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林的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6-07-31 21:27唐毅辉
花卉 2016年16期
关键词:种苗营造因素

唐毅辉

(黄山市歙县深渡镇林业站 安徽歙县 245231)

营造林的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唐毅辉

(黄山市歙县深渡镇林业站 安徽歙县 245231)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物质需求逐渐得到了满足,而生活环境却受到了严重破坏,人们对环境的保护及治理问题也愈发重视。营造林是我国防治环境问题恶化、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工程,其质量对环境改善效果有直接影响,然而其质量影响因素众多,还需工作人员深入分析,不断探索有效的应对对策,以保证营造林质量。本文就营造林的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营造林;质量;影响因素;对策

前言

营造林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且功能众多,种植规模、品种会随着各种因素而发生变化,管理上具有较大难度。现阶段我国营造林工作中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使其质量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十分不利于营造林环境优化能力的充分发挥,我国相关工作人员,也针对当前这些影响因素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力求找到更加科学的方法提升营造林质量。

1 营造林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1 营造林数据方面因素

营造林统计数据是影响营造林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近年来,我国很多省份在上报营造林统计数据的过程中,都出现了错报、复报、串报等情况,导致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相符。而这一质量影响因素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营造林数据核实工作难度较大。县级相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所提供的营造林统计数据,依然是当前我国营造林统计管理工作中的主要依据,而这些部门核实工作上的疏忽和核实技术的落后,导致了营造林数据的不准确,也使最终的营造林数据评价缺乏真实性,因此,要想避免数据因素的消极影响,我国还需加强对基层部门数据核实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1.2 营造林作业设计因素

营造林设计主要是对营造林的整体规划和施工计划,是营造林质量的重要保障[1]。但是目前,我国营造林工作中出现了众多作业设计不规范的行为,导致营造林质量大幅度下降。这种情况所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①由于工作人员对营造林作业设计的不重视,未能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存在敷衍心理;②工作人员资料收集不充足,未能前往实际场地测量作业面积,导致作业设计缺乏准确依据,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从而导致林业布局不规范。

1.3 营造林技术及人员因素

虽然我国营造林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一些营造林单位在新技术的掌握上仍然十分欠缺,技术人员十分缺乏,且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往往因难以熟练运用新技术,而依靠以往经验开展工作,新技术的引用情况不容乐观。同时,一些乡镇的区域合并使营造林原有的相关部门也相继合并,成为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例如农林部门、水利部门等。而这一情况的直接影响,就是使人员变动更加频繁,自查自检工作无法得到切实执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营造林质量。

1.4 营造林抚育及维护因素

营造林的抚育及维护工作也是影响营造林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营造林的抚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其中包含着众多的环节,工作人员必须要保证抚育技术、造林密度、种苗选择等完全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才能够保证种苗健康成长。同时,在种苗栽培后,还需根据相关要求,对种苗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从而避免质量问题。而一些地区由于技术的缺乏以及对验收工作的不重视,使营造林质量始终难以得到提升。营造林的维护工作是营造林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一些“重营造,请管护”的情况较为严重,导致营造林质量大大降低。例如一些山区地区,人们需要依靠畜牧养殖获取经济效益,而由于维护工作的欠缺,牛羊被放置营造林栽培区觅食,使营造林受到了较大破坏。还有一些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营造林间重视农作物,也引发了一些林木死亡的现象。再加上缺乏定期维护,工作人员未能及时对林木进行补种,也使营造林质量难以达到规定标准。

2 营造林质量改善对策

2.1 增强营造林数据真实性

为保证营造林质量,我国应对营造林数据统计工作进行规范,以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①应加大营造林方面知识的宣传力度,使工作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营造林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其责任感,认真完成核实工作。②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营造林数据统计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在测量、汇报时严格遵循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自身工作行为,从而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③营造林数据统计工作应采取包片负责的方式,将整个营造林分给不同的人员负责,实现责任细化,保证数据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找到相应的负责人员。

2.2 完善营造林作业设计

工作人员应正确认识营造林作业设计工作,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并在营造林作业设计中,做好资料收集工作,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运用林业图表,设计作业设计表格等。同时,要求工作人员亲自前往场地对营造林面积等进行测量,以便为营造林作业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对于一些国家级大型工程,应聘请具备专业素质、较高资质的设计团队进行设计。另外,还需加强审批工作,严格按照蛇皮流程对营造林作业设计进行审批,保证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在审批合格后,再根据作业设计方案对营造林工作进行详细的安排。

2.3 强化营造林技术及人员水平

营造林技术及人员是提升营造林质量的重要推动力量,针对当前技术及人员紧缺问题,我国还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1)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各级部门关于营造林的新标准新方法[2](如图1)。不断补充其专业知识,提升其业务素养。并通过研讨会等形式,为其提供业务交流、技术探讨的机会。

图1 某省营造林项目管理培训

(2)应加大技术及人员方面的资金投入,提高工作人员福利待遇,优化其工作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吸引相关专业刚毕业大学生前来就职。还可以增加外出作业人员福利,使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升,更好的完成营造林工作。积极引入最新的设备及技术,也能使营造林工作更加科学化。

(3)还应建立健全激励考核机制,增强工作人员的主动学习意识,促使其主动学习营造林方面知识。对于做出优秀贡献、表现良好、主动学习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工作散漫,缺乏责任心、怠于学习的工作人员,则应采取相应的惩处措施,使其意识到这一工作及时补充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为营造林工作服务。

2.4 重视营造林抚育与维护工作

营造林的抚育和维护工作与营造林质量息息相关,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重视(如图2)。

图2 林农开展种苗管护工作

在抚育及维护工作中,相关部门应提前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补充其栽培技术,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指导,以保证种苗栽培质量。同时,在栽培过程中,还需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监督,保证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开展工作。营造林管理人员需要对种苗的栽培情况、营造林面积等进行严格记录,并强化施工验收和监测工作,充分保障抚育工作质量。另外,要求工作人员根据抚育、维护管理要求,定期进入林区进行巡查,查看林木情况,找出死亡林木和空缺部位,并及时进行补种,以保证整体营造林质量达标。

3 结论

营造林质量是我国长期以来十分关注的问题。现阶段,影响营造林质量的因素众多,因此,相关人员还需加强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增强营造林数据真实性,提升我国营造林技术及人员水平,完善营造林作业设计工作,并加强对营造林抚育与维护工作的重视,严格遵循相关规章制度,促进林木健康生长,以保证营造林质量。

[1]高华.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造林质量的策略分析[J].绿色科技,2016,5(5):102~103.

[2]姚绒慧.针对营造林质量影响因素探讨其完善对策[J].中国林业产业,2016,2(2):68~69.

[3]成刚其.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现代园艺,2015,9(18):219~220.

S725

A

1005-7897(2016)08-0045-02

2016-4-14

猜你喜欢
种苗营造因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解石三大因素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高锰酸钾在种苗上的应用
营造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