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お

2016-08-08 09:21马秋红
中学物理·高中 2016年8期
关键词:电动势电风扇思维

马秋红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布鲁纳(美国)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研究、探讨.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设计和实现有效的课堂提问.

1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进行精心设计

课堂提问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应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任务来进行.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

1.1在备课中还要反复推敲所设计的问题,使课堂提问有明确的目的性

通过关键性和标志性的问题来清晰的体现课堂教学的结构,突出核心知识,明确重点和难点,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可提这样一个问题:“在天花板上用悬绳吊一个的电风扇,电风扇静止时受几个力作用?这些力的反作用力是哪些力?这些力的平衡力是哪些力?如果电风扇在匀速转动呢?当电风扇转动与静止时相比较,对天花板的拉力是变大还是变小?为什么?”电风扇是学生熟悉的物体,但在这里对电风扇的受力科学研究,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点明了整节课的主旨.

1.2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

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有的问题环环相扣严密紧凑,有的问题悬念迭起吊人胃口,有的问题趣味横生,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对于一堂课开始时,通过提问激发学习兴趣是必要的,这样使课一开始就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如在学习“超重与失重”一课时,可先提出两个问题:①心脏病人为什么不宜乘飞机旅行?②我国发射载人飞船,飞船上的人将面临什么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强烈兴趣.

1.3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当

“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要改变课堂提问的随意性,所提问题要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并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1.4教师所提问题的难度也是影响提问能否真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关键因素之一

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问题都不能很好的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应对不同难度的问题进行优化,问题一般要略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

2课堂提问需要把握时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这里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什么时候该问,什么地方该问,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设计好.例如:在授课前的复习提问,有利于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为掌握新知识铺路架桥,但不能停留在对旧知识的重复上,要加深、拓宽,达到温故知新;预习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预习情况,使学生对新知识早知,找出疑点,课上解决;授课中的疏导提问,要注意学生思维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偏差,及时疏导,排除思维定式障碍;结束时的总结提问要注意对新授知识的归纳和总合.在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处提问,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前后知识的联系处提问,可以使新旧知识系统起来,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网络.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抓住关键点,问在该问处,问在当问处.例如在“超重与失重”一课中,当教师讲授“超重”、“失重”、“完全失重”后,可让学生观察一个“水断流”的实验,教师手提着一个盛满水的透明塑料瓶,用锥子在水瓶上打一小孔,瓶中就喷出一股细细的水流.这时提问:①当教师手拿直尺准备切断水流时,先问学生“水会断流吗?”不会!这不是古人所说的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情形吗?接着进一步提问:②“如果将水瓶自由下落,水瓶在下落过程中水流将会怎样?”这时可留少许时间让学生思考、发挥想象,并让学生发表意见.那么事实是怎样的呢?教师当场演示,结果发现水断流了.学生们的疑惑顿然得解,之后请学生自己作解释.

3课堂提问需要要捕捉信息延伸疏导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在课堂上提出教师事先没有想到的问题时,即生成性问题,面对生成性问题,也正是考验教师对课堂临时出现问题的应变能力.一个成熟的教师是要经过无数次的这些“临时事件”的,而在每次面对这些临时事件时,沉着冷静地分析问题,并当机立断地处理好这些问题很重要,老师及时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适时延伸拓展,可以巧妙拓展学生思维.有时学生在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又不能在课堂内解决,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保护好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热情与能力,把这种热情与能力培养成学生的一种思维品质,老师在课堂上要用敏锐与机智引导学生尽情彰显自我,合理进行多元感悟.引起学生激烈的讨论,深刻地认识,广泛的共鸣,给课堂带来精彩.

当然这种应变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但也不是不可习得的.对生成性的问题处理后还要进行反思, 反思自己在临时处理这些问题时的方法与手段,不断地加以总结是处理生成性问题的有效手段.

4课堂提问需要积极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导善控,除了要引导学生以外,还应适当点拨,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利用学生主动性的提问,让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跳一跳”,并把果子“摘下来”.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必须严格把关,既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不要使学生的发言漫无边际、正误不分.因此,课堂上老师要审时度势,及时、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回答,明确观点,从而优化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正确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得到肯定和强化;回答错误的或不全面的也给予及时调整、纠正,改变原有欠缺的认知结构.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合理运用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探索,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和难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电磁感应”一章中,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根棒,使之匀速地垂直切割磁感线运动,这时问:“棒体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有多大?”学生们脱口而出:E=BLv,教师说电动势为零,学生愕然(以为教师搞错了),接着教师说:这是一根木棒啊!学生大笑.又问:“为什么木棒切割磁感线没有电动势,而金属棒切割磁感线就有电动势呢?”学生思考后说:因为金属棒内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而木棒内部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接着教师转入“磁流发电机”的教学,学生很快联想到磁流体发电机的电动势E=BLv,L相当于金属棒长.

例如,在“力的合成”的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同样提一桶水,一个成年人可以提起来,两个孩子合作也可以提起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学生:一个成年人用的力和两个孩子用的力相同.)那成年人的力和两个孩子的两个力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就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力的合成的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此外也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插图、挂图,创设问题情境导入问题.

猜你喜欢
电动势电风扇思维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飞转的电风扇
电风扇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复习课之八问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电动势概念辨析
不要玩电风扇
电磁感应现象中“感生”和“动生”同时存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