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金融、互联网三跨界,诚信成为各领域共识—中国首届艺术品产业诚信发展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

2016-08-08 03:02王杉杉
艺术品鉴证.中国艺术金融 2016年3期
关键词:艺术品诚信艺术

文/王杉杉

艺术、金融、互联网三跨界,诚信成为各领域共识—中国首届艺术品产业诚信发展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

文/王杉杉

5月20日,由中国检验检疫学会艺术品产业诚信发展委员会主办、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承办的中国首届艺术品产业诚信发展高峰论坛暨“艺术品产业诚信发展倡议”发布仪式在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艺博会论坛区举行。来自艺术界、金融界、互联网界、教育界的“大腕儿”云集此次论坛,共同探讨“诚信”这个经典的话题。

在论坛开始之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经理、南方文交所董事长黄常开在欢迎致辞中以“艺术品市场诚信问题日益滋生,共同建设诚信机制”为主题阐述了本次论坛的筹办始末,期待通过南方文交所承办的这场活动,重塑艺术品行业诚信的氛围,正本溯源,恢复市场风清气正的交易秩序。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中国检验检疫学会会长兼艺术品产业诚信发展委员会主任魏传忠作了“把艺术品市场推向质量时代”主题演讲,同各位嘉宾分享了“以科技鉴定为基础,以经验鉴定为借鉴,以标准计量为依据,以检验检测为依托,以认证认可为手段,以信息化为平台,并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六位一体”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魏传忠指出,该体系旨在借鉴质检部门监管产品质量的模式,运用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技术手段,提升艺术品鉴定质量的总体水平,强化艺术品市场的质量监管,促进艺术品公开透明交易,规范艺术品经营秩序,保障艺术家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努力把我国艺术品鉴定市场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广东省委宣传部巡视员、省文资办主任赖斌表示,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是对创意、对知识的尊重与保护,它的建立将有助于解决艺术品市场的“三假”问题,对促进行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随后,参会嘉宾按下了代表“诚信”宣言的水晶球,中国检验检疫学会艺术品诚信产业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张志兵宣读艺术品产业诚信发展倡议书,倡议书的内容如下:一、守法经营,擦亮艺术品产业诚信招牌。严格依法经营,信守承诺,建立良好的经营风尚。坚决抵制各种知假售假行为,防止赝品仿品流通,反对恶意炒作,共同规范经营秩序。二、团结合作,加强艺术品产业行业自律。加强行业内的团结协作,倡导“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理念,积极推进中国检验检疫学会“六位一体”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建设,促进艺术产业共同发展。三、多出精品,提升艺术品产业整体实力。发挥艺委会的组织优势,研判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引导正确的创作方向、投资方向,推动全国艺术品产业创作、交易、收藏的整体水平提升。四、加强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主动接受政府、行业和消费者的监督,切实兑现对消费者的各项服务承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倡议活动上,各位专家热情高涨,并开展了关于“文化产权交易所市场对艺术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的实际意义和作用”“艺术金融发展之路”的主题讨论。

为什么这次会议会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呢?这个问题,还得从“艺术行业诚信发展”这个命题说起。

何为诚信?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为人之道,一个人失信,就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诚信是为政之要,一个国家缺乏诚信,就无法屹立于民族之林。在当今社会谈诚信,已经不仅仅是道德话题,更是一个文化问题、经济问题和行业发展问题。全国文化产权交易共同市场秘书长、北京大学研究员彭中天对诚信做了这样的论述:“诚信首先是种文化,是一个民族对人的价值判断;诚信是种制度,所谓的信用结构,用来规范个人、企业和行业的行为准则;诚信更是一种产业生态,诚信看不到摸不着,但它可以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产业发展。”中国文化产权交易协会筹备委员会负责人寿光武强调“市场经济是产权经济,契约经济,诚信就是一种契约精神的体现,诚信跟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谋而合。”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董事长赵煜烽更是表明,“只要人类想要发展,只要社会存在商品经济,诚信就应该存在!”

谁在失信?

说起艺术市场,各位专家不约而同地用了“乱象丛生”这一说法。在中国,制假、贩假、假拍已经成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中国古代文物,因为高昂的市场价值,一直是造假的重灾区,甚至已发展出专业的造假基地。如江西景德镇专门造假瓷器,河南洛阳专门造假青铜器,安徽蚌埠专门造假玉器,等等。书画市场上的赝品是真迹的数倍已不是什么悬念,从临摹古画到现代赝品,没有什么是造假者做不出来的。有的赝品甚至还拍卖出了天价,如宋徽宗的书法,徐悲鸿的油画,齐白石、吴冠中的水墨画等案例,不胜枚举。除了制假者、贩假者外,部分拍卖行同样是干扰艺术市场正常运转的帮凶之一。原本拍卖可以作为艺术市场的“晴雨表”,也可以作为藏家分析艺术品价值的参考源,但由于“假拍”,拍卖行人为制造艺术品市场空前繁荣的假象,使得艺术产业发展的问题越积越多,直至爆发。有嘉宾提到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投资商请画家本人鉴定署名为该画家的作品,画家拿出作品一看,假的!于是就告知投资商。投资商说,我买了近千幅你这样的画,如果你说假的,那我都抛向市场。画家担心这样会影响自己其他作品的价格,只好默认这批假货为真。艺术市场上这样的案例层出不穷,难怪社会上提起艺术品交易都会说“水太深!”

以何为信?

艺术品市场失信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鉴定的困难。由于中国艺术品的特殊性,所以一直以来,依靠的都是传统的经验鉴定方法。鉴定专家在积累大量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古迹考据和眼看、手摸,对艺术品的材料、风格、技法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其真伪和价值。与之相对应的,造假者通过模仿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做旧材料以达到以假乱真。近些年,随着水印添墨,电脑扫描刻章,装裱做旧,老、新瓷片混烧等高科技手段的发展,造假者也“与时俱进”“花样翻新”。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法律咨询委员会委员季涛认为,在其他行业纷纷出台质量标准的情况下,唯有艺术品行业还是停留在眼学经验鉴定阶段,收藏投资者如果买家买到了假货,只能怪自己“打眼儿”。这种情况,和时代是脱节的。必须有一套科学的艺术品鉴证体系,为艺术市场确真和行业规范提供保障。中国检验检疫学会一直倡导的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对于规范艺术市场,建立行业标准,推动行业诚信化发展,是十分必要而有效的。

何以持久?

仅仅靠艺术行业本身的力量规范艺术品市场当然还远远不够,艺术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还需要跨界力量的支持。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西沐认为,“艺术金融的发展涉及资产化机制及其资产的管理、平台的搭建、法律法规的完善、保险险种的丰富、产品的架构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从国家、社会到行业各个方面予以支持、保障和完善。‘金融+互联网’的模式,可以为艺术产业的诚信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本次诚信论坛的成功召开,表明以诚信促发展已成为业内外人士的共同愿景。艺术品行业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艺术产业的繁荣能带动经济的繁荣、艺术创作的热情和全民族艺术修养水平的提高,而这些都和诚信脱不开关系。诚信是现代商业的基础,也是我国建立文化强国的前提和突破口。

猜你喜欢
艺术品诚信艺术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纸的艺术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