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前后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分析①

2016-08-03 07:20周海坚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药学干预抗菌药物处方

周海坚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药剂科、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药剂科,广西 南宁 530001 )



药学干预前后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分析①

周海坚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药剂科、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药剂科,广西 南宁 530001 )

摘要:目的:评价药学干预在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3~12月门诊开据涉及抗菌药物处方500份,进行审核,双盲法审核,通过处方分析、访谈等方法分析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原因,在2014年3月,开展门诊药学干预活动,主要内容包括规范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努力提升药物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信息沟通系统、药学部加强对医师培养指导等,并实行PDCA管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2014年3~12月,抗菌药处方比重、抗菌药相关不良反应报告率、不合理应用抗菌药处方量比重低于2013年3~12月,2014年3~12月抗菌药处方药师参与率高于2013年3~12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合理应用率较高,不合理用药原因较复杂,进行药学干预非常必要,有助于提高合理应用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关键词:抗菌药物;门诊;处方;药学干预

抗菌药物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类药物,近年来抗菌素滥用情况十分突出,仅在美国每年便开出抗生素处方1.5亿张,其中有半数是不必要的。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引发细菌耐药、医疗资源浪费、菌群失调等一系列问题,多重耐药菌、泛耐药菌出现率明显上升,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WHO发出警告,若不能有效控制抗菌素滥用,可能会出现无药可用情况。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制度尚不健全,科学管理水平不足,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40%~70%,远超卫生部推荐20%标准,加强门诊药学干预非常必要[1]。为此,我院自2014年3月起,开始试在门诊开展药学干预活动,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3~12月门诊开据处方75728份,随机抽取其中涉及抗菌药物处方500份,进行审核,双盲法审核,评价处方合格情况,指出不合格类型。在2014年3月,开展门诊药学干预活动。

1.2方法

1.2.1干预策略制定

遵循分析问题、分析问题路径,分析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原因,主要通过处方分析、访谈等方法进行问询,发现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原因主要如下。

(1)与“人”相关因素:①患者因素,部分患者对抗生素处方有不合理要求,如更换不同剂型药物,如转输液为片剂,病史、既往有无过敏史阐述不明,或对抗菌素缺乏足够的认识,将抗生素视为"万能灵药",无需使用抗生素疾病也要求开据抗生素,或对抗生素副作用过分担心,拒绝使用抗生素;②医师、药师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缺乏足够的认识,特别是对于对于常见病无论是否有明确的感染证,便无指征应用抗生素,如对于妇科慢性炎症,往往诊断为生殖道感染,开据甲硝唑等妇科常用抗生素治疗,医师与药师自身工作粗心大意,错写、漏写医嘱。

(2)与处方开据环节相关:①处方开据缺乏足够的监督管理,药师未能发挥监督管理职责,对于常见病如上呼吸道感染、生殖系统感染开据较随意;②药师、医师工作都较繁忙,无足够的时间审核处方,人均诊断与处方开据时间较短。

1.2.2干预策略执行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①规范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协调药学部、门诊科室、微生物室、感染控制办公室工作,规范感染防治用药流程[2];②努力提升药物服务水平,药学部做好门诊处方监督、复核工作,参与门诊巡诊,参与疑难患者会诊,主动为医师、护士提供用药指导,做好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工作,以作为循证研究基础;③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定期召开门诊抗生素使用会议,通报指标检测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每月随机抽检各科室门诊病历,督促医师重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④建立健全信息沟通系统,以快速完成信息汇总,迅速完成诊断、处方开据、审核工作,避免信息延误;⑤药学部加强对医师培养指导,做好继续教育,积极举办专题讲座,培养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识、能力。③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药学部定期召开小组会议,通报上一个阶段抗菌药物管理情况,出现的问题,下一阶段工作重点;④建立奖惩机制。

(2)PDCA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药学干预后,实性PDCA管理,即循环管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1.3观察指标

2013年3月~12月,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药师参与率、不合理用药处方比重、不良反应报告例数。不合理用药处方类型。

1.4统计学方法

WPS收集录入数据资料,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检验水平。

2结果

2014年3~12月,抗菌药处方比重、抗菌药相关不良反应报告率、不合理应用抗菌药处方量比重低于2013年3~12月,2014年3~12月抗菌药处方药师参与率高于2013年3~12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013年3~12月抗菌药物处方管理相关指标对比[n(%)]

注:与2013年3~12月相比,*P<0.05。

3讨论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已成为我国医院普遍性问题,本次研究显示,在开展药学干预前,抗菌药处方量比重占36.51%高于卫生部规定20%合理水平。曾化松等分析认为,我国门诊抗生素使用率在50%以上,部分医院甚至可达80%,抗生素应用率与医院自身管理水平、流行病学体征有关[3]。程慧等调查显示门诊抗生素使用率约为47%,口服药比重约占80%,其认为用药针对性不强、重复使用同类药物、药理作用拮抗、溶媒选择不当、给药方案不当、给药剂量不当是最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类型[4],与绝大多数医院相类似。研究中,该院用药过于随意问题较普遍,医师喜欢凭借经验性用药,对于无明确感染证据者,也常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罗红霉素等,这些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许多医师抱有侥幸心理,反映药师对合理应用缺乏足够的重视[5]。

参考文献:

[1]张勤,金伟华,熊敏,等.我国2000~2010年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12):1018-1019

[2]莫菊彩,黄廷球,管敏慎.医院各部门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药业,2012,21(24):92-94

[3]曾化松,王艳琳.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8(5):341-343

[4]程慧.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2):126-127

[5]安国彦. 某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干预前后门诊处方调查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5,15:14-15

作者简介:①周海坚(1971~)男,广西南宁人,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 医院药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104(2016)03-0056-02

(收稿日期:2015-11-30)

猜你喜欢
药学干预抗菌药物处方
人间处方
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效果评价
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评估对促进喹诺酮类药临床合理使用的效果
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处方
祝您健康处方(7)心悸、过早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