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农民房网络覆盖的探索和实践

2016-08-08 02:08陈植林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9期
关键词:楼栋零星网络覆盖

陈植林

(作者单位: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光明分公司)

城中村农民房网络覆盖的探索和实践

陈植林

(作者单位: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光明分公司)

本文通过分析深圳市光明新区城中村的网络现状,以控制工程费用成本、缩短覆盖工程施工工期为目的,提出了适合城中村农民房网络零星覆盖工程的有效措施和实施办法。

城中村;农民房;楼栋覆盖;楼层覆盖

光明新区位于深圳市西北面,辖区面积156km2,下设两个办事处,共28个社区,城中村农民房约3.3万栋,该辖区于2008年进行有线数字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目前,有线数字电视入网终端共约10万个,其中楼盘用户占20%,城中村用户占80%[1]。

1 城中村基础网络现状

城中村光节点以500个终端为基准,放大器级数不超过两级,一台楼放分配6~8栋农民房,楼放与农民房的线路长度均小于70m,在每栋农民房一楼的相应位置设计安装1个八分支器,如图1所示,基础网线路敷设98%为架空方式,无通信管道资源[2]。

近几年,城中村农民房拆旧建新频繁,新建楼房数量约占农民房总数的10%[3]。因城中村农民房拆旧建新、扩建和三线综合整治等原因,造成了已建部分双向网络遭受重大破坏,导致了目前城中村网络覆盖的不健全。此外,中国电信在城中村大面积自建管道和实施光改工程,还有城中村黑带宽的泛滥等,给有线电视业务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2 城中村农民房现行覆盖标准

鉴于城中村基础网现有状况,在未来几年,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光明分公司计划采取光纤入户+B平台模式改造城中村网络。目前,城中村农民房租客的需求主要以收看电视为主,随着农民房出租套数的不断增多,公司通过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拓展市场,为节省覆盖工程费用,笔者根据公司相关部门的意见,制定了零星工程网络覆盖标准,如表1所示。

在表1中,楼栋覆盖指在所覆盖的农民房一楼按房东指定的位置安装2分支器,信号源由附近的楼放接入。此部分施工由施工单位完成,入户线由公司安装维护员进行敷设;若安装用户数在2户以上且在覆盖标准范围内,则由安装维护员更换相应的分支器。

表1 零星工程网络覆盖标准

图1 楼放与楼栋分配原理图

楼层覆盖是指在所覆盖的农民房楼层中安装2分支器,信号源由附近楼放接入后进行分配。此部分施工由施工单位完成,入户线由本公司安装维护员进行敷设;若楼层中安装用户数在2户以上的,则由安装维护员更换相应的分支器。

3 零星网络覆盖工程设计原则

为节省工程费用,主要是楼放的新增费用和相关施工费用。笔者在遵循楼内分配网上行通道设计标准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网络状况和市场业务需求,主要针对符合覆盖标准的农民房实行楼层覆盖,将入户电平标准降至机顶盒最低输入电平(44dBuv)标准来进行设计;若今后有上行业务需求,则以增加楼放+分配器的形式接入楼内原有分配网;而楼栋覆盖则遵循原有的设计模式。此外,楼栋和楼层覆盖均采用2分支器进行覆盖。

为配合公司的市场拓展,缩短农民房覆盖工程的时限,笔者提出了对此类工程先行施工后补设计预算的方式,加大力度对施工单位人员的培训,并制定了具体的设计施工标准。

第一,楼放输出数字电平标准为99dBuV(850MHz频点);楼栋覆盖分支器BR口数字电平≥64dBuV;楼层覆盖分支器BR口数字电平≥50dBuV;

第二,C号(楼放)箱内楼放输出串接分支器级数≤2;

第三,楼栋分支器输入端数字电平,原则上应≥76dB;

第四,楼栋分支器电平不达标(低于76db),应检查楼栋放大器输出口电平,并根据如下情况进行处理:楼栋放大器至楼栋分支器之间的-7线电缆在70M,则由施工队进行排查和更换线缆;若C号(楼放)箱内楼放输出连接的分支器(1个)接满后,则在此分支器前串接一个分支损耗为16dB的分支器,由分支口(BR口)接入;若线缆距离在70~120M范围内,则在C号箱内与楼放输出口连接的分支器前串接一个分支器(分支损耗为16 dB),由分支器主输出接入;如分支器主输出口已被占用,则直接由光机或干放接入;若线缆距离在120M以上,则需新增楼栋放大器并由光机或干线放大器直接接入;农民房内分配网采用“分配-分支”的形式进行设计和施工,分支器串接级数≤4[4]。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有线电视楼内分配图

4 应用

2015年下半年,因市场业务发展的需要,公司要求对楼村社区部分未覆盖的农民房进行零星覆盖。为节省网络覆盖工程费用,笔者根据现有网络的实际情况,应用此方案对该区域未覆盖的农民房进行零星覆盖楼栋覆盖和楼层覆盖,共完成363栋农民房的零星覆盖工程。笔者对完工的楼层覆盖进行了抽查和指标测试,均在设计原则的范围内,机顶盒RF输入电平为48-50dBuv,BER参数为10E-8,用户收视效果良好。

5 结语

城中村有线电视网络的二次网改(光改),笔者认为,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基础上,应根据现有的网络状况和客户的需求,因地制宜,以控制工程费用成本、缩短覆盖工程施工工期为目的,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1]刘欢欢,于磊.LTE网络城中村覆盖解决方案探讨[J].信息通讯,2014(11).

[2]常奎,李祥鹰.城中村的网络覆盖与优化[J].通信世界,2013(23).

[3]张愿.论新型城中村网络覆盖方式[J].数字通信世界,2016(4).

[4]李锦瑞.城中村综合覆盖方案探讨[J].广东通信技术,2012(12).

陈植林(1975-),男,汉族,广东深圳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有线电视网络设计、工程管理、机房管理和网络运维。

猜你喜欢
楼栋零星网络覆盖
推行“楼栋工作日”提升城市社区治理能力
流年似水
句容市崇明街道:“楼栋党员”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辉南县:“小楼长”发挥大作用
“楼栋自管”为何行之不远
微书摘
EXCEL在零星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
TD-LTE网络覆盖质量评估浅谈
旧相片
结合同频载干比综合评价GSM-R网络覆盖质量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