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区泌尿道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①

2016-08-03 07:20朱云洁金伟民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临床分析耐药性

朱云洁,金伟民

(苏州中医医院肾内科,江苏 苏州 215000)



苏州地区泌尿道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①

朱云洁,金伟民

(苏州中医医院肾内科,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目的:探讨泌尿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统计我院泌尿道感染患者709例,进行中段尿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病原菌菌种及其耐药情况。结果: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为52.3%,其次分别为葡萄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药物试验显示,除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外,致病微生物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特别是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有明显上升。结论:泌尿道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葡萄球菌,分离出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加。建议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给予抗茵药物,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病原茵;耐药性;临床分析

泌尿道感染是肾内科的常见病,占肾内科门诊量的30%,在感染性疾病中其发病率较高,仅次于呼吸道感染[1],在医院感染中占第二位,除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发热等典型症状外,还存在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的特点,感染来源主要是肠道本身的定值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后产生致病性,此外医源性导尿、结石梗阻等均是较常见的病因。尿培养作为临床泌尿道感染的有效诊断方法,对疾病的治疗尤为重要。但近年来,随着临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致病性微生物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日趋严重,从而大大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2]。为探讨泌尿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现统计我院自2012-01~2015-08门诊及住院的泌尿道感染患者709例(中段尿培养阳性者),分析培养结果中病原菌菌种及其耐药情况,现分析如下。

1标本来源及方法

1.1标本来源

收集2012-01-01~2015-08-01苏州中医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的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的菌株,共812株,对于同一患者多次培养的菌株只取第一次培养合格标本。

1.2标本留取

709例患者均用无菌方法留取中段尿,1h内送化验室定量培养。要求:①在使用抗生素前取尿,若已用药,则停用3d以上再留取中段尿送检。②留取晨尿,女性留标本前需清洗会阴。

1.3培养方法

分离培养无菌吸取中段尿标本10μL于血琼脂平皿及麦康凯平皿上,置35℃培养箱培养24~48h,观察菌落形态,进行革兰染色和菌落计数。菌落计数≥ 1×105/mL为培养阳性。药敏试验使用配套药敏卡,同时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做药敏试验验证。实验操作及其结果判定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相关规定。

1.4评价指标

①对本次检测的812株菌株的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统计比较。②选取①中所统计病原菌中最常见的菌种,同时选取临床常用的抗菌素药物,分别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并统计。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病原菌分布共培养菌株812株。见表1。

表1 主要病原菌数量及分布情况

2.2致病菌药物敏感性: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高,除氨苄西林钠外,其他均在50%以上;肺炎克雷白杆菌对头孢类及加酶青霉素类敏感性较高,球菌类对万古霉素敏感性相对较高;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较强,除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对其有较高敏感性外,头孢类抗菌素中仅头孢他啶对其敏感;另球菌类大多对万古霉素敏感,但近年有下降趋势,喹诺酮类的敏感性有明显下降,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的敏感性略有上升。以上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致病菌敏感性统计

3讨论

尿路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占医院感染的第二位,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腰痛等,致病菌主要由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以及支原体、衣原体、霉菌等构成,其中尤以细菌类为主[3~5],临床一般采用抗菌药物治疗,但因近年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特别是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导致尿路感染相关菌类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增长,甚至导致多重耐药,致使临床治疗难度逐年增大。本研究对引发尿路感染的较常见的细菌类微生物进行检测,并进行抗菌素耐药性检测,为临床治疗尿路感染提供用药参照。本次统计结果显示,引发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葡萄球菌、肠球菌,其中格兰氏阴性杆菌占60%以上,因此,在对尿路感染治疗中应加强对以上4种主要病原菌特别是阴性杆菌的控制。其中,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高,除氨苄西林钠外,其他均在50%以上,肺炎克雷白杆菌对头孢类及加酶青霉素类敏感性较高,葡萄球菌类对万古霉素敏感性相对较高,但近年有下降趋势,各种致病菌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有明显下降,考虑与近年临床及畜牧业中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率较高相关,故临床上不宜再作为经验性首选用药,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的敏感性略有上升,但因其肝肾毒性较大,临床上应慎用,此外,亚胺培南(泰能)抗菌性虽高,但因其极为广泛的抗菌性,为避免"超级细菌"的产生,因尽量避免使用。总之,针对泌尿道感染患者,特别是针对反复发作的泌尿道感染,在使用抗生素前,因尽量进行中段尿培养,在明确具体感染结果后,合理选用敏感性相对较高的抗生素治疗,可以加强治疗的有效性,并能因此减少因经验性用药造成的耐药性。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237-2243

[2]何先伟.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3,10(6):7-8

[3]王君,赵棉.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4):1-2

[4]夏丽娜.某院泌尿科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 2014,22(15):204-205

[5]王海燕.肾脏病临床概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233-238

作者简介:①朱云洁(1984~)女,江苏苏州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学。

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104(2016)03-0154-02

(收稿日期:2015-11-30)

猜你喜欢
临床分析耐药性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与治疗依从性分析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烧伤整形外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2013年医院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