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早期专科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2016-08-08 03:02柏小金黄文良徐林刘福英王昭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关节镜交叉韧带

柏小金 黄文良 徐林 刘福英 王昭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早期专科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柏小金 黄文良 徐林 刘福英 王昭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早期专科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04—2014-09于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68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术后指导,试验组患者则于术后行早期专科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一般情况,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活动角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在术后1个月均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升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膝关节活动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个月的膝关节活动角度均显著增大(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角度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可以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早期康复;膝关节功能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在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致病原因多由外伤引起,最常见的是运行性损伤[1]。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非常重要的前向稳定结构,损伤后会造成膝关节不稳,随着病程延长容易引起膝关节功能下降甚至残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运用关节镜下进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在近些年来在我国逐渐应用较为广泛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显著[3]。另外对于膝关节部位的治疗,手术重建是一方面,术后的康复训练也必不可少。许多医师发现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行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极大的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4]。故此我院也结合自身病例分析了采用术后早期康复在单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选择2013-04—2014-09于我院就诊的68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病变膝关节均为单侧,所有患者结合病史,前抽屉试验及轴移试验以及关节核磁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同时排除合并关节软骨严重损伤、膝关节内骨折等患者,排除合并严重基础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入选患者均对该研究表示知情同意。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4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55~75岁,平均为(65.6±6.4)岁;病因:运动性损伤12例,交通意外损伤22例。对照组34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8例;年龄55~75岁,平均为(65.9±6.1)岁;病因:运动性损伤11例,交通意外损伤2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因构成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行单侧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康复训练,向患者讲述下地活动的优点和方法,鼓励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必要时可协助患者下床活动。试验组患者则于术后制定早期康复训练计划,①静态训练:术后4 h后开始嘱患者做静态肌肉训练,从脚趾开始,足趾随意活动,小腿肌肉的收缩,逐渐股四头肌肌肉等张收缩。②动态训练:术后第1~2天,先行床上膝关节的屈伸活动,由轻到重,缓慢屈伸,接着直腿抬高,由轻到重,床边开始膝关节的屈伸活动,部分恢复较好的患者可适度床边短时站立。术后第3~4天,可以先在床边缓慢体位移动,逐渐到独立下床行走。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一般情况,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活动角度变化情况。膝关节功能评分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总分100分,分值越高,关节功能恢复越好)[5]。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α=0.05为标准,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一般情况的比较(表1)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一般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一般情况(±s)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表2)两组患者手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Lysholm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升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s)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角度的比较(表3)两组患者手术前膝关节活动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个月的膝关节活动角度均显著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角度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角度(±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角度(±s)

?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关节之一,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发挥关节活动的重要组织器官。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一旦损伤,患者不仅疼痛,而且功能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目前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主要依靠关节镜下微创治疗。但是术后膝关节的康复活动也非常重要[6]。以往临床康复工作中对于术后关节功能活动的恢复未予明确重视,导致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时间较长,甚至部分患者预后欠佳。现在临床上部分医师发现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对于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7]。

故此,我院结合自身病例分析了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方案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应用效果,本次的康复训练强调两方面内容,一个是早期,一个是循序渐进。早期强调术后4 h左右即开始进行静态肌肉训练,包括足趾,小腿肌肉和股四头肌的静态收缩训练,研究发现早期的肌肉活动可以调动肌肉的灵活性,对早期康复有利[8];循序渐进就是依据患者个体情况,逐渐增加训练项目和训练强度,切忌过度运动。我院结合这两方面康复训练后发现早期康复组患者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膝关节功能及膝关节活动角度显著增加,说明早期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手术恢复,对于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非常有利。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可以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1]李远征,代新年,刘杰,等.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的早期专科康复治疗[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5):405-406.

[2]王开龙,黄永,周宾宾,等.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超早期中医介入的康复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7):645-647.

[3]王秀娟.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康复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3):241-242.

[4]吴立红,陈志刚,沈良册,等.膝关节常见运动创伤康复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2012,27(3):214-217.

[5]严广斌.膝关节评分标准[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4(6):845.

[6]吴洪,谢伟红,刘丽平,等.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的康复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2013,28(1):66-68.

[7]朱素芹.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的选择及康复护理进展[J].中国临床护理,2013,5(3):268-271.

[8]庞红梅.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运动康复临床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5):528-531.

2016-03-28)

1005-619X(2016)08-0826-03

10.13517/j.cnki.ccm.2016.08.018

563000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关节镜交叉韧带
菌类蔬菜交叉种植一地双收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超声结合应力实验在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经高频超声分析跟骰关节周围韧带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观察
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