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2016-08-08 03:02汪洋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入路间隙腰椎

汪洋

探究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汪洋

目的探究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江西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收治的5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实行对比研究,其中29例研究组使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29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并对比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如手术所需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P<0.05;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上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Cobb角的矫正度上差异较小,则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备良好的临床效果,且较传统手术方式具有切口小和出血量少等优势。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后正中入路;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

胸腰椎骨折属于脊柱创伤,如果使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则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术后腰背部顽固性损伤等综合征,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方法则在减少患者手术创伤的同时,还能起到减少患者术后腰背痛的情况出现,从而降低椎旁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1-3]。为探究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本文对我院收治的58例患者实行有效观察,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07—2015-09收治的5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实行对比研究,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23~64岁,平均(40.32±2.06)岁;T107例,T118例,L19例,L25例;压缩性骨折17例,爆裂性骨折12例。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4例;年龄24~65岁,平均(41.28±2.23)岁;T108例,T117例,L15例,L29例;压缩性骨折19例,爆裂性骨折10例。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使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方式治疗,首先,对患者胸腰椎骨折部分的椎旁肌实行剥离,以保证其两侧椎板和关节突关节部分完全显露,接着,利用椎弓根螺钉置入其中完成复位固定。研究组使用经旁肌间隙入路方式治疗,首先,对患者实行全身麻醉,并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手术体位,即俯卧位;接着,在患者胸腰椎骨折部分的后侧正中位置做切口,两个切口达胸背筋膜后离棘突旁开4 cm的距离切开胸背筋膜,以保证浅层的竖脊肌完全显露,同时控制好长肌和多裂肌之间的间隙,然后完成肌间隙直达关节突和横突的纵向钝性分离,并对小关节突的外周部分实行电凝剥离;最后实行腰椎定位,常规下可使用“人字嵴”完成,接着,利用椎弓根螺钉作为横突根部上缘和椎板之间的定位工具,随即完成撑开复位固定,待腰背筋膜和皮肤组织完成缝合,即可完成手术,若患者存在明显出血的情况则可适当安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对全部患者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以及下床活动时间进行准确记录;利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疼痛感越强;记录患者术后伤椎Cobb角的矫正度。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 17.0软件,用(±s)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研究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比较两组手术情况(±s)

表1 比较两组手术情况(±s)

?

2.2 比较两组的术后VAS评分研究组的术后VAS评分为(4.18±0.55)分,比对照组的(6.68±0.64)分低(P<0.05,t=5.37)。

2.3 比较两组的Cobb角矫正度研究组经手术后,Cobb角矫正度为(17.64±5.24)°,对照组的Cobb角矫正度为(19.11±5.57)°,两组度数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t=0.36)。

3 讨论

传统后正中入路方式治疗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较大,且手术时间也比较长,很可能引发术中出血量多,或者术后的被剥离肌肉发生瘢痕愈合等情况,改变患者的生理特性,进而引发腰背部顽固性疼痛等不良并发症。而实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入路方式简单,能很快到达患者的关节突和横突;手术类型与微创手术的理念相契合,操作内容均在肌间隙实行,不仅能够完好地保留患者的生理机构特性,而且可以保持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完整性,相对于传统手术而言,具有较为明显优势[4-6]。根据统计数据可知,研究组的各项手术情况指标,如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的引流量等均少于对照组,且P<0.05;在VAS评分中,研究组为(4.18±0.55)分与对照组的(6.68±0.64)分相比更低,且P<0.05;而Cobb角矫正度比较中,研究组为(17.64±5.24)°与对照组(19.11±5.57)°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后正中入路,值得推广。

[1]江春宇,徐跃根,罗远明,等.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骨科杂志,2013,16(1):7-9.

[2]崔威,张勇鹏,张斌.椎弓根钉经椎旁肌间隙置入修复胸腰椎骨折:矫正效果及生物相容性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22):3513-3518.

[3]王海,贺小兵,王明贵,等.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52例胸腰椎骨折[J].重庆医学,2014,43(13):1557-1559.

[4]李玉伟,严晓云,王海蛟,等.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11):1040-1042.

[5]戴冠东,吴爱国,刘国辉.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4,22(8):595-598.

[6]何帮剑,季四青,吕一,等.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单节段骨折[J].中医正骨,2013,25(2):63-66.

2016-03-18)

1005-619X(2016)08-0821-02

10.13517/j.cnki.ccm.2016.08.015

333000江西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入路间隙腰椎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间隙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飞行过载及安装间隙对主安装节推力测量的影响
腰椎病变专题主持人介绍及论文评述
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