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视专题人物故事化

2016-08-04 21:03宋晓云
记者摇篮 2016年6期
关键词:真实

宋晓云

【摘 要】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这是电视专题节目的发展趋势,而故事化离不开人物的表达。在当今媒体多元化的形势下,人物故事化已成为吸引受众,折射社会影响力的一种表现,因此,节目中应该将人物作为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真实 独特 人物弧光

电视媒介中,无论新闻还是专题,人物故事化符合受众的收看习惯,满足了受众爱看有声有色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的心理要求,故事第一,人物第二。在新媒体来势凶猛的冲击下,如何将人物故事讲得生动鲜活,成为各个媒介竞争的重点。以一个什么样的原则选择人物,选择什么样的人物题材,通过什么方式去讲述人物故事,这三方面将直接影响到电视人物专题片的成功与否,笔者从这三方面浅谈电视专题人物故事化。

一、人物的选择遵守真实性原则

文学作品因人物而伟大,人物是文学作品的核心,人物在艺术创作中至关重要。在专题节目中,人物至关重要。人物支撑着节目,人物是一期专题节目的核心。一期好看的专题片,人物的程度与节目的精彩程度直接成正比。一期节目得到好的收视效果最终拼的是人物,所以人物必须准确。如何准确?只有用真实来保证。如何真实?就是写自己熟悉的人物。我们经常感叹《红楼梦》人物的细微和准确。归根到底,是曹雪芹就曾生活在这些《红楼梦》的人物中间。没有曹雪芹的近似《红楼梦》的生活经历,就没有《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而《红楼梦》的一号主人公贾宝玉,就是作者曹雪芹自己。

我看鲁迅的小说《孔乙己》,那个穿着破旧长衫的孔乙己,总在眼前挥之不去。他的可爱,他的迂腐,他的自尊,他的惶恐,他用手为小伙计耐心地写着“茴”字的四样写法和后来孔乙己用手“走去”的背影。为何孔乙己会如此感人、生动?我坚信:孔乙己是编不出来的。他一定是鲁迅亲耳所听、亲眼所见之人。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人物靠“想当然”地推想是推不出来的。“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他有高山,也有大海;他有彩虹,也有乌云……因此真实是选择人物的重要前提。真实仅仅是第一步,如果节目想做得好,一定选择你熟悉的人,这也是人物选择要考虑的。

二、聚焦独特的凡人小事

电视观众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普通的百姓,电视事业的繁荣有赖于他们的热情参与,基层电视工作者的生活氛围、工作职责都与他们息息相通,“凡人小事”是联系观众的情感枢纽。电视编辑记者只有通过自己手中的摄像机聚焦“凡人小事”,展现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才能与电视观众的心靠得更近。

第一,选择有鲜明个性的凡人小事。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采访嘉宾素材丰富,但是摄制出来总是没滋没味,重要原因就是采访对象个性不鲜明。也许有人认为镜头是写实的,采访对象做什么,你就拍什么,人物个性是否鲜明无所谓。实践中,在事件同等重要、场景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个性鲜明的人物常常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染力。因此,选择外表独特的人物,这里的独特可以理解为是人物的相貌的独特,人物言谈举止的独特,人物性格的独特。这种独特会让你的节目更有意思,观众因为没看过你节目中的这样的人物,所以爱看你的人物。

第二,选择丰富情感的凡人小事。托尔斯泰说过:“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中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且用某种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电视艺术的实现在于沟通电视观众的情感,人们的情感都是相融相通的。选取容易引发观众情感的普通人物题材,并且题材中的人物要首先感动记者,因为只有记者被感动了才会表达给观众。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看外表与普通人无两样,但是他却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这其实还是一个人物挖掘的问题。读过朱自清《背影》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个胖胖的父亲抱着橘子翻过铁道栅栏的情形,这便是共鸣,每个人就是一个世界,一滴露珠能够映照出太阳的光学,重要的是,作为记者要注意去发现,特别是注意发现内心世界独特的人物。

第三,选择有时代特征的凡人小事。选择题材时,尽可能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经济任务,去选择最能揭示社会问题,最具决策性和方向性,最能对全社会起指导意义的题材人物去采访,宣传主旋律,宏扬正能量始终是电视媒体人的责任。总之,一个好的人物选题,笔者认为具有以下特征,身份、职业、特殊且唯一。

三、人物弧光展现人物好故事

人物弧光作为塑造人物的一种创作技巧,深受好莱坞欢迎,视听语言是相通的,无论电影还是电视,所谓“人物弧光”就是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者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它具备隐蔽性、动态性、对抗性和渐进性等特点,其中动态性包括变化、发展与成长。好的人物故事,不但提示人物性格真相,而且还在其讲述过程中展现人物内在本性中的弧光或变化。第一步,铺陈人物塑造特片。第二步,很快引入人物内心。第三步,深层本性和人物的外部面貌发生冲突,即使不完全矛盾也要形成对照。第四步,在揭露了人物的内在本性之后,人物故事便开始给人物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要他做出越来越困难的选择,这个时候也是人物的升华,这时故事最有看头的地方就有了,这些选择让观众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这个人物。

有了基本的大致框架,细节表现就最为重要了。用优秀的细节来展示人物。写好一个人物故事,或者说让人物立体活起来,不在于篇幅,不在于千言万语,而在于是否有优秀的细节,这样的细节有时候只要有一个,人物立刻就鲜活了。优秀的细节包括真实、独特、内涵丰富。我们最为熟知的电视媒介中出现了新闻故事化,如《感动中国》通过故事化的报道,煽情感人的旁白配词,更好地传达了事件的情感。

有了好的人物、好的题材、好的故事,使得节目内容形象生动。当电视人一步步挖掘故事背后的故事时更能使得观众在心理上容易接受,不仅满足受众需求,也利于新闻传播方式的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鞍山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 贾玉全.浅议新闻故事化叙事的美学特质[J]《中国西部科技 》 2010(32);[2]王军.大众心理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3]苏牧 《荣誉》修订版,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4月版。

猜你喜欢
真实
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探究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