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产业结构优化趋势的探讨

2016-08-04 06:21王静丽
改革与开放 2016年7期
关键词:格兰杰第二产业生产性

王静丽

上海市产业结构优化趋势的探讨

王静丽

本文基于上海市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利用Stata10.0软件对产业结构演变关系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上海市第二产业的发展潜力与第三产业相比也毫不逊色。根据实证结果对未来上海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趋势进行预测,并对上海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希望上海市未来产业结构在合理化和高级化中演变。

产业结构优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

一、相关文献综述

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将产业结构的动态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当人均GDP达到400美元时,大多数国家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将超过第一产业,完成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向工业化阶段的跨越;当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第二产业,并一直保持最大,变动十分平缓,完成工业化阶段向后工业化的跨越;当人均GDP达到2100美元的峰值后,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开始超过第三产业跃居第一,到工业化后期,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将迅速上升后达到平稳,进入发达经济阶段。钱纳里和塞尔奎因还提出,不同地区的结构转变绝对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因为结构转变要受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初始结构以及它所选择的发展政策的影响。

目前国内学者对上海市产业结构的研究大多都侧重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忽视了第二产业的发展。有些学者通过分析发达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经验启示,认为第三产业的更高占比是走向国际化大都市的必然趋势。进而,提出上海市应继续大力发展服务业。还有学者认为上海市目前第三产业比重显然仍有很大上升空间,第二产业比重将继续下降,但第二产业占比会保持在30%以上。

二、上海市产业结构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20世纪80、90年代上海市的产业结构还是“二三一”型,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但是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并提倡发展第三产业了。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发展战略,以浦东为龙头,带动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的推进。1999年,上海市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升级为“三二一”型。

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的经济形势,上海市政府也对产业结构的政策不断做出调整。2001年推出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实现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2003年初,又提出“二三并举、共同推进”的方针政策,这也就促使了2003年第三产业增速慢于第二产业。2006年推出的《纲要》中明确指出优先发展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2011年推出的《纲要》要求在“四个中心”建设的背景下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三、产业结构变动的量化分析

上海市第一产业比重始终较低;第二产业比重在第三产业的挤出作用下也在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整体来看一路飙升,符合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今后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该如何抉择?本文通过研究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指标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和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指标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指标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来确定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彼得·德鲁克认为,具有快速发展潜力的产业将导致产业结构的优化。基于此,对上海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进行预测。

1.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指标用三次产业产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分别记为rgdp1、rgdp2和rgdp3。除了研究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指标之间的关系,本文还单独分析了生产服务业发展指标与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这个行业有特殊重要性,它与其他产业的关联范围广,影响程度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指标选取的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值,记为psg。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上海统计局发布的历年的统计年鉴,其中三次产业产值的样本数据选自1978-2013年的年度数据,psg的样本数据选自1993-2013年的年度数据,通过相关计算获得。

2.实证结果与分析

利用Stata10.0对变量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对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判断变量的平稳性,若平稳即选取VAR模型进行分析;其次,进行VAR估计,确认滞后期数;接着,根据确认的滞后期数再次进行VAR估计;最后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如表1所示。

表1是四个变量的DF检验结果,由于四个变量的DF统计量在10%的水平上无法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故四个变量均为平稳的时间序列,可以采用VAR模型对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表1 各指标的DF单位根检验结果

进行VAR估计,不同变量之间的滞后期数也不一定相同。表2所示为上海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指标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结果显示出三组因果关系:第一,rgdp1和rgdp2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rgdp2是导致rgdp1变化的原因,但rgdp1不是导致rgdp2变化的原因;第二,rgdp2和rgdp3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rgdp2是导致rgdp3变化的原因,rgdp3也是导致rgdp2变化的原因;第三,rgdp1和rgdp3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rgdp3是导致rgdp1变化的原因,但rgdp1不是导致rgdp3变化的原因。

表2 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指标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从上海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指标与生产服务业发展指标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来看,同样显示三组因果关系:第一,rgdp1和psg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rgdp1是导致psg变化的原因,psg不是导致rgdp1变化的原因;第二,rgdp2 和psg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rg⁃dp2是导致psg变化的原因,psg也是导致rgdp2变化的原因;第三,rgdp3和psg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rgdp3是导致psg变化的原因,psg也是导致rgdp3变化的原因。(如表3所示)

表3 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指标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指标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3.结论

根据以上的实证结果分析,三次产业之间以及生产性服务业与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尤其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三者对其他产业的助推作用更加突出,都具有多重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这也为上海今后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指明了方向,继续坚持“三二一”型的产业发展方针,在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也要注重与第二产业协调发展,要更加注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通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从而促使上海三次产业结构在合理化的要求中朝高级化方向进一步优化。

四、对未来产业结构优化的展望与建议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比较成熟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但与其他一些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像纽约、伦敦、东京和新加坡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国际化进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上海市产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创新投入,发展先进制造业,抢占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位置,目前上海制造业对FDI的依赖性比较大,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位置,所以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抢占高端市场。在制造业的升级中,要求政府做好制度创新和环境建设,要求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建设自主创新品牌。

二是加强政产学研的协同创新,上海政产学研模式多样,科技带动作用较强,但由于企业、政府和学研自身的欠缺以及协同平台不健全等,限制了政产学研功能的发挥。所以要加快形成政府引领、企业主导、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的创新格局,激发政产学研各级主体的创新动力,达到政企协同、企研协同、政研协同,实现技术创新和发展转型。

三是抓住“一带一路”新的发展契机,结合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特殊身份,加强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一带一路”沿途60余个国家和地区与上海的贸易额,只占到上海对外贸易总额的两成左右,上海与其中很多地区的贸易往来还是空白,说明上海与沿途国家和地区之间还有很多促进发展的空间。

四是重视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加大对第三产业的中间投入,转变生产服务业主要服务于第二产业的思想认识,使生产性服务业更好地发挥协调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关系。

[1]钱纳里,塞尔奎因,等.吴奇,王松宝,等,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56).

[2]王志平,陈辉,唐珏岚.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途径和策略[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7-118).

[3]林兰,曾刚.纽约产业结构高级化及其对上海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3,12 (3):44-50.

[4]沈家文.生产性服务业与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关系的量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2:119-142.

[5]彼得⋅德鲁克.蔡文燕,译.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6]李冠霖.第三产业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3-16).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07.011

猜你喜欢
格兰杰第二产业生产性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及缺陷
榜单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复杂网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