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功能评价测试探讨

2016-08-06 07:00陆圣青邹圣星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18
汽车电器 2016年2期
关键词:车门车主钥匙

陆圣青,邹圣星,范  学,何  伟(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118)

设计●研究

车辆功能评价测试探讨

陆圣青,邹圣星,范学,何伟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518118)

首先介绍车辆功能评价测试思路和评价原则,举例说明车辆开闭锁功能的定义评价。

功能评价;车辆开闭锁;用户体验

1 车辆功能评价测试思路

进行车辆功能评价,第1步需要清楚被评价车辆的类型和定位;第2步进行竞争车型的功能分析;第3步进行车辆功能配置评价;第4步从用户的角度进行各功能体验评价。前3步主要目的是评估车型配置的合理性,这一过程在立项阶段就需要开展工作;第4步在零部件及整车设计研发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分阶段开展评价,如数模阶段可以开展交互界面的主观评价,零部件产品试制阶段可以开展产品功能测试,整车试制阶段可以开展系统测试。

1)清楚被评价车辆的类型和定位车辆类型和定位不同,对功能的配置需求及使用体验要求不同。出租车一般不需要DVD,SUV对通过性要求较高,MPV一般需要空调后排出风口等。

2)进行竞争车型的功能分析分析竞争车型的功能配置和评价用户体验,用来作为对比数据。

3)进行车辆配置评价车辆功能需求通常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①法律、法规的规定,如制动灯、转向灯等;②用户在使用车辆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如空调、刮水器、门锁等;③技术发展促进车辆功能升级,如自动空调、自动刮水器、智能钥匙系统等;④竞争车型的配置。

评价测试时需要结合以上几点需求,对配置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4)对各配置功能进行体验评价在产品设计及使用过程中,站在用户的角度,分析功能需求、安全要求、人机工程要求,操作体验,综合评价各功能。

2 车辆功能的评价原则

产品设计关注的是功能、结构、人因、环境、采用的技术、方法和功能实现的手段等,这些间接影响用户体验的设计。

交互设计强调的是用户与产品系统的交互行为、支持行为的功能和技术以及交互双方的信息表达方法和情感等,交互设计直接影响用户体验的设计。

在车辆功能评价测试中,需要以 “客户需求及体验为中心”,重点从人机交互角度评价功能定义 (图1)。

图1  车辆功能评价测试重点

通过调研和测试发现,以往的车辆存在很多的功能相关问题,最常见的问题是:①缺乏功能指示性,容易造成用户的误操作;②人机界面不够友好,用户在初次使用有一定难度,且不易记住;③系统功能不够完备,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要;④与同级别车型相比,功能设计缺少;⑤设计不满足法规要求。

车辆功能评价应尽量满足以下原则[1]。

1)审美性原则产品功能指示性设计,操作交互界面设计,满足客户的审美观 (图2)。

2)用户控制原则不同用户对功能的需求可能是不一样的,需要给用户一定的权限设置自己的车辆(图3)。

图2  精美的钥匙造型 

3)易用原则输入操作使用合理方式,如音量使用旋钮开关等 (图4);按键等功能指示标识清晰易懂。

4)容错性原则有防误操作设计,考虑失效模式的处理,自学习功能等 (图5)。

图4  音量使用机械旋钮 

图5 没电时可以机械解P档

5)安全原则车上的功能,首先要以法规及安全为前提,例如设计一键升窗功能,需要同时设计玻璃升降器的防夹功能。

3 车辆开闭锁功能定义评价

以车辆开、闭锁功能评价为例,以用户需求及体验为中心,进行评价分析。开、闭锁功能需求设计框图如图6所示。

图6  开、闭锁功能需求设计框图

3.1遥控开闭锁

远距离解锁车门需求,可以让人提前上车,体现高科技。不确定是否锁车或忘了锁车,离车一定距离后锁车需求。

需求①智能钥匙开锁键有较好的防误操作能力。车辆防盗状态下,误按了开锁键车辆解锁后,若30s内不开车门,则车辆自动上锁。

分析:智能钥匙一般会放在包中、口袋中、挂钥匙圈上,可能与其他物品相互挤压,导致车主不知情下车门解锁,故需要在功能设计上考虑按键面积与按键力,使智能钥匙有较好的防误操作能力;在一定时间内未开门,则车门自动上锁保证安全。

需求②智能钥匙的携带方便性。

分析:智能钥匙形状影响携带性,将车辆智能钥匙设计成可以挂在钥匙圈上,是提高智能钥匙携带方便性的常见方法。

需求③开、闭锁按键标识的易识性。

分析:好的标识易识性可提高车主对功能识别的效率和满意度。

需求④夜间光线不足时的智能钥匙盲操性。

分析:夜晚停车光线不足时,车主很难看清按键标识,这时若按键有特殊触觉标识,则可解决车主的困扰。

需求⑤智能钥匙的有效遥控距离。

分析:智能钥匙离车遥控距离太远,超出常规视野范围,意义不大,且增加误操作概率;遥控距离太近,当车主寻车或者忘锁车门而想在远处锁门时,无法实现。多数车辆设计的有效最远遥控距离在20m左右。

需求⑥正常闭锁状态的指示性。

分析:车身状态变化指示车门锁状态,如正常锁车后外后视镜折叠,有利于车主观察,减少拉车门确认是否上锁的操作概率。

需求⑦车门未关好时异常闭锁的警告性。

分析:当有车门未关好时,需要特别声音提醒,如报警器报警,外后视镜不折叠,使得车主易识别车门未关好。

需求⑧智能钥匙在电源OFF档操作有效,其他电源档位无效。

分析:车辆在非电源OFF档,可以认为车主已上过车,没有使用遥控的需求,故应该设置其他电源档位智能钥匙遥控按键功能无效,避免行车中的解、闭锁误操作。

需求⑨一个有效的智能钥匙在车内,车外使用另一个智能钥匙进行开、闭锁操作,应正常响应。

分析:车外有智能钥匙,锁车后是安全的。如果设计成无法锁车,则需要增加因车内有智能钥匙导致无法锁车的提醒功能,否则车主不知道原因,误以为车辆故障。

需求⑩智能钥匙遥控开闭锁,仅开主驾门还是开四门,是否开放给用户设置。

分析:仅开主驾门提高车辆的安全性,但是降低了其他乘员上车的便携性;开四门提高了便携性,但是降低安全性 (其他车门有被打开遭到抢劫的风险)。给车主开放功能设置,车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功能选择是最优的方案。

3.2按压微动开关或者门把手感应开、闭锁

手上拿着物品,不方便放下物品且不方便掏钥匙(遥控器)开、闭锁。

需求①电源OFF档,车辆正常锁车后,站在车门外,智能钥匙放在口袋、手提包中等位置,按压微动开关应能解锁、闭锁。

分析:这几种智能钥匙放置方式是车主经常使用的,任何一种情况下不能解、闭锁,均是功能定义设计缺陷,会降低客户满意度。

需求②除电源OFF档位,其他档位不可以微动开关操作。

分析:车主已经进入车辆,已不需要微动开关控制。

需求③车正常上锁后,携带智能钥匙在主驾门外,按压副驾车门上的微动开关或后备厢微动开关,车辆不能解锁。

分析:智能钥匙附近的车门微动开关操作才有效,否则在车主不知情情况下,小偷可能会开启其他门进行偷盗。

需求④微动开关解、闭锁,是四门解锁还是仅主驾门解锁?是否应该和前面提到的用钥匙遥控解、闭锁一致?

分析:跟智能钥匙解、闭锁保持一致,允许用户自己设置。

需求⑤使用微动开关进行解闭锁,正常闭锁成功和异常闭锁是否和使用智能钥匙的现象一致。

分析:跟智能钥匙遥控解、闭锁保持一致,允许用户自己设置。

需求⑥智能钥匙在车内忘记拿出,能否微动开关闭锁?如果有另一把钥匙在车外有效距离内呢?

分析:车外没有感应到有效的智能钥匙,不能上锁;车外有感应到有效的智能钥匙,允许上锁。

3.3需要使用机械钥匙开、闭锁

需求①机械钥匙的携带方便性,是否和智能钥匙为一体。

分析:建议一体设计,提高便携性,否则车主可能会不带机械钥匙,智能钥匙没电时则无法开锁进入车辆。

需求②机械钥匙从智能钥匙中取出和插入的便携性。

分析:好的便携性增加车主的满意度。

需求③机械钥匙手动开、闭车门锁的舒适性。分析:好的舒适性增加车主的满意度。

需求④智能钥匙没电的情况下,用机械钥匙开锁,车辆是否应该报警?

分析:建议报警,因为钥匙有可能被其他人复制;报警后可由无电的智能钥匙解除防盗。

需求⑤机械钥匙是解四门锁还是解单门锁,锁门时是锁四门还是锁单门?

分析:建议解单门锁,锁四门锁。解单门提高安全性,锁四门提高机械钥匙锁门的便携性。

3.4按压中控解、闭锁按键操作

车辆行车,车门闭锁后,乘客临时下车需解锁。需求①使用中控解锁按键操作。

分析:非电源OFF档位,车主按压中控按键进行解锁,快捷安全。

需求②中控闭锁操作。

分析:非电源OFF档位,车主按压中控按键进行闭锁,快捷安全。

3.5手动机械解锁

整车无电故障且车门未解锁时。

需求①没电时,手动解锁车门。

分析:设置此功能,可以在车辆突然没电的情况下,车主或乘客能够打开车门。

需求②没电时,手动闭锁车门。

分析:闭锁车门,可以保证车辆和人身的安全性,因为车辆后门一般没有中控解、闭锁按键,乘客可以在有需要时自己闭锁。

3.6行车时没有锁门自动上锁

需求①起动车辆,关好车门但不上锁,车速从低速升高到闭锁车速阀值以上 (阀值通常为20km/h,若不是可继续提高车速,但不超过30km/h),车门自动闭锁。

分析:提高行车安全性。

需求②车门闭锁,行车中按下中控解锁开关,停车但不开车门,继续开车,车速由0提升至闭锁车速阀值以上,车门锁应保持解锁状态。

分析:停车时没有开车门,说明没有人下车,可以认为没有到达下车目的地,这时候若上锁,后面人员下车时车主还需再次解锁,故应考虑实际需求保持解锁状态。

需求③车门闭锁,车速由闭锁车速阀值以上(大于20km/h)降至0,按下中控解锁,开任一车门,关车门,继续开车,车速由0提升至闭锁车速阀值以上,车门应自动闭锁。

分析:车门打开过,说明有人下车,为提高安全性,需自动上锁。

3.7行车碰撞后自动解锁

安全气囊ECU检测到碰撞并发出碰撞信号后,车门自动解锁,并设置中控开关误闭锁功能。

分析:安全逃生需要。

3.8独立后备厢锁解锁

锁车后返回拿后备厢物品。

需求①后备厢锁与四门锁独立控制,开后备厢锁时不会开四门锁。

分析:独立控制,提高安全性。

需求②四门闭锁情况下,智能钥匙放在开启的后备厢中,后备厢不会上锁。

分析:智能检测,避免上锁后拿不到智能钥匙。

3.9防儿童误开门的儿童锁

需求①后门均应该设置儿童锁。

分析:提高安全性。

需求②儿童锁开启后,车门无法开启此门。分析:提高安全性。

3.10远程借车手机开、闭锁

终端应有准确的门锁状态显示。

分析:为车主显示门锁的状态,让车主确定车门是否锁好。

4 某车型的优秀设计举例

从影像功能、多媒体操控、仪表菜单键等设计举例,如图7所示。

图7 某车型配置设计

5 某车型功能不完善

某车型试制阶段,白天出现以下现象:充电口盖开启前,照明灯偶尔点亮;充电口盖开启后,照明灯一直未点亮,插好充电枪后,灯才点亮。客户真实需求应该为:光线充足时,不需要点亮照明灯;光线不足时,打开充电口盖,充电口照明灯点亮,方便车主插入充电枪,充电启动后智能熄灭照明灯。

6 结论

只有站在 “以用户需求和体验为中心”的角度设计产品,才能使得产品功能体现和用户的期望一致,成为成功的产品;也只有站在 “以客户需求和体验为中心”进行功能定义评价,才能发现产品功能定义的不足,促进设计的改良,提高车辆的顾客满意度。

[1]任金东.汽车人机工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0-98.

(编辑心翔)

On the Evaluation Test for Vehicle Functions

LU Sheng-qing,ZOU Sheng-xing,FAN Xue,HE Wei
(BYD Automobile Industry Co.,Ltd.,Shenzhen 518118,China)

The thinking and principle of evaluation test for vehicle functions are introduced here,and the definition evaluation of vehicle locking and unlocking functions are illustrated.

function evaluation;vehicle locking and unlocking;user experience

U463.6

A

1003-8639(2016)02-0001-04

2015-09-17;

2015-10-22

陆圣青 (1979-),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检测技术研究和开发。

猜你喜欢
车门车主钥匙
车门关闭过程的流场分析
车门气密性对风噪的影响分析
No.2 如何看待蔚来车友群饭圈化
2012款进口雷诺科雷傲车车门无法手动解锁
开车门保护装置
听伴:抓住车主的耳朵
汽车车主的移动应用
钥匙和锁
钥匙
钥匙失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