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钟楼区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研究

2016-08-04 11:04陈静
青春岁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经济总量产业结构

【摘要】产业结构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第三次经济普查的数据与二普比较,常州市钟楼区经济总量增长较快,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还存在大企业少,产业结构的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迫切需要扩经济总量,提产业结构,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钟楼区;经济总量;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演变将随着经济增长而变化。克拉克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罗斯托进一步指出,在经济增长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中,主导产業群也依次发生相应的更替,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转换。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意蕴为有效经济总量的增长,它是不断扩大有效经济总量范围、缩小无效经济总量范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有效经济增长的重要结构性决定因素,正确选择和扶持发展主导产业,通过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健康有效增长,常州市钟楼区正处在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健康有效的经济增长,成为当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依据钟楼区第三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对钟楼区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出钟楼区经济发展的特点与问题,为钟楼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一、钟楼区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的现状

1、总体评价

虽然2008年的经济危机还没完全走出低谷,世界经济还处于缓慢复苏状态,但钟楼区的经济发展在新兴业态的引进与培育、技术创新的产业转型、不断加大投资等有效措施的推进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总量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2009年,服务业占比首次超过50%,达到50.57%,进入服务型地区,总体形成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从产业结构内部看,工业是钟楼经济发展的基础,服务业是钟楼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工业强基”的重要趋势,“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是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

从第二次经济普查(2008年)到第三次经济普查(2013年)的数据看,钟楼经济总量从212.34(2009年以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按在地统计口径计算,数据以此标准进行调整,以下同)亿元增长到400.05亿元,增长1.88倍,年平均增速达到13.08%(按可比价计算),高于常州市1.2个百分点;钟楼作为城区的主要区域之一,第二、三次产业所占的比重达到99.9%以上,2013年,第三次产业所占比重达到55.71%,高于常州市平均值10.51个百分点;在第二次产业中,2013年,工业所占比重达到89.4%,与常州市的90.4%数据基本相当,成为钟楼经济发展的基础。

2、经济总量纵向增长较快,横向表现一般

纵向看,经济危机持续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创新、转型部署下,经济总量保持了较平衡快速的增长,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2013年,以常州市1.53%的土地面积,产生了9.2%左右的经济总量,单位面积的产出率是常州市平均的6倍。

从横向看,与市域各区的GDP增速相比较,表现一般,总体上,与新北区和武进区的增速有较大差距,但近两年,差距有缩小的态势,与天宁区的增速相当,略低于天宁。

3、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从三普与二普的数据对比看,钟楼区三次产业中,服务业增长很迅速。服务业法人单位由2008年的4460个,增长至2013年的8573个,增幅达92.2%,年均增长13.96%;从业人数由69299人增加到137826人,增幅达到98.89%,年均增长14.74%;产值由116.29亿元增长至222.87亿元,净增长106.58亿元,年均增长13.9%。第二次产业产值由2008年的125.63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177.05亿元,净增长51.42亿元,年均增长7.1%。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0.085:1.894:8.03优化至2013年的0.034:4.265:5.71,服务业增加7.6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1.54个百分点,自2009年服务业占比超过50%后,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钟楼区的服务业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房地产业,这三大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营业税金及附加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均在87%以上。

4、工业持续向好,经济发展基础地位不断夯实

从产业发展的规律看,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经济的高级化催生出第三次产业的繁荣,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从三普与二普的数据对比看,虽然钟楼区工业企业的数量增幅不大,从业人数还略有下降,但工业企业的规模、资产实力和营业收入都实现了较大的突破,这表明工业企业的质量与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钟楼区工业企业的总资产由2008年的3050966万元,提升至2013年的5433567万元,平均单个工业企业的资产由1366.31万元增加784.75万元,达到2151.06万元,年均增速达到9.5%;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由2008年的5369125万元,提升至2013年的9343483万元,平均单个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由2404.44万元增加1294.48万元,达到3698.92万元,年均增速达到9%。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钟楼区的工业主要是制造业,前11大制造业的资产、主营业务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均占全部工业的92%以上,前7大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资产、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均占全部工业的81%以上。

二、钟楼区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存在的不足

1、经济规模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钟楼区虽然在前些年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速,但与市域其它区相比较,经济增速较慢。2013年经济增速分另低于新北区和武进区1.87和1.23个百分点;与相近的城区天宁比较,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经济增长分别低于0.1、1.8和0.5个百分点。钟楼区与天宁的差距虽然不大,但从中反映出钟楼还可以在精细化、挖潜方面多做研究,在经济快速增长越来越难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关注区域经济增长规律,重点关注经济的健康发展,重点在用好增量,优化存量方面。

2、区域大企业少,带动力不强

一般来说,大企业影响力大,带动能力强,可以通过配套和上下游关联效应拓展并加强产业链,从而带动区域的市场活力。钟楼区的大中型企业明显偏少,2013年钟楼区二、三次产业共有企业10431家,而符合大型标准的企业只有23家,占总量的0.22%,即便加上236家中型企業,大中型企业占全区企业的比重也只有2.48%。如何引进大型企业,或引导中型企业成为大型企业成为当务之急。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看,相对而言,服务业中的大中型企业较多。大中型企业在本行业企业中占比超过二位数的是住宿和餐饮业和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大中型企业占比达到15.93%,但所有的都是中型企业,没有大企业;房地产行业中大中型企业的占比达到12.82%,其中大企业有3家,在本行业企业中的占比只有0.85%。其它行业中,大中型企业的占比均低于6%,批发和零售业的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最多,总计达到91家;制造业中的大型和中型企业也较多,分别为5家和32家。大型企业少,区域产业的带动力就弱;中型企业少,成长为大企业的腹地就小。

3、产业在结构优化的同时,质量有待提升

虽然钟楼区的服务业占比远高于常州市的平均值,但钟楼区的工业和服务业在发展质量和发展领域方面,还存在需要提高的空间。

第一,服务业的领域有待拓展。2009年以后,服务业成为钟楼区的主导产业,但作为常州重要的城区经济载体,在租赁业、商务服务业、住宿业和餐饮业等楼宇经济方面有待加强。

第二,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亟待加强。在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的指引下,三位一体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就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发展,钟楼区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领域还没有大型企业,中型企业也不多,经济总量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有力支撑。

第三,工业中的制造业做大做强。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制造业是钟楼区工业发展的重点。钟楼区制造业企业较多,有2518家之多,但大型企业只有5家,中型企业只有32家。

三、钟楼区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1、以项目引进,扩经济总量,提产业结构

项目引进在直接增加经济总量的同时,高层次项目不仅可以直接提升产业结构,并且可以带动相产产业的优化和转型升级。依托钟楼区各类产业集聚区,通过产业链招商、企业增资扩股、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装备水平等途径,瞄准“价值、技术、市场、品牌”,加大产业链重大项目引进和培育。采取专业化小分队、产业专题招商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对国际知名跨国公司的引进力度,着力引进一批关键性、龙头型、基地型的整机、整车、终端类产品的大企业大项目。进一步加强与央企、国内知名上市企业的合作,通过产业论坛、行业协会、专题招商等方式,创造合作条件。积极引进国内知名企业、研究机构在钟楼设立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和培训中心,推进钟楼企业与国内知名企业、研究院所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合作。

2、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整体提升工业竞争力

加快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是实现实力钟楼的重要基础。钟楼工业结构调整应该以建设现代制造业聚集区和高新技术发展区为目标,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整体提升工业竞争力。

第一,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围绕“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深入实施工业经济“三位一体”发展战略,巩固提升农机及工程机械、输变电、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云计算、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引导企业加快智能化、低碳化改造,推动制造业服务化,提升竞争力和附加值。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增强系统设计和成套供应能力,提高数字化和本地化制造水平。

第二,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以高分子材料光学膜为引领的新材料产业链和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大力推进百度大数据产业园、中科创新园等项目,重点发展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业态,打造以大数据为特色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引领全区智能制造和“互联网+”产业发展。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合作,推进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信息中心、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检测中心等公共技术平台建设。

3、加快发展和提升服务业,着力提高服务水平

第一,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市场物流、金融商务、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提升中国灯具城、凌家塘市场、运河五号创意街区的内涵品质和运营模式,扩大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依托南大街、古运河等片区,整合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商业街区等资源,探索文商旅融合发展新路径。物流业要围绕建成现代物流中心区,加快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平台。大力培育物流企业集团,优先支持第三方物流发展,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钟楼。充分发挥钟楼处于城市中心的区位优势,加快聚集各类金融机构。

第二,大力培育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积极扶持文化产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会展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做大做强。把文化产业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建立文化产业自我发展机制,推动文化产业多元化、集团化发展,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适度的房地产业投资规模,提高整体发展水平,规范市场行为,形成配套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会展业要走国际化、专业化、贸易型为主的新路,加强与国内外行业协会与会展机构的交流合作,举办具有产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常设性会展,促进信息、技术交流,提升区域综合影响力;中介服务业要加强职业规范管理,大力提升会计、律师、审计、咨询、专利、产权交易、技术服务等行业的服务水平;社区服务业要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拓展服务领域。加快发展物业管理、家庭教育、社区商贸和家政服务等行业,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社区服务体系。

第三,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嫁接互联网+,全面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行业,加快流通业态创新。充分发挥钟楼商贸流通业发达的优势,发展楼宇经济。打造各具特色的商贸集聚区,培育一批在全省有影响的大型商贸零售企业,在商品生产地和集散地扶持发展一批交易量大、管理水平较高的全国性、区域性的大型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参考文献】

[1] 干春晖, 郑若谷, 余典范.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 经济研究, 2011(5): 4-16.

[2] 汪 浩, 沈文星.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J]. 统计与决策, 2010(24): 112-114.

[3] 于斌斌. 产业结构调整与生产率提升的经济增长效应[J]. 中国工业经济, 2015(12): 83-98.

【作者简介】

陈静(1973—),女,江苏常州人,单位:钟楼区统计局,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经济统计学。

猜你喜欢
经济总量产业结构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电商经济贡献效应探讨
坊子区财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满洲里市“十二五”社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十三五”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