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下台阶爆破参数的优化

2016-08-09 09:53王海亮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16年4期
关键词:单段下台阶雷管

何 闯, 王海亮

(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590)



地铁隧道下台阶爆破参数的优化

何 闯,王海亮

(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590)

摘要:以青岛地铁2号线延安路站车站主体Ⅰ部下台阶爆破施工为背景,分析了下台阶前期爆破中存在的问题,对下台阶的爆破循环进尺、炮孔间排距、单孔装药量、单段最大起爆药量、周边眼雷管段别、爆破网络等爆破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爆破方案,比钻眼个数下降了15.62%,雷管单耗下降了30.5%,单位岩石爆破耗时下降了18.18%,盲炮概率下降了83.33%;使下台阶施工在满足爆破振速的同时,缩短了爆破用时、减少了炸药及雷管单耗,提高了爆破效果。

关键词:下台阶;爆破网络;爆破参数;地铁;盲炮

台阶法具有适用性广、造价低等优点,故被广泛地应用在城市浅埋隧道爆破施工中[1]。由于上台阶距离地表建筑物较近且仅存在掌子面一个自由面,爆破振动较难控制,因此,上台阶的爆破参数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并获得了大量规律性结论[2-4]。而下台阶爆破振速较易控制,故对下台阶的爆破参数研究较少[5-7],造成下台阶爆破施工可借鉴的经验较少。但下台阶的爆破开挖将影响隧道整体爆破开挖用时、炸药雷管单耗等工程施工效率与成本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下台阶爆破参数进行研究,使下台阶爆破施工在满足爆破振速的同时,尽可能缩短爆破用时,减少炸药及雷管单耗。本文以青岛地铁2号线延安路站车站主体Ⅰ部下台阶爆破施工为背景,分析了下台阶前期爆破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优化了爆破参数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1 爆破施工状况

1.1 工程概况

青岛地铁2号线延安路站总体为暗挖单拱双层结构,车站中心里程处拱顶覆土约17 m,全长160 m。车站主体开挖断面宽23.44 m,高18.37 m,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车站西侧15.1 m处为冠业大厦,项目部要求控制振速1.0 cm/s。采用两台TC-4850测振仪测振,测点靠近贵和福利厂布置。其中车站Ⅰ部围岩等级Ⅳ级~Ⅴ级,高9.96 m,宽8.05 m,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上台阶开挖进度超前于下台阶开挖进度约10 m。车站Ⅰ部下台阶围岩等级Ⅳ级,距冠业大厦的水平距离为15.1 m,垂直距离为20.85 m,直线距离为25.5 m。如图1所示。

1.2 前期爆破施工参数

图1 下台阶与冠业大厦的位置关系(单位:m)

车站主体Ⅰ部下台阶采用YT28型气腿式凿岩机钻眼,炮孔直径42 mm;雷管为第一系列毫秒延期塑料导爆管雷管,所用段别为1,3~20共19个段别;炸药为2号岩石乳化炸药,规格为∅32 mm×300 mm,每卷0.3 kg。爆破断面部分长8.05 m,高3.30 m,开挖面积24.5 m2。下台阶共计炮孔65个,一次起爆Ⅰ-1区域与Ⅰ-2区域,之间用第17段雷管进行孔外延期,导爆管网路传爆联接方式为簇联;爆破循环进尺1.5 m,比钻眼个数2.56个/m2;炸药量21.45 kg,炸药单耗0.584 kg/m3;共用雷管70发,雷管单耗1.9发/m3;爆破循环耗时4 h(其中出渣1.5 h),单位岩石爆破耗时为0.11 h/m3。现场炮眼布置图见图2,爆破网络连接图见图3(图中阿拉伯数字代表雷管段别)。爆破参数见表1。

在以上爆破方案实施工程中,爆破状况为:①下台阶的爆破循环耗时较多,尤其打眼和爆破耗时较多,共计耗时2.5 h,占爆破循环总用时的62.5%,单位岩石爆破耗时为0.11 h/m3。②爆破振速集中在0.3~0.5 cm/s,振速符合要求,振速最大值易出现在周边眼及底板眼。③断面成型效果差,周边眼部分欠挖。④平均每5个爆破循环中,Ⅰ-2区域即第2组部分雷管出现盲炮现象。

图2 原爆破方案炮眼布置图(单位:mm)

图3 原爆破方案爆破网络连接图

炮孔名称段别眼数与掌子面夹角/°炮孔长度/mm单孔装药量/kg单段最大起爆药量/kg辅助眼1,3~15449016000.30.6周边眼4~5、7~8、10、12、13、1589316050.30.6底板眼14~19139516050.450.9

2 优化爆破设计

2.1 原爆破状况分析

2.1.1 爆破循环耗时较多

由原爆破方案可知,最上排的炮孔距离上部的自由面距离为800 mm,即最小抵抗线为800 mm。在自由面充分的情况下,最小抵抗线为800 mm明显过小。其他炮孔间排距为570~600 mm,在实际爆破振速远小于要求爆破振速的情况下,炮孔间排距显然过小。下台阶的比钻眼个数达2.56个/m2,根据前期施工经验可知,比钻眼个数偏大,钻孔及装药耗时较多。同时,爆破循环进尺仅1.5 m,造成每爆破循环爆破的总岩石量较少。因此,下台阶爆破循环耗时和单位岩石爆破耗时较多。

2.1.2 爆破振速

下台阶爆破时存在多个自由面及上台阶爆破形成的空腔,故爆破振速较易控制。根据萨道夫斯基公式:

(1)

式中:R为爆源与需要保护的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本工程R=25.5 m;Qmax为最大单段起爆药量(kg);v为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振动安全允许速度,本工程为1 cm/s;K、α分别为与爆破点至计算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根据工程前期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的K=58,α=1.31。

计算得Qmax=1.5 kg,而实际施工中,单段最大起爆药量只有0.9 kg,故最大爆破振速远小于控制要求的1.0 cm/s。

由炮眼布置图可知,周边眼在同排的辅助眼爆破后即起爆自由面不充分,岩石夹制作用大,故造成的振动较辅助眼大;底板眼单段起爆药量相对较大,且炮孔有一个向下的外插角,需要爆破的岩石量大,故造成的振动较辅助眼大。

2.1.3 隧道断面成型差

周边眼的爆破效果直接决定了隧道断面成型质量。由上述2.1.2分析可知,周边眼爆破时自由面不充分,爆破效果较差,故隧道断面成型差。

2.1.4 盲炮现象

Ⅰ-2区域即第2组的孔外延期采用第17段大段别雷管延期,当Ⅰ-1区域即第1组开始爆破时,爆破飞石有足够时间飞向Ⅰ-2区域,将Ⅰ-2区域内的雷管尾部的塑料导爆管切断,造成盲炮现象。

2.2 爆破参数优化

2.2.1 爆破循环进尺

在考虑施工机械与满足爆破振速的同时,应尽可能增大爆破循环进尺,以减少循环次数、降低单位岩石爆破耗时。考虑到本工程的钻眼机械为YT-28型气腿式凿岩机及前期爆破振速较小,故将爆破循环进尺增加到1.8 m。

2.2.2 炮孔间排距

由2.1.1分析可知,需要增大炮孔间排距,以减少比钻眼个数,进而减少爆破循环用时。下台阶的最小抵抗线按公式(2)计算:

(2)

式中:W为最小抵抗线(mm);L为炮孔深度(mm)。

爆破循环进尺优化为1.8 m,根据前期炮孔利用率,炮孔深度L定为2.0 m,故W=800~2 000 mm。由于最上排的辅助眼自由面充分,结合公式(2)与实际施工状况,最上排辅助眼的最小抵抗线定为1 200 mm。考虑到其他炮孔爆破时需承受最上排炮孔爆破后的岩石重量,故其他辅助眼排炮孔间排距定为620~700 mm。前期底眼爆破效果较好,不存在欠挖,故底眼间距及倾角不变。

2.2.3 单段装药量优化

由2.1.2计算可知,原方案中单孔装药量较少,同时单段最大起爆药量偏小,因此可以适当增大单段最大起爆药量。辅助眼单孔装药量可按公式(3)计算:

(3)

式中:Qf为辅助眼的单孔装药量(kg);τ为装药系数,与炮孔间排距及围岩等级有关,根据工程前期经验,取τ=0.2;γ为每米药卷的炸药质量(kg/m),本工程γ=1.1 kg/m;L为炮眼深度(m),取值2.0 m。

经计算Qf=0.44 kg,为方便现场装药,故取单孔装药量0.45 kg即1.5卷炸药。考虑到底眼存在向下的外插角,故底眼装药量增大到0.6 kg即2卷炸药。采用两孔一段即两个炮孔使用同一个雷管段别,即最大单段起爆药量1.2 kg

2.2.4 周边眼雷管段别优化

由2.1.3分析可知,原方案中,周边眼爆破时自由面不充分,岩石夹制作用较大,造成隧道断面成型较差,故对周边眼的雷管段别进行优化,使周边眼滞后下一排的辅助眼爆破,即使周边眼爆破时存在3个自由面。优化后的周边眼雷管段别大于下一排辅助眼的雷管段别。

2.2.5 爆破网络优化

为防止2.1.4中所述的盲炮现象出现,最好的方法是孔外延期雷管只使用第1段。但是由于雷管段别有限,炮孔数目较多,不可能实现孔外延期雷管只使用第1段。若采用分次爆破,必然增加装药起爆耗时。为克服以上问题,本设计的优化方法采用纵向错开一次起爆。即下台阶断面的右侧部分超前于左侧部分两个爆破循环,超前的右侧部分作为Ⅰ-1区域一次起爆,滞后的左侧部分作为Ⅱ-2区域,采用孔外大段别雷管延期。Ⅰ-1区域的爆破飞石对Ⅱ-2区域的影响大大降低;同时,下台阶纵向错开,避免了下台阶爆破后上台阶的初期支护同时悬空。

根据上述的优化方案,得到优化后的炮眼布置如图4所示;爆破网络连接图如图5所示,图中阿拉伯数字代表雷管段别;爆破现场雷管布置如图6所示;爆破参数如表2所示。

图4 优化后的炮眼布置图(单位:mm)

图5 优化后的爆破网络连接图

图6 爆破现场炮眼布置图

炮孔名称段别眼数与掌子面夹角/°炮孔长度/mm单孔装药量/kg单段最大起爆药量/kg辅助眼1,3~15329020000.450.9周边眼5、9、12~15、1889320050.450.9底板眼10~11、15~20139520050.601.2

优化后的下台阶一次起爆Ⅰ-1区域与Ⅰ-2区域之间用第20段雷管进行孔外延期,导爆管网路传爆联接方式为簇联;爆破循环进尺1.8 m;共计炮孔53个,比钻眼个数2.16个/m2;炸药量25.8 kg,炸药单耗0.585 kg/m3;共用雷管58发,雷管单耗1.32发/m3。

2.3 优化后的爆破状况

(1)优化后的下台阶的爆破循环耗时4 h(其中出渣2 h),打眼和爆破耗时占爆破循环总用时的50%,单位岩石爆破耗时为0.09 h/m3。

(2)爆破振速集中在0.5~0.7 cm/s,振速符合要求,振速最大值易出现在底板眼。

(3)断面成型效果良好,周边眼基本无欠挖。

(4)平均每30个爆破循环中,Ⅰ-2区域即第2组部分雷管出现盲炮现象。

与原方案相比,优化后的爆破方案,除爆破振速和炸药单耗略有上升之外,其他各项参数均下降:比钻眼个数下降了15.62%,雷管单耗下降了30.5%,单位岩石爆破耗时下降了18.18%,盲炮概率下降了83.33%。

3 结束语

为在下台阶的爆破施工中更好地应用各项爆破参数,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针对围岩等级为Ⅳ级~Ⅴ级的下台阶而言,最上排辅助眼的自由面充分,其最小抵抗线即最上排辅助眼距离上部自由面的距离宜设置为1 000~1 500 mm,而其他各排辅助眼的间排距应小于1 000 mm,具体数值视实际围岩情况而定。

下台阶爆破时存在上台阶爆破形成的空腔,故其单段最大起爆药量应适当增大。具体数值应通过对空腔存在时的萨式公式重新回归,计算下台阶理论允许的单段最大起爆药量。

为使隧道断面成型良好,周边眼起爆时应保证充分的自由面,故周边眼的雷管段别大于下一排辅助眼的雷管段别,即滞后于下一排辅助眼起爆。

采用纵向错开一次起爆技术,可有效防止孔外大段别雷管延期存在的盲炮现象。

参考文献

[1]闫鸿浩,王小红.城市浅埋隧道爆破原理及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22-25

[2]张祖远,王海亮.大直径中空孔直眼掏槽微振动爆破参数研究[J].隧道建设,2015,35(2):174-179

[3]何 闯,王海亮,张 超,等.中深孔扇形掏槽减振技术在地铁隧道的应用[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5(5):52-55

[4]王军涛,王海亮,杨 庆.城市硬岩隧道减振爆破直眼掏槽技术应用及实践[J].隧道建设,2014,34(6):564-568

[5]方俊波.地铁隧道爆破施工下穿地表建筑物的减振技术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4,16(11):58-64

[6]杨 庆,王海亮,王军涛.城市硬岩隧道下穿砖木结构建筑爆破控制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14,51(1):199-202

[7]王仁涛,王成虎,江英豪.等.青岛地铁太延区间爆破振动控制及影响评价[J].爆破,2015,32(3):139-145

收稿日期:2015-11-11

作者简介:何闯(1990—),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矿山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584650078@qq.com

DOI:10.13219/j.gjgyat.2016.04.018

中图分类号:U45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953(2016)04-0070-05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Blasting Parameters for the Lower Bench Blasting in a Subway Tunnel

He Chuang,Wang Hailiang

(Key Laboratory of Min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Qingdao 266590,China)

Abstract:With the lower bench blasting construction of Section I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Yan′an Road Station of Line 2 of Qingdao Metro as a practical example,problems occurring at the earlier stage of the blasting construction for the lower bench are analyzed in the paper,with all the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blasting-cycle footage,hole spacing and row,charge for a single hole,the maximum explosive charge for a single section,detonators′ segments of the contour hole,the blasting network,etc.,optimi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ized blasting scheme makes the number of drilling holes decrease by 15.62%,theconsumptionofdetonatorsreduceby30.5%,theblasting-takingtimeforaunitrockdecreaseby18.18%,andtheprobabilityofblindshotsdropby83.33%,asaresultofallofwhichthelowerbenchconstructionnotonlymeetstherequirementfortheblastingvibrationvelocity,butalso,inthemeantime,helpscutdowntheblasting-takingtime,reducetheconsumptionofexplosiveanddetonatorsandimprovestheblastingefficiency.

Key words:lower bench;blasting network;blasting parameters;subway;blind shot

猜你喜欢
单段下台阶雷管
单段式橡胶密封膜煤气柜应用及探讨
低威力导爆管雷管在工程爆破中的优势探析
结构爆破振动响应的频率与持续时间依赖性分析*
电子雷管在矿业工程爆破中的应用分析
有趣的位置
欢西油田下台阶沙三段油气水层识别研究
FANUC数控系统“单段”功能的PMC设计
数控车间实训安全及实训中防撞车的方法
基于炸药力和余容的引信中雷管爆炸气体压力计算
中国经济增长有望平稳“下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