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情感与理智”导写

2016-08-08 19:00付琳琳付敢泽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理智情感

付琳琳++付敢泽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没有情感的理智,是无光彩的金块;而无理智的情感,是无鞍镫的野马。

——郁达夫

情感压倒理智,这就是人间产生罪恶的原因。

——欧里庇得斯

全是理智的心,恰如一柄全是锋刃的剑,它叫使用它的人手上流血。

——泰戈尔

要求: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道材料作文题思辨性很强,审题立意具有一定难度。所举三则材料,俱为中外名言,无不涵盖“情感与理智”这一双元素话题。第一则运用比喻,从反面阐明二者彼此依存、互为作用的关系:情感使理智大放光彩;理智使情感不致失控。第二则强调理智对于情感的调控作用:如果放纵情感,失去理智的节制,就会酿成恶果。第三则也用比喻,形象说明过于理智,毫无情感,必然使人心理扭曲,最终害人害己。综观三则材料所表述的内涵,可以明了情感和理智之间的关系:它们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既对立又统一,既相生又相克,彼此依存,相互促进。一定条件下,它们也能够相互转化,理智可以被情感动摇,譬如刘兰芝抗婚殉情,卓文君当垆卖酒,老舍衔恨投湖;情感也可以为理智让步,譬如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林觉民休书别妻,鲁迅弃医从文。所以生活需要情感,同样也需要理智,只有坚守信念,善于平抑情理,也就是说能够很理智地处理情感,在情感的一定范围内保持理智,使之和谐共存,才会有相对完美的人生。

其实这三则名言,依次提供了三个立意角度:1.情感与理智和谐统一,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2.失去理智制约的情感必然酿成灾祸。3.没有情感参与的理智一定害人害己。从中择一作为文章主旨,并以之反观历史,烛照现实。如果写成记叙文,务必以生动而细腻的心理描写出彩,将人物置于情感与理智的两难选择中,彰显其灵魂,突出其本质。如果写成议论文,务必以对两者关系分析的深刻程度取胜,将丰富而典型的论据融合于巧妙的推理中,展开严密的逻辑推理,绽放思辨的色彩。

【范文展示】

情感和理智

一考生

行走在生命的纵横阡陌上,每天目击滚滚红尘,芸芸众生,但见不少人或困于情感而身陷囹圄,或过于理智而众叛亲离……一幕幕悲剧迭相上演,频频引发舆论天理人情的慨叹。然则如何对待情感和理智,打造更加完美的人生?我们不可不深思慎取。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无情感,则草木不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李白的真挚友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柳永的缠绵爱情;“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是鲁迅的醇厚亲情。情感是喜怒哀乐,亲疏爱憎,是灵魂的展示,个性的张扬,携带着浪漫情调,绽放着主观色彩。所谓“激情燃烧,活力四射”,正是情感丰富者的一种青春气质。

“人为动物,唯物之灵。”人无理智,又何“灵”之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对生死的坦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对祸福的淡定;“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是恽代英对忧患的超脱。理智是析是断非,趋利避害,是意识的约束,思考的调控,升腾着智慧的火焰,折射着客观的光芒。所谓“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正是理性睿智者的一种沉稳风范。

情感和理智血脉相连,骨肉相亲。如果说情感像汹涌的激流,那么理智就是稳固的大堤,大堤挟持激流,才形成了奔腾不息的江河;如果说情感像张满的云帆,那么理智就是精巧的舵盘,舵盘掌控云帆,才推动了破浪前行的航船;如果说情感像芬芳的鲜花,那么理智就是遒劲的枝条,枝条支撑鲜花,才装点了绚烂多彩的桃李。诚如郁达夫所言:“没有情感的理智,是无光彩的金块;而没有理智的情感,是无鞍蹬的野马。”它们和谐共存,相得益彰,才是人生追求的极致境界。

情感催生力量,理智平息欲念;情感释放温暖,理智唤醒良知;情感使人和睦,理智教人彻悟;情感激活世界,理智照亮人间。在我们的生活中,情感不可或缺,理智弥足珍贵。关键是当二者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彼此激烈冲突,难以让步的时刻,需要我们坚守信念,保持本真,着眼大局,高瞻远瞩,寻找一个最佳角度来作平抑,从而获取不俗的人生价值。历史和现实都不乏如此明镜。直面封建势力的残酷围剿,刘兰芝和焦仲卿毅然选择以身殉情,“举身赴清池”,“自挂东南枝”,痛洒美丽的青春热血以警醒世人。遭逢政治运动的不公待遇,钱伟长全然不计恩怨曲直,大刀阔斧地开拓,夜以继日地探索,创造出彪炳神州的科学伟绩。前者情感厚于理智,死备哀荣,流芳千载;后者理智超乎情感,生受崇敬,享誉八方。他们都一样描绘出壮丽的生命画卷,堪称当年鲁迅所讴歌的“幸福者”!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让我们弘扬前贤的精神,跨上情感的骏马,挥起理智的长鞭,意气风发地上路,勇往直地前进吧——沿途,将迎来明艳的成功之花的热烈盛开!

[点 评]这是一篇较为难得的优秀议论文,其亮点主要有二。第一,论证严密,深刻透彻。作者紧扣三则材料的整体意义,提炼出“情感与理智和谐共存,相得益彰,才是人生追求的极致境界”的观点,切口小巧,立论高远。文章采用逐层深入的结构方式,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行文,有如行云流水,自然浑成。首先针对现实提出论题,发人深思;继而揭示情感与理智的内涵,充分铺垫;然后辩证分析二者关系,亮出中心论点;然后解说其功用,并强调如何平抑;最后呼告作结,戛然而止,余音绕梁。这样便呈高屋建瓴之势,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第二,语言优美,文采飞扬。大量诗句和名言的引用,不仅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而且有力地阐发了论点。此外,散句与整句兼使,错落有致,丰富多彩:排比和比喻连用,气势雄浑,生动形象,故能十分引人入胜。

华容古道

一考生

华容古道,蜿蜒曲折,绵延向远方;两旁丛林,阴森恐怖,弥漫着杀气。一股股浓黑的狼烟升腾到空中,随风袅袅飘飞,久久不散。

一支狼狈不堪的队伍,七零八落,冒着冷雨,踏着泥泞,垂死挣扎地艰难行进。他们是赤壁鏊兵中遭遇重创的曹军。

忽闻“砰”的一声炮响,丛林中涌出一彪人马,为首大将,丹凤眼,卧蚕眉,跨赤兔马,提青龙刀,威风凛凛,截住去路。他是蜀国勇冠三军、威名赫赫的关羽。

“贼寇勿走!”关羽跃马挥刀,大吼如雷,震天撼地,草木为之生畏,风云因而变色。

“啊……啊……”曹军哗然,无不失魂丧胆,面面相觑,退避惟恐不及,纷纷簇拥至一处。

曹操见状,刹时目瞪口呆,紧紧勒住马头,欲战不能,欲退又止。

“我素知关羽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丞相昔日对他有恩,何不亲往说情?”程昱一旁献谋。

曹操神情凝重,沉吟片刻,便毅然纵马向前,拱手欠身,寒暄一句:“将军别来无恙!”

“我奉军师将令,早已等候多时!”关羽横刀立马,一脸严肃,双目微睁,回应铿锵。

“如今我兵败势危,穷途末路。祈望将军垂怜,高抬贵手,再生之恩,天高地厚!”

“无须饶舌,你我兵戎相见,岂有心怀恻隐之理!”

“将军……将军……”曹操无限凄惶,陈词悲切,“将军您全然不记昔日之深情厚谊吗?”

“……”关羽语塞,心中一阵翻江倒海,往事联翩迭现于脑际——

下邳失陷,土山遭围,他与曹操相约三事便被收容,人马辎重,毫发无损。

然后迁居许昌,高处庙堂,备受礼遇,三日小宴,五日大宴,尽享锦衣玉食。

再后受赠赤兔宝马,纵横决荡,如虎添翼;得封汉寿亭侯,雄姿英发,如日中天……

山野静默,人马噤声,唯有风在飒飒,雨在萧萧。

他收回绵长的思绪,一眼瞥见曹操蓬发垢面,衣衫褴褛;其身后残兵,俱面容憔悴,惊魂不定。“当年相府肝胆相照,情同手足;而今战场反目成仇,命系干戈。苍天啊,为什么一定要龙争虎斗?”他暗自喟叹,情感的惊涛猛烈冲击着理智的防线。

“军令状!”冥冥中,他的面前仿佛飘扬起出征前立下的一纸文书,“法不容情!”不禁倒抽一口凉气。“我虽蒙丞相厚恩,但诛颜良,斩文丑,解白马之围已经奉报。今日之事,不敢以私废公。”他语出无奈。

“将军破五关,斩六将,千里单骑,护嫂寻兄,当初我岂但没加重兵围剿,还遣张辽传谕放行!”曹操潸然泪下,失声痛哭,“将军熟读《春秋》,竟能如此绝情!”

关羽动容低首,缄口不语,理智的防线终于在情感的海啸中彻底崩溃。他仰天长啸,回马让道。

曹军蜂拥而过,匆匆奔逃,迤逦北去,绝处逢生。

于是,历尽沧桑的华容古道见证了这段情仇交织的沉重故事。

于是,青史后来相继上演了败走麦城和火烧连营的惨烈悲剧。

于是,“关羽”的英名,正面是情感的勋章,背面是理智的疮疤。

[点 评]“华容道义释曹操”,《三国演义》中的这一章回成就了关羽的美誉,令后人把他看作“义”的化身。作者为了演绎材料中“情感和理智”这一话题,大胆突破藩篱,穿越时空隧道,信手将它拈来,作添枝加叶、绘声绘色的创写,不仅富于文采,使关羽的形象更加跃然纸上,而且反弹琵琶,批判他舍忠取义的行为,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启示人们在情感和理智的冲突之间,须作出正确平抑,断然不能放纵情感,丧失理智,否则酿成悲剧而饮恨千古。全篇线索分明,结构紧凑,行笔自然,语言简洁,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

家国情仇

一考生

岁月的风雨,可以剥蚀那些美轮美奂古建筑群的鲜艳色彩,但是永远不能凋零那段载满崇高理智的历史记忆。

——题记

满目疮痍的地球在二战的滚滚烽烟里艰难地运行,浸透淋漓鲜血的日历终于翻开到1945年7月20日——这一天来得真不同寻常,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了彻底逆转,和平的曙光就要洒向太平洋地区的每寸土地上。

盟军司令部笼罩在一派肃穆而紧张的气氛里。布朗森上校与他的下属官员们,齐聚一堂,正忙碌着制订一项前所未有的特殊计划。

“接国防部命令,我们近日将对日本本土施行‘地毯式轰炸!”上校神情凝重,把一颗复仇的种子深深嵌入人们的心间。

众人全神贯注在一张超大幅的日本地图上,目光随着上校的长鞭指点不断地来回游移,冥冥中仿佛爆响起隆隆的轰炸声,于是天崩地塌,鬼哭狼嚎,烟火弥漫,血肉横飞,一切都化为灰烬……

“报告!特约的中国贵客到——”众人不约而同地循声望去,只见来人黑发黄肤,短小精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宽大的额下架着一副眼镜,折射出儒雅高洁的中国学者气息。他就是享誉世界的建筑学家梁思成。

“热烈欢迎您,老朋友!”上校立即放下长鞭,春风满面地迎了上去,紧紧握住他的手。接着是寒暄、就座、分析战局;然后是查看地图上标注的轰炸目标。

蓦然,梁思成将指头停留在京都和奈良两地,情辞恳切地提出要求:“这里分布着具有极高价值的古建筑群,望上校标明位置,手下留情。”

“手下留情?你与日本有着什么深厚情缘?”上校满腹疑惑。

“不,我与日本有着血海深仇!”他一番慷慨陈词,把众人的思绪牵向那风凄日惨的往事天空——

七年前,他的故土宛平城、团河行宫在日军的连天炮火中变成废墟,他们举家被迫南迁。

到达长沙,频频遭遇日机狂轰滥炸,一家人东躲西藏,险些丧命。不久淞沪会战,他的亲弟弟浴血拼杀,英勇捐躯。随后成都空袭,他的内弟奋勇阻击,壮烈殉国……

“就我个人的情感,恨不得炸沉日本!”他义愤填膺,两块镜片后闪烁着莹莹泪光。

满室静寂,四座沉默,仇恨的火焰熊熊燃烧,烈烈升腾。

“所幸苦海有涯,今天是清算日本的滔天罪恶的时候了,可您为什么还要倾力保护它的古建筑?”上校一脸惊诧。

“优秀建筑不是某一民族的私有财产,而是全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一旦炸毁,无法补救!”他回答得斩钉截铁。

“我们不能丧失理智,谨照您的意见执行!”上校肃然起敬,立马挺胸立正,举起右手,行了一个标准军礼。

三天后,奇迹发生。盟军千机齐飞,万弹狂泻,京都、奈良几乎夷为平地,然而那些古建筑群却毫发无损。

42年后,日本《朝日新闻》刊发纪念文章盛赞梁思成:以崇高理智超越狭隘情仇,保护了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点 评]梁思成抑制个人情仇,民族恩怨,保护日本古都京都和奈良的古建筑群,使之免遭战火摧毁,已被世界传为佳话。作者走出“三点一线”的“小我”圈子,十分精明地从现代历史中拿来这一典型事例演绎文题,材料新颖,扣题准确。而且,文章并没有局限于对史实作枯燥干瘪地叙述,而是驰骋想象,加工创造,因而人物塑造形象逼真,情感流露深挚充沛,情节安排曲折有致,语言运用生动活泼,令人读来享受到美的愉悦,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让理智驾驭情感

一考生

理智和情感是人生难解的一道方程式。生活中不少人往往总爱放纵情感行事,不加理智约束,结果酿成悲剧却仍然不明就里。欧里庇得斯说:“情感压倒理智,这就是人间产生罪恶的原因。”因此,我们要拥有相对完美的人生,就应当学会让理智驾驭情感。

让理智驾驭情感,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邪恶的诱惑。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时代,自然会有许多邪恶的诱惑麻醉人的神经,迷乱人的眼光,把人引向罪恶的深渊。如果挥起理智的铁拳,捣毁形色的情网,就不致盲人瞎马一般,掉入其中而不能自拔。忠诚战士刘金国,烈火锻就,两袖清风;如坚强之盾,矗立在危险前沿,寸步不让;似锋利之剑,向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给官场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引得广大群众一片喝彩声。何以能如此?就因为他直面“人情世故”,经受名利考验,始终能以理智主宰头脑,无私无畏。理智使他明晓道德的重要,成为了时代偶像。“铁血将军”的美誉,他实在当之无愧。

让理智驾驭情感,才能担当人生使命,战胜厄运的挑战。大山有悬崖,大海有波涛,大漠有风沙,人生难免有坎坷。不幸当前,倘若不能理智地坚强应对,一任情感脆弱下去,就必然交上可怜的白卷;反之才能书写灿烂的一页。无臂钢琴师刘伟,先因触电事故而痛失双臂,被剥夺了绿茵场奔跑的权利;后因紫癜恶疾而惜别奥运,被撕碎了游泳池角逐的构图。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并没有被伤情击垮,毅然走进音乐的世界,用双脚在琴键上改写春秋,终于让一曲《梦中的婚礼》回荡在维也纳大厅的舞台上,赢得满场雷动的掌声。理智使他坚定拼搏的意志,成为了生命的强者。那“变幻的旋律”是他美丽人生的闪光轨迹。

让理智驾驭情感,才能放飞远大的梦想,突破“小我”的桎梏,成就一番事业。然而梦想翅膀的舒展,常常会遭遇到狭隘情感的羁绊。所谓“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多少庸人缺少一颗理智的锦心而苦为琐屑情仇役使,导致梦想破灭,一事无成;所谓“大行不顾细谨”,多少志士拥有一双理智的慧眼而不被“小我”的恩怨蒙蔽,使得梦想成真,大有作为。当年鲁迅求学日本,成绩斐然,医学本为他所钟情;但在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风波强烈刺痛爱国心之后,他认为医学之于救治国家并非一件要紧的事,而文艺可以唤醒民众,才是第一要务,于是忍痛割爱,弃医从文,挥洒如椽大笔,疗救国人精神。理智使他走向广阔的战场,成为了一代文豪。他的人生价值在雄浑的文学呐喊声中熠熠生辉。

当然,我们强调让理智驾驭情感,并非是要摒弃情感。“我们航行在生活的海洋上,理智是罗盘,情感是大风。”蒲柏的精彩比喻发人深省。人生的航船需要理智的“罗盘”,但也不能没有情感的“大风”。须知,磅礴的情感与深邃的理智完美协调,才能产生伟大的成就。

[点 评]“让理智驾驭情感”,文章标题直切所供材料尤其是欧里庇得斯语的意旨,言简意赅,旗帜鲜明,豁然亮剑,端出论点,犹如灼灼闪光的眼睛,给人明快而又深刻之感。全篇以“总分总”的形式构建框架,层次分明,论证严密。开头引用名言,单刀直入,提出论题,发人深省;中间以三个分论点并列展开,阐明理由,事例典型,分析透彻;结尾再引名言,照应开头,使论述不致偏颇,严谨的结构彰显出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洗练,句式灵活,亦骈亦散,富于内蕴。美中不足的是材料尤其是事例还略欠丰厚。

[作者单位:湖北省仙桃市胡场一中]

猜你喜欢
理智情感
画与理
失眠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被情感操纵的人有多可悲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解读服装造型中蕴含的情感与理智
青春有梦理智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