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症患者的效果评价①

2016-08-03 07:19范军伟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范军伟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症患者的效果评价①

范军伟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摘要:目的:探讨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研究对象是我院2013-05~2015-08收治的失眠症患者68例,其分组原则随机。药物组给予艾司唑仑片进行治疗,物理组给予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总分(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变化进行对比,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PSQI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SF-36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物理组PSQI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SF-36评分明显优于药物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物理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和睡眠质量,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失眠症患者;临床效果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多,失眠现象较为常见,但失眠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重视,临床治疗多为药物服用[1],但服用药物可带来依赖性和成瘾性,为了探讨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选择失眠症患者,探讨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3-05~2015-08收治的失眠症患者68例,其分组原则随机。纳入标准:符合失眠诊断标准[2]。主诉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困难,睡眠问题对工作、生活等均带来影响。每周发生次数3次以上,持续时间长于2个月;年龄18岁及以上,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除外躯体性疾病、焦虑、抑郁、其他类型睡眠紊乱、癫痫发作、药物依赖、酒精依赖、妊娠期和哺乳期者、脑器质性疾病者、精神发育障碍者。

药物组总例数34例,年龄18~69岁,平均(36.46±5.12)岁;病程3个月~21年,平均(12.78±0.12)年。每天睡眠时间(3.56±0.24)h。物理组总例数34例,年龄18~69岁,平均(36.21±5.32)岁;病程1~21年,平均(12.44±0.12)年。每天睡眠时间(3.67±0.23)h。所有病人基线资料如岁数、病程、男女比例、睡眠时间等方面,可比性高,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药物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国药准字H51020084;华中药业公司)进行治疗,每次1mg,睡前15min口服,连续治疗10d。

物理组给予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采用英国Magstim公司生产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仪,应用的频率选择1mHz和4mHz两种,刺激强度选择500高斯,每天治疗1次,每次治疗时间为0.5h,连续治疗10d。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总分(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变化进行对比,并比较治疗效果。

其中,睡眠质量用PSQI量表进行评估,其包括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主观睡眠质量等7项内容,每项内容评分均为0~3分,总分值0~21分,分值越高,障碍越大[3]。

SF-36:0-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HAMA:7分内无焦虑;7分以上可能焦虑;14分以上肯定焦虑;21分以上明显焦虑;29分以上严重焦虑。

HAMD:7分内无抑郁;7分以上可能抑郁;17分以上肯定焦虑;24分以上明显抑郁。

治疗效果:PSQI分数降低90%及以上,夜间睡眠时间大于6h,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为显效;PSQI分数降低70%~90%为有效;夜间睡眠时间大于3h,睡眠深度增加为有效;达不到上述标准为无效[4]。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治疗前后PSQI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SF-36评分比较

经过数据统计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PSQI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SF-36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物理组PSQI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SF-36评分明显优于药物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PSQI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SF-36评分比较,分)

注:其中,t1/P1为物理组干预前后对比,t2/P2为药物组干预前后对比,t3/P3为药物组和物理组干预后组间对比。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数据统计发现,物理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经颅磁刺激是通过应用线圈高磁通量磁场的产生,能量无衰减穿过颅骨,于神经组织中形成电场梯度,产生继发感应电流,促进神经细胞去极化的一种技术,其可促进皮质兴奋,使神经内分泌、血液灌流和代谢发生变化[5],具有非介入、无痛等优势。而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是在经颅磁刺激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通过输入0.2Hz以内超低频磁场,通过颅骨穿透直接到达脑内深层组织,产生特殊感应电流,对神经递质发挥调节作用,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各种脑部疾病。本研究药物组给予艾司唑仑片进行治疗,物理组给予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其中,超低频经颅磁刺激通过对大脑皮层和基底部、丘脑等深部脑组织产生作用,可对脑内单胺类递质水平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经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后的失眠大鼠突触前5-HT1A和5-HT1B受体敏感性均降低,再摄取减少,突触后5-HT浓度增加,且海马多巴胺释放增多[6]。5-HT、海马多巴胺对睡眠-觉醒系统有调节功能,为睡眠必要条件。同时,经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后,5-HT的增加可有效改善抑郁、焦虑状态,因而也有助于睡眠质量的改善。从安全性来看,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属于一种新型物理治疗方法,其安全性良好,患者均可耐受,临床偶见少数患者头疼等不适感[7]。经干预,结果显示,物理组PSQI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SF-36评分明显优于药物组,且物理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提示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元锋,李哲,李韵,等.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症患者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3):2168-2169

[2]唐雷.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对失眠症患者脑电超慢波的影响及疗效[J].医学临床研究,2014,23(6):1201-1203

[3]任建华,敖祖辉,赵德龙,等.大众健身操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干预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04): 94-95

[4]孙淑艳,姜蓓,李克田.感应电治疗失眠63例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37(4): 71

[5]徐建兰,徐晓雪,蔡青,等.连续多次γ-氨基丁酸和多巴胺特征重复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对大鼠脑内神经递质功率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2):127-130

[6]谢仁明,李燕如,雷达,等.超低频与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4):351-355

[7]詹俊杰,李竹,李江华,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浆VIP和β-E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36(06): 3-6

作者简介:①范军伟(1981~)男,河南登封人,本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及失眠症等。

中图分类号:R749.0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104(2016)03-0140-02

(收稿日期:2015-12-12)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