽车服务技能大赛”,在承办院校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来自全国20所中职院校、34所高职院校的108名参赛选手,在为期3天的比赛中展开激烈的角逐。

最终,来自杭州汽车高级技工学校的张磊、陈俞杰和来自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秦会东、邵京辉获得来本次大赛中职组的一等奖;而来自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潘佳韵和赵静文、山东交通技师学院的高延生和唐国富以及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雷镇浓和彭晓东荣获高职组一等奖。

作为本次大赛的协办媒体,《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的记者很早就参与到大赛的筹办过程中,因此对于大赛举办的目的了解得更加深入。在此笔者对大赛筹办以及比赛中的一些内幕进行回顾总结,供感兴趣的业内外人士分享。

赛前说明会

本届大赛从2016年年初就开始筹备,为了确保大赛的质量,技术方案几经修改,并经过实地的验证之后才最终发布。为了能够让参赛院校充分了解大赛的技术精髓,使参赛选手能够在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2016年9月10日,大赛筹备组在承办院校举办了赛前说明会,来自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70多所中高职院校的100多位专业教师参会,并接受为期3天的赛前培训。

在赛前说明会上,筹备组技术专家就本次大赛中职组和高职组技术方案及评分标准的一些要点进行了解读,同时讲解了理论上机考试的操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随后,本次大赛技术方案起草方,北京汇智慧众汽车技术研究院的培训团队就大赛理论考试的内容范围、实操考试的操作要点和规范,对参赛院校的教师进行了为期3天紧张的赛前培训。而受训教师也将平时培训学生过程中,一些不理解的问题与培训专家们进行沟通。

赛项安排

按照赛项要求,本次大赛分为中职组和高职组2个组别,这2个组别的选手均需要参加3个阶段的比赛。第一阶段为上机理论考试,考试的题目是赛前从大赛题库中抽取。中职组考核的是BEST1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而高职组考核BEST2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则涵盖了一部分BEST1的内容,对考生的要求更高。上机理论考试已于10月18日晚顺利结束。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考试均为实操比赛,分别于19日和20日完成。其中,中职组在第二阶段的比赛内容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更换,第三阶段的比赛内容为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排除;而高职组第二阶段的比赛内容为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第三阶段的比赛内容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排除。这三个阶段的比赛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30%、35%和35%。

由于新能源汽车维修在职业教育开展得时间并不长,因此大赛专家组在设计比赛内容时,着重考察参赛选手对于纯电动汽车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一些维修诊断基本操作规范的掌握。为了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大赛专家组对于每一项比赛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长时间的实操验证,以确保比赛过程中不会因为一些突发状况而影响比赛的公平、公正。

最重要的是,纯电动汽车的养护、维修属于带电作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大赛专家组经过反复论证之后,在比赛内容选择和操作规范流程等方面最大程度避免了风险。同时,专家组还在赛前培训会以及即时性答疑过程中,多次强调规范操作的必要性,加强指导教师规避风险的意识。

开放的大赛

据本次大赛技术方案的主要起草单位,也是大赛协办单位之一的北京汇智慧众汽车技术研究院执行董事许建忠介绍,举办这次大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考学生、考老师,而是真心希望通过大赛能够让职业院校的学生通过竞技的方式,对学习新能源汽车知识产生兴趣。

因此,无论是大赛筹备期间举办的一系列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新能源汽车师资培训,还是大赛正式公布之后的赛前培训,大赛的比赛内容基本都是公开的。各参赛院校的指导教师只需要在培训中了解,哪些知识点和哪些操作流程是需要掌握的,之后按照大赛的技术方案去指导学生训练大赛考察的项目内容。

也正是因为如此,正式比赛期间,实操赛场对于指导教师也是完全开放的。各参赛院校指导教师在遵守大赛秩序的前提下,进入比赛现场进行观摩,参考其他选手的表现,了解自己学生的特长和不足。

深耕细琢的技术方案

本次大赛技术方案的出台可谓一波三折。因为本次纯电动汽车服务技能大赛在国内尚属首次,所以比赛技术方案、赛场规则都没有可以参考的先例。早在今年的6月底,北京汇智慧众汽车技术研究院就已经出台了一版技术方案,并根据竞赛规程去设计理论题库和实操题库。不过在与北汽新能源的售后技术支持部门反复沟通论证之后,发现第一版的技术方案有很多不足之处,可执行度不强。

随后北京汇智慧众从纯电动汽车维修的真实场景出发,按照纯电动汽车维修的工艺规范,设计了实操比赛的流程,并对实操现场的车辆、设备工具、防护用品等重新进行了规划。并按照大赛的要求,在自己培训的场地进行了反复的验证,一直到能够满足学生水平的操作需求。

可以说,本次大赛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参赛选手、车辆、设备工具以及裁判等简单的组合和堆砌,而是具有了严谨的治学精神。本次大赛的技术方案以及实操赛项操作流程指南,完全可以作为职业院校的参考教材。

吸取了世界技能大赛的经验

本次大赛的裁判长是北京理工大学的韩建保教授,他也是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队的随队专家。在他的建议指导下,本次大赛的实操比赛从考核、考察变成了考验和表演。韩教授认为,通过大赛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而感兴趣才愿意去学、去动手练,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因此,本次大赛取消了部分开始制定的实操项目,降低了实操操作的难度,能够让参赛选手感觉到,只要努力就能做得更好。

此外,纯电动汽车的维修属于带电作业,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韩老师首先建议取消了安全隐患比较大的实操项目,与大赛的技术组一起对保留下的项目一遍一遍的实验,对每一个环节都仔细考量,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之后完善了整个操作流程,提请广大参赛院校的指导教师注意,必须按照这样的流程完成比赛。

因此,在本次大赛2天的实操比赛中,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所有的赛项内容顺利完成,可以说这是本次大赛最大的亮点和收获。

大赛的闭幕并不是结束,它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职教领域的发展刚刚开始。通过大赛,真实地检验了目前职业院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教学水平,同时也暴露出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不足之处。相信这次大赛之后,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都会对本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有新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也会尝试一些在本次大赛期间体会到的新的教学方式。

对于行业来说,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属于新的产业,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新能源汽车专业属于新的专业领域。如果像这次大赛一样,行业相关部门、企业以及职业院校能够相互融合,充分地交流与探讨,也许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会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猜你喜欢
电动汽车职业院校新能源
对《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 18384—2020)若干条款的商榷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纯电动汽车学习入门(二)——纯电动汽车概述(下)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电动汽车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现在可以入手的电动汽车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