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

2016-08-06 09:15徐延驰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6年3期
关键词:膜下滴灌优点技术

徐延驰

摘要:膜下滴灌技术实现了覆膜种植与滴灌的有机结合,为农业抗旱保产提供技术选择,并在辽宁西部干旱地区得到一定范围的应用。介绍膜下滴灌的技术内容及其系统构成,分析该技术的优点,并结合在阜蒙县的应用验证该技术效果,提出推广建议。

关键词:膜下滴灌;技术;优点;应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S2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3-0056-02

膜下滴灌即指在滴灌带或滴灌毛管上覆盖一层地膜,利用灌溉渠道与大田水位差和地面的自然坡降实施自流灌溉的一种节水措施。该技术通过覆膜种植与滴灌的有机结合,实现地膜栽培技术延伸,为农业抗旱保产提供技术选择。

1 膜下滴灌系统的构成

膜下滴灌系统以首部设备(水泵、过滤器、施肥、施药装置等)为中心,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将肥水溶液输入铺设在地膜下方的灌溉带,通过滴灌带上的滴水器将肥水溶液均匀、定时、定量地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供根系吸收。根据滴灌水压的不同,可将膜下滴灌设施分为常压式和加压式两种。常压式膜下滴灌系统是通过铺放在地头的管网系统将水肥直接引入作物行间的毛管内,再通过阀门控制滴灌量。加压式膜下滴灌系统是通过首部设备将水肥药经过地埋主管道、支管道压送至地面进行滴灌。

2 膜下滴灌技术的优点

膜下滴灌技术可以说是目前最节水的灌溉方式,其优点十分明显。

1) 节约灌溉用水。由于膜下滴灌的滴水强度小于土壤的入渗速度,避免了灌溉水向土壤深层渗漏。同时,有限的水分主要集中在作物根部周围供作物吸收利用,不仅不会造成局部土壤板结、形成地面径流,而且由于地膜的存在和阻隔,大大减少了作物的棵间蒸发,提高了水分的利用率。试验表明,膜下滴灌的平均用水量比传统漫灌方式节约88%,比喷灌节水50%,比一般滴灌节水30%。

2) 提高肥料利用率。利用膜下滴灌技术将肥料与水一同滴到作物根系附近,有助于作物适时适量地集中吸收水分和肥料养分,利于作物生长,可节肥20%~40%。

3) 节省农药。通过膜下滴灌管道将水分封闭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可以防止虫害随水传播。加上地膜四周相对干燥,有助于防止病菌滋生,减少除草剂、杀虫剂用量10%以上。

4) 利于增产。膜下滴灌可以适时适量地向作物根系区供水供肥,调节作物区的温度和湿度;由于科学调控水肥,能确保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同时,地膜覆盖在昼夜温差变化时,地膜内结露,能改善作物生长的微气候环境,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因而增产效果明显。试验表明,膜下滴灌可使一般的低产棉花产量提高30%,蔬菜增收40%,西瓜、甜瓜增收25%,大田作物增产15%~20%。

5) 降低成本。通过机械化铺膜铺管,一次完成播种、施肥、打药、灌水等工序,减少进地耕作次数,也不需平整土地,可节省机耕费20%~30%。同时,通过膜下滴管系统实现精确控制灌水用量,可降低田间灌水用工量。实践证明,膜下滴灌比大水漫灌每667m2可以省工10个左右。

6) 减少环境污染。水肥药利用率高,减少水肥药过度使用带来的土壤、环境及农产品污染,利于土壤改良、绿色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膜下滴灌设施埋设在地面以下管材不易老化,且使用过的滴灌带可回收再加工,可有效减少塑料管污染。

7) 增强作物抗灾能力。由于膜下滴灌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灌水、施肥通过管道直接施于作物根部土层,能够改善作物初期生长小环境,使植株生长壮,同时减少病虫害的传播途径,有利于防治作物病虫害。另外,滴灌水流可使作物根系周围形成低盐区,有利于增强作物抗盐碱能力。

3 膜下滴灌技术在阜蒙县的应用效果

在阜蒙县于寺镇官营子村的庆年家庭农场建立666.67 hm2膜下滴灌技术示范区,并在每个示范区内选定能够满足项目要求的土地、灌溉、财力、农机装备等条件的6.67 hm2核心示范区作为项目示范、投入和跟踪的重点。在2014年辽西地区遭遇特大干旱的境况下,实施玉米节水灌溉铺管铺膜播种机械化作业的地块凸显出巨大的优势,极大缓解了旱情,确保了抗灾抗旱保丰收。

结果表明:实施玉米节水灌溉机械化播种作业技术的地块受干旱影响较小,玉米平均产量达到

11 640 kg/hm2(含水率18%),同比增产630 kg;每公顷节约工时60 h,节约灌溉用水35%,减少30个作业环节,节省燃油1.5 kg。旱作区示范推广面积666.67 hm2,累计为当地农民节本增收210多万元。同时,通过以点带面和示范应用,让周边农民认识到这项技术的节水、保苗、增产、节本、增效等多重效果,引导他们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当地“靠天吃饭”的传统种植模式,实现干旱地区有限水资源利用最大化,显著增强干旱地区抗旱减灾能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 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建议

4.1 加大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力度

采用当今世界上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实现膜下滴灌与机械化播种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实现有限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经过近年来的应用,该技术逐步成熟。但新技术推广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让农民真心接受并主动应用。这需要相关不部门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加大宣传力度,搞好试验示范,扩大推广面积,使更多农民因项目带动而受益。

4.2 加强滴灌带等节水灌溉设施管理

辽西地区十年九春旱,严酷的生产环境时刻威胁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可持续增收。在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大力推广旱作农业节水灌溉机械化播种作业技术,对改善当地农业生产环境条件至关重要。但技术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水利、电力、农业、农机等部门的通力合作,尤其在大旱之年,水井能否足量出水至关重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常常发生偷盗事件,而且管理也存在一定难度,影响滴灌带的再次利用,增加支出成本。

4.3 加强技术培训

玉米节水灌溉机械化播种作业技术推广项目是保证粮食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但对实施者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就农机而言,应用的铺膜铺管播种机结构复杂,包含作畦、开沟、施肥、播种、打药、铺管、铺膜、压膜、覆土等多项作业环节,农民掌握其结构原理、安装调整、操作使用的难度较大。因此,为使玉米节水灌溉机械化播种作业技术推广项目发挥最佳的应用效果,建议加大玉米节水灌溉机械化播种作业技术培训力度,促进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膜下滴灌优点技术
学生的优点单
12星座之优点大集合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探析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浅议太仆寺旗地区发展玉米膜下滴灌的必要性
洮南市秉承膜下滴灌技术促节水增粮
食疗有何优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