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现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6-08-05 05:26马显显马楠楠
哈尔滨医药 2016年2期
关键词:相关因素抑郁焦虑

马显显 田 玲 马楠楠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4)



·临床经验·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现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马显显田玲马楠楠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4)

摘要目的调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现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中帮助患者达到最佳舒适状态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100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00例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45%和52%,性别、年龄和月收入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合并焦虑有关(P<0.05),性别、年龄、月收入和居住地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合并抑郁有关(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焦虑;抑郁;相关因素

文章编码:1001-8131(2016)02-0153-03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通过放置特制的金属支架于冠状动脉狭窄处,使冠状动脉持续扩张,从而使冠状动脉内血流通畅,保证病变部位心肌的血液供应,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心血管治疗技术[1]。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具有创伤小、效果好、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在临床上已经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2],但因手术有一定风险,且治疗费用较高,出院后需要持续进行药物治疗,易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3]。这种情绪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不益,不仅对手术不利,还会影响正常的心理活动,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4]。本研究旨在调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并分析相关因素,为帮助患者克服不良情绪,制定科学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宁夏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做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②首次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且手术成功者;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者;④患者精神状态良好,且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器官损害或其他严重的慢性疾病;②既往精神病史或严重的认知障碍不能配合者。 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其中男61例,女39例,平均年龄(63.05±6.90)岁。

1.2 研究方法

2结果

100例患者SAS得分为46.899.66,SDS得分为54.0810.17,有焦虑和抑郁的评分值均高于常模值(焦虑常模值为29.780.46,抑郁常模值为41.8810.57),详见表1。男性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均低于女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庭月收入间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农村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总的焦虑发生率为45%,抑郁发生率为52%,详见表3。

表1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 (n=100)

表2 患者一般情况

表3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 (n=100)

以有无焦虑和抑郁为因变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6个变量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和家庭月收入进入焦虑的Logistic回归模型,性别、年龄、家庭月收入和居住地进入抑郁的Logistic回归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表5。

表4 焦虑患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表5 抑郁患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论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应受重视。本研究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分别占45%和52%,说明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容易发生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本研究焦虑评分高于常模,抑郁评分高于常模。因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应受到重视。医护人员应及时发现术后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给予关注和安慰,结合不同病情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年龄越大的患者术后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比例越高。年龄较大的患者对新事物的接受与学习能力较低,对医疗新技术存在较多的不理解与不认同。面对患者的疑虑,医护人员应该耐心解释,做好术前宣教与术后治疗信息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术后康复治疗。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低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高于收入高的患者。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月收入低的患者担心出现经济困难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层次家属的需求,尽可能考虑到患者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主动干预,选择适宜的治疗护理方案,最大程度地给患者提供支持,从而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患者自身也应该主动协助医生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节约医疗费用。当然,这一问题的解决也依赖于社会保障体系和医药卫生管理体系的完善。

综上所述,患者在术后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正确评估不同患者的心理,对发生率较高的组别针对性的进行干预,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女性患者,给予患者良好社会支持,加强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前疾病知识及术后治疗信息的宣传教育,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使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有所减轻,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以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同时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段莉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术后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0,19(1):101-102.

[2]赵软英,苗海琴,宋淑清.心理行为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1,25(2):327-329.

[3]黄津芳,韩雅玲,李毅,等.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需求的随访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6):15-17.

[4]张皎平.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全程心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0,8(6):793-794.

[5]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9-40.

[6]Zung WW.A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J].Arch Gen Psychiatry,1965,12:63-70.

[中图分类号]R747.9

[文献标识码]B学科分类代码:32057

收稿日期:2015-09-24

猜你喜欢
相关因素抑郁焦虑
剑杆织机设计与人机工程相关因素分析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