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而精”方能使果实“中看中吃”
——揭开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猕猴桃的秘密

2016-08-02 08:41中国农资汪洋通讯员李朝韵
中国农资 2016年33期
关键词:红阳国光调节剂

□《中国农资》记者 汪洋 通讯员 李朝韵

“少而精”方能使果实“中看中吃”
——揭开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猕猴桃的秘密

□《中国农资》记者 汪洋 通讯员 李朝韵

在猕猴桃园里,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常务副会长查显才(左一)在详细了解情况。

8月18日—20日,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植物生长调节剂专业委员会联合四川国光股份有限公司在四川省蒲江县召开2016年全国猕猴桃品鉴会。会议邀请了近20位国内植物生长调节剂、猕猴桃产业专家,全国9个省市猕猴桃主产区的260位种植大户以及相关农业部门领导,大家围绕如何正确认识与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了交流与探讨。通过现场座谈和实地参观的方式,更全面地揭开猕猴桃种植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不得不说的秘密”。

在蒲江县大兴镇炉坪村卢定军家的猕猴桃园里,树上挂满个大又匀称的猕猴桃果和肥厚浓绿的叶片,让前来参观的100多位猕猴桃种植大户频频称赞:“这果子长得真是不错,得有100克以上,这样的果子能卖上价。”据了解,卢定军家的猕猴桃园全程采用的是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水肥药一体化解决方案,核心技术之一是用氯吡脲浸果膨大果实。“我种的猕猴桃品种是红阳,一斤卖到了8.5元。”用氯吡脲处理过的猕猴桃不光价格好,还能至少增产三分之一,这让种了几十亩猕猴桃的卢定军今年的收入非常可观。

农民确实受益了,但有消费者难免会有这样的疑虑:“用过膨大剂的猕猴桃是不是光有好卖相、中看不中吃啊?”现场评审专家通过品尝对比发现,未浸果的猕猴桃略硬,甜中带酸,浸果的猕猴桃更甜更软一些,果香味十足。专家表示,用过膨大剂的猕猴桃比起没用膨大剂的猕猴桃在口感上不仅毫不逊色,在可溶固形物方面还会更胜一筹。

除了口感,安全性也是消费者尤为关心的问题。红阳猕猴桃品种的发明人、四川省自然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明忠介绍说:“用过氯吡脲处理的红阳猕猴桃果子会增大,还有利于提高甜度和营养成分。氯吡脲的作用机制是非全身性的,用葡萄、苹果与猕猴桃树进行的代谢实验显示,活性成份在植物体内没有明显的转运作用发生。”这种说法得到了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段留生的认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植物激素,它进入植物体内刺激或者抑制植物内源激素转化的数量和速度,从空间和时间上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或改变某些局部组织的微观结构,它只是起到协助植物激素发挥作用,类似于植物生长的指挥官。此外,植物生长调节剂用量非常微小,比如氯吡脲的用量通常为5-10毫克/公斤,相当于将一个小米粒放到两三公斤水中,蘸1000个果子,每个果子蘸完药液就跟人洗过澡一样,很大一部分药液没有被果子吸收,而且药后21天氯吡脲就能消解88.5%以上。氯吡脲即便进入人体后代谢也很快,14-16个小时绝大部分就会被排出体外。”

“要用好植物生长调节剂,关键是要精确把握好量。农民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果大,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使用。”据王明忠介绍,多家科研院所都曾做过相关试验,使用适宜的浓度,有利于提高果实的风味与品质,但用浓度为20mg/L及其以上高浓度氯吡脲处理后,反而使猕猴桃果实风味变酸,营养成分下降,果实品质下降,贮藏期受到影响。浓度过高还易产生畸形果、空心果。所以使用浓度要适宜,以红阳猕猴桃为例,最佳使用浓度为5-20mg/L,最有效的使用时期是在花后10-30天,正值果实的快速生长时期使用。

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作物技术部技术经理张月霞表示,除了严格掌握好用药时期和浓度,用膨大剂处理之后,肥水管理一定要跟上,不然果子只会虚胖,会出现空心的情况,所以技术服务很重要。四川国光通过这几年大量的技术培训和引导,种植户基本上能正确使用产品,有效避免了这种情况。

猜你喜欢
红阳国光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从国光新戏论当代台湾京剧美学中所内涵之“主体性” 与“现代性”
危险的阳台
被困电梯
工地不是游乐场
洗澡
叫桃的女人
哮喘治疗中白三烯调节剂的应用观察
寻找一个叫桃的女人
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的医院用药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