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①

2016-08-03 07:19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湿性坏疽彩色

雷 凡

(南京市江宁医院,江苏 南京 211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①

雷凡

(南京市江宁医院,江苏 南京 211100)

摘要: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08~2015-08收治的43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收治的36例非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受检查部位发现狭窄、闭塞及斑块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两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检者部位包括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前端等; 观察组患者狭窄、闭塞、斑块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具有操作方便、无创伤、无痛苦的特点,还可将病变部位准确的定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1,2],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诸多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肾病及下肢血管病变等,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在临床上也较为常见,是由于患者足部神经病变导致下肢保护功能减退,使得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引起动脉灌注不足,微循环发生障碍引发溃疡和坏疽等情况,如治疗不及时有截肢的可能。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各个脏器系统开始衰退,抵抗力下降,且常伴有其他并发症,如冠心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如发生感染等情况,病情复杂,较难控制。因此要及早发现且及时给予相应的防治,减轻患者的痛苦,随着医学的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临床上逐渐被广泛使用,为探究其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现将我院2014-08~2015-08收治的4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08~2015-08收治的43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收治的36例非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56~79岁,平均(64.54±5.25)岁;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57~78岁,平均(63.74±5.61)岁,糖尿病病程为1~32年,平均为(10.95±4.91)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进入检查室先采取仰卧位检查股总动脉、股浅动脉及胫前动脉前端,之后转为仰卧位检查腘动脉,为更好的对其进行检查,要求患者将下肢充分暴露,将探头放置界定的位置,在操作过程中先横行扫描,再纵向扫描,并将超声束与血流方向的夹角保持在一定范围范围内,不可超过60度[3]。对两组患者的硬化程度、狭窄程度及斑块进行对比。

1.3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同部位检查结果对比

观察组受检查部位发现狭窄、闭塞及斑块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两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观察组与对照组下肢血管病变检测阳性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狭窄、闭塞、斑块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同部位检查结果对比[n(%)]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下肢血管病变检测阳性率对比

注:与对照组,aP<0.05。

3讨论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又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致残,甚至致死。根据糖尿病足部病变的性质可分为三类,湿性坏疽、干性坏疽及混合性坏疽。湿性坏疽:多因肢端循环及微循环障碍,常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皮肤损伤感染化脓。局部常有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又分为湿性坏疽前期、湿性坏疽初期、轻度湿性坏疽、中度湿性坏疽、重度湿性坏疽、极重度湿性坏疽;干性坏疽:足部干性坏疽较少,多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肢端动脉及小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腔严重狭窄;或动脉血栓形成,致使血管腔阻塞,血流逐渐或骤然中断,但静脉血流仍然畅通,造成局部组织液减少,导致阻塞动脉所供血的远端肢体的相应区域发生干性坏疽,其分期与湿性坏疽相似;混合坏疽:因肢端某一部位动脉阻塞,血流不畅,引起干性坏疽;而另一部分合并感染化脓,其特点是混合性坏疽是湿性坏疽和干性坏疽的病灶,同时发生在同一个肢端的不同部位。对于该病的发病因素有糖尿病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疾病、微循环障碍、足部结构畸形及异常步态。因此要及早做出该疾病的诊断,并给予相关的处理,以缓解患者的病情,减轻患者的痛苦。近年来,彩色超声多普勒逐渐在临床上应用,它具有的特点是操作方便、无创伤、无痛苦,还可将病变部位准确的定位等[4]。

有资料显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主要部位是下肢远端动脉[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受检查部位发现狭窄、闭塞及斑块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两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检部位包括股总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前端、股浅动脉等,观察组患者胫前动脉近端及腘动脉发生狭窄、闭塞及斑块情况明显高于股浅动脉、股总动脉;由此验证了上述理论。糖尿病下肢血管及正常下肢病变患者均有发生狭窄、闭塞及斑块的可能性,但前者较后者几率高[6],由研究结果知,观察组患者狭窄、闭塞、斑块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种现象可能是由于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使得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进而发生血管病变;还有就是长期的糖尿病患者治疗以注射胰岛素为主,长期使用胰岛素会造成动脉平滑肌生长速度过快,使得内皮增多,在动脉内壁上沉积各种组织因子,还会因胰岛素原可降低血液纤溶酶的活性,进而发生血管病变。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使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可将病变部位较好的显示,提高病变阳性的检测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骆会婷.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J]. 陕西医学杂志,2014,05:577-579

[2]朱嘉俊,高艳. 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J]. 内蒙古中医药,2012,11:100-101

[3]菅梅,高军,阿庆玲,等.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2010,28:88-89

[4]周涛,苗兴平. 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6,03:6-7

[5]农丽录,邢晨芳.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7:660-663

[6]魏苇. 彩超在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中的应用[J]. 医药论坛杂志,2013,5:38-40

作者简介:①雷凡(1982~)女,江苏南京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心血管方面。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104(2016)03-0059-02

(收稿日期:2015-11-30)

猜你喜欢
湿性坏疽彩色
彩色的梦
彩色的线
湿性愈合法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糖尿病并发足部感染的伤口评估及湿性换药护理探析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有那样一抹彩色
彩色的风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