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清C肽诊断78例糖尿病的应用价值①

2016-08-03 07:19郑文枝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

郑文枝

(汕头市龙湖区第二人民医院(原珠池医院)检验科,广东 汕头 515000)



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清C肽诊断78例糖尿病的应用价值①

郑文枝

(汕头市龙湖区第二人民医院(原珠池医院)检验科,广东 汕头 515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采用糖化血红蛋白(HbAlc)联合血清C肽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09~2015-09在我院就诊的78例糖尿病患者,78例糖尿病患者中轻度糖尿病40例(轻度组),重度糖尿病患者38例(重度组),另取同时期的34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就三组入组者的在空腹、餐后2h的各自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水平进行详尽对比。结果:轻度组患者在空腹以及餐后2h的血清C肽水平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 05);而重度组患者在空腹以及餐后2h的血清C肽水平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 05)。结论:HbAlc联合血清C肽是对用于诊断糖尿病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同时也一定程度反映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糖尿病的指标。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糖尿病

糖尿病是我国近数十年来常见的老年慢性内分泌系统疾病之一,伴随着大众生活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在饮食结构方面的变化导致发病人群越来越集中,也越来越年轻化。每年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人数不断上升[1]。糖尿病的诊断主要是依据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然而单纯依靠血糖诊断糖尿病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发现糖尿病患者的HbAlc、血清C肽在诊断糖尿病中有较高的价值,同时还能反映出糖尿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本文旨在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联合血清C肽对诊断糖尿病患者的价值,现笔者将2014-09~2015-09期间78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研究资料整理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09~2015-09在我院就诊的78例糖尿病患者。根据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在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后如果HbAlc水平超过正常水平10%以上为重度,而低于正常水平的10%则为轻度,78例糖尿病患者中轻度糖尿病40例(轻度组),重度糖尿病患者38例(重度组),另取同时期的34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轻度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2~64岁,平均(45.3±5.2)岁,病程1~7年,平均(3.2±1.6)年;重度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31~66岁,平均(47.1±5.6)岁,病程1~7年,平均(3.1±1.8)年;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30~65岁,平均(46.8±6.2)岁,病程1~6年,平均(3.2±1.5)年。3组入组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纳入标准

(1)78例患者均新诊断为糖尿病;(2)无先天性疾病,无药物过敏史;(3)近1月来无任何感染性疾病;(4)患者意识清晰,本人及家属表示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方法

三组入组者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用于检测HbAlc、血清C肽水平以及血糖。并在进餐后2h再次抽取静脉血,检测餐后2h时的血清C肽水平以及血糖。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对血清C肽进行检验,通过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样中糖化血红蛋白浓度。

1.4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入组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监测空腹、餐后2h的血糖、血清C肽水平。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空腹和餐后2h的血糖、血清C肽水平

对比三组入组者空腹和餐后2h的血糖、血清C肽水平,其中轻度组患者在空腹以及餐后2h的血清C肽水平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 05);而重度组患者在空腹以及餐后2h的血清C肽水平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 05)。见表1。

表1 空腹和餐后2h的血糖、血清C肽水平±s)

注:和对照组相比,*P<0. 05;#P<0. 05。

2.2HbAlc和血清C肽水平关系

对比HbAlc和血清C肽水平的联系,发现重度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相比的HbAlc和血清C肽为正相关,而轻度组和对照组相比,HbAlc和血清C肽为负相关。见表2。

表2 HbAlc和血清C肽水平关系

3讨论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物质资源的不断提高丰富,使得我国数十年来糖尿病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伴随着糖尿病而来的各种并发症也是层出不穷。糖尿病发病主要是因为体内的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者是功能缺陷所导致的,研究发现很多因素对胰岛B细胞都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胰岛素分泌、功能的缺陷,而炎性因子就是其中一种。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手段颇多,有饮食控制、胰岛素治疗、降糖药物以及更先进的3C整合系统[2]。而治疗手段的是建立在对糖尿病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实施的。对于糖尿病的诊断,临床多参考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来进行诊断的。近年来发现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血清C肽对于诊断糖尿病有着独到的优势[3,4]。有研究显示,在轻度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功能尚比较完全,存在胰岛素抵抗行为[5],因此当血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时,就会刺激体内的胰岛细胞作出应激回应,使得胰岛细胞分泌增多。而血清C肽又是胰岛β细胞的一种分泌物,因此血糖升高时,血清C肽亦会随之升高[6]。同时研究发现C肽水平不受外源性胰岛素的影响,因此即便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通过检测血清C肽水平即可了解到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的生理功能。而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急剧上升时,体内胰岛素分泌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而无法控制血糖,因此对于重度糖尿病患者而言,血清C肽水平往往低于正常人水平[7]。HbAlc是一种酶催化下化合物,血糖、红细胞活性均会对HbAlc产生影响,正常人HbAlc水平范围在4%~6%,在糖尿病患者中该数值可上升至10%甚至更高[8],从而进一步升高血糖,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有研究认为HbAlc和血清C肽呈正相关,也有研究表示两者存在负相关。在本研究中,轻度组患者在空腹以及餐后2h的血清C肽水平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 05);而重度组患者在空腹以及餐后2h的血清C肽水平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 05)。重度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相比的HbAlc和血清C肽为正相关,而轻度组和对照组相比,HbAlc和血清C肽为负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说明重度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严重受限,血清C肽分泌不足。为了进一步的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在将来的研究中增加样本量。综上所述,血清 C 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能够为糖尿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有利于临床对患者病情的判定,具备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彩云,郑瑞春.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J].黑龙江医学,2014,38(6):666-668

[2]马妍艳.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2):163-165

[3]金兴权,王丽萍.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肽水平变化的意义[J].中国医药,2011,06(4):413-414

[4]陈思.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5,8(6):1-2

[5]陈基运.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清C肽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6):52

[6]郭建军.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5,6(11):16-17

[7]颜敏,陈娟,李莲,等.糖尿病患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相互关系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3):1656-1657,1659

作者简介:①郑文枝(1982~) 女,广东汕头人,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临床生化检验及研究。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104(2016)03-0126-02

(收稿日期:2015-11-20)

猜你喜欢
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HbA1c、Lp—PLA2、Hcy水平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不同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电荷屏障变化与HbAlc相关性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C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临床糖尿病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