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篆刻艺术之美
——兼评王海明篆刻作品的写意性特征

2016-08-11 03:41独立艺评人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7期
关键词:篆刻家刀法印章

独立艺评人 陈 焱

漫谈中国篆刻艺术之美
——兼评王海明篆刻作品的写意性特征

独立艺评人 陈 焱

王海明,1969年生于崂山,现为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青岛市青年印社副社长,李沧区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青岛正大书画院院长。

作品入展获奖:

1995年书法作品获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山东省青年振兴中华书法篆刻比赛三等奖。

1996年书法作品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孺子牛杯全国书画大展优秀奖。

2007年篆刻作品参加青岛市首届篆刻刻字艺术展。

2008、2010篆刻作品在青岛市首届、二届职工书法大赛中获奖。

2011年篆刻作品参加市文联主办的“庆祝建党90周年”青岛市美术书法摄影展。

2013年篆刻作品参加市文联主办的“美丽青岛”青岛市美术、书法、摄影展。

2013年篆刻作品入展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养生文登墨香齐鲁” 杯全省书法篆刻大奖赛。

2013年篆刻作品入展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首届“青州书法奖”全国书法作品展览。

我不是篆刻家,也不懂篆刻。但我喜欢看各式各样、美轮美奂的印章,每每被那些方寸之间洋溢着万千气象的印章弄的如痴如醉。

结识青岛市青年篆刻家王海明,对于印章篆刻艺术的迷恋和喜爱,对于小小印章里面蕴藏的历史气息、文化意蕴和艺术之美,更是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小小印章,正应了那首歌的一句歌词:精美的石头会说话。

篆刻艺术,千年不衰

篆刻,俗称治印。是一种融书法、刀法和雕刻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国民族艺术。

从可以追溯的历史来考察,中国篆刻艺术可谓源远流长。若从商代的三颗玺印始,其起源称盛晚周,其中历经战国的发展,至秦汉而极,六朝渐衰,又经唐宋元明清一代代印人传承弘扬,重拾秦汉玺印传统。从最初的实用属性而渐向艺术的形式迈进。经过3000年的历史演进,篆刻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具魅力的艺术门类和民族瑰宝。

特别是到秦汉之际,篆刻愈加成熟与完备。无论是在取材还是形式上,都更加呈现出灵活与丰富的趋势。至于整体的艺术风格则更是表现为高古典雅、雍容华贵的典型气象。因此,“汉印”也成了中国篆刻艺术史上的一座傲然独峙的高峰。乃至于被后人视作篆刻的“初衷”,一如奚刚在《冬花盫》一印的印跋中所言:“印之宗汉,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

自秦汉始的1500年后,元人王冕始用花乳石治印,他解决了过去工艺上的诸多问题。加之文人书画的勃兴,导致更多的文人参与治印,这也意味着篆刻逐渐脱离了最初实用的属性,而渐向艺术演进、靠拢。

明中叶到清代、民国时期,是篆刻艺术集大成时期。这不仅体现在官印、私印的分离,更重要的是流派纷呈,名家涌现。尤其印人在汉印传统基础上更发明了带有鲜明时代感的刀法、章法和篆法,并总结出了前所未有的印学理论。特别是从吴昌硕开始,大量参用石鼓文、砖瓦、碑碣等文字特点,以此为蓝本,从散落在民间的各类古器物上寻找创作元素,并成功运用于篆刻创作之中,与古人对话,与古文字融为一体。吴昌硕的刀法冲切多变,并潜心于对刻印刀具的改进,形成“吴昌硕印刀”,流传于世。与吴昌硕同时期的另一位书画、篆刻大家齐白石,则开创了白文的单刀线条,造成单向的强烈的自然崩石效果。这一单刀白文手法被后人广泛地继承和发展,影响深远。这一切都预示着,从明中叶到民国这500年间,成为中国篆刻艺术史上继秦汉之后出现的又一次繁荣、鼎盛的黄金时期。

当代篆刻艺术的发展,正是秉承了这一伟大传统。当代篆刻家们以孜孜不倦的追求,饱满的创作热情,汲取传统的营养,仰望先贤的星空,创造出了既有盎然的古意、又不乏时代元素的篆刻风格与意象。涌现出既有偏重于传统的“汲古者”,也有侧重于创新、创造的“开拓者”。

篆刻一词,原为比喻书写篆字和精心为文。“篆谓篆书,刻谓雕刻文章也”。汉代扬雄在《法言》中说,“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指谓作赋修辞时苦心孤诣地雕章琢句,后来演变成镌刻印章这一艺术的名称。

在儒家看来,文艺应以载道为目的,即“文以载道”是也。也就是说,文化艺术要为政治服务,强调“载道与言志”。最明显的例子无过于将原本写爱情的《诗经》强行牵扯到治国平天下。扬雄之所以瞧不起篆刻,不仅是篆刻不足以载道,甚至连隶属于文艺的资格也没有,因为按扬雄的原意,只是借篆刻比喻辞赋的雕章琢句,以示小技末道而已,若单论篆刻,想必他是不屑一顾的。也许正是基于这种冷落,历代篆刻家无不为提高篆刻的地位而努力,先是将篆刻混同于金石,为其披上学术的外衣,再就是不厌其烦地渲染门派之争。

一个“雕虫篆刻,壮夫不为”的营生,却让几千年来的印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虽不能说是一件什么好事情,却也恰恰说明,篆刻作为一门独特的民族艺术,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体现出弥足珍贵的文化价值,散发着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

把酒临风

敦煌伎乐造像

道士造像

阿弥陀佛

和其光

画禅

上善若水

观音菩萨造像

仁者不忧

其德乃真

墨白

宁作我

天女造像

朱(押)

山泽秋华

无乱吾心

素心

止于至善

闲处光阴

鸟语花香

篆刻艺术魅力在哪里?

依我的肤浅理解,所谓篆刻艺术,无外乎是于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质材之上雕刻以篆体文字的艺术。篆刻,俗称“治印”。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

作为国粹之一,篆刻艺术经历了长达数千年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浑厚古朴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来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是一种集章法、篆法和雕刻于一体的综合性民族艺术。

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篆刻是由文字、线条、篆法、章法、刀法等要素完美结合的艺术。“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就是说的篆刻艺术。深入研究篆刻学问的称之为“印学”,又称为篆刻学。

篆法、章法和刀法,是构成篆刻艺术的主要技法。明代朱简在《印章要论》中说:印先字,字先章;章则具意,字则具笔。刀法者,所以传笔法者也。所以,篆刻要成为一件艺术品,三者必须具备,而篆法、章法和刀法,相互关系密切,是篆刻成为艺术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篆刻与艺术之间还是有距离的,不能完全划等号,更不能把所有篆刻作品都视作艺术品。传统篆刻艺术,只有在形成了个性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篆书艺术以后,才可以催生出有个性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篆刻艺术作品。这可视为评判篆刻艺术高低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

因此,对篆刻艺术的欣赏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成功的篆刻家,无一不是诗书画印四绝者,如文征明,如邓石如,如吴昌硕,如赵石,如齐白石,等等,诗书画印,他们无一不精。所以,他们被称为篆刻史上的大家。

顾名思义,篆刻须以篆书为主,治印中主要使用的文字是大篆、小篆、古籀文和金文。随着中国文学及书法艺术的发展,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字体也逐渐参入到印章中。篆书是古人使用的一种字体,篆书和其他字体一样,都有它自己独有的结构和书写方法,欣赏篆刻艺术,据说首先要看文字是否正确合理,其次再看它的章法刀法等等。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之一,欣赏篆刻与书法绘画艺术一样,都需要具有艺术风格和鉴赏审美能力,按照刻印的制作步骤来说,也就是书法、绘画、雕刻三门艺术的综合,而其中书法是最基本的,这里说的书法指的是篆法,起着主导性作用。古人谓:“七分篆,三分刻”,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篆刻艺术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诗书画印,艺术四绝

被称为中国艺术四绝的“诗、书、画、印”,印,赫然位列其中。印章一道,始于殷商,兴于秦汉,盛于明清。要弄清篆刻艺术魅力在哪里,需要先知道中国篆刻艺术美在哪里。

艺术发展史表明,智者对美的感悟力都是相近的。由于“诗、书、画、印”被称为中国艺术“四绝”,对印章的欣赏,不仅需要提升文化素养和鉴赏能力,从印章的表面形式去认识技法、刀法和章法,还须借鉴和学习其它艺术的欣赏方法,如观摩书法、绘画、雕塑、音乐、文学等等。此外,通过阅读专业书籍,藉以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素质,达到超凡脱俗、返璞归真的境界,也是必不可少的。

所谓“超凡脱俗”,就是在欣赏印章时,要注意到作品的情感空间,是浑厚、雄壮还是萧散、悲切;是紧张、凝重还是轻松、自由。能够看出作品由疏缓到急促的流变,由外到内的、骤然的、活动点与静态块面的波动,而最终归向原始情感。

英国著名文艺批评家、作家沃尔特·佩特说,“所有的艺术都在不断地向着音乐的境界努力”。当时间形式由远近不同的跳跃,表现为有规律的节奏;当空间形式由粗砺与优雅、不安与宁静的组合演变为对称、呼应的节奏,我们的美的感受则极为自然地由对音乐的感受移向对装饰趣味的感受。它不但唤起了视觉的欲望,更激发了大脑思维的欲望,从而触发引导读者的艺术想象。这样的作品就达到了“取精用宏、印外求印”的新境界,完成了“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新意成一家”的创作过程。这一最终结果,也就是篆刻艺术在经过冷静思考之后,通过艰难的风格蜕变周而复始、返璞归真的历程。

我们所看见的篆刻艺术,从表面上、视觉上感受到的是一枚枚朱红的印迹。然而,它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渊源,它集中表现了中国书法、印学学理、特殊的材质等诸多内容,而后由特殊的人——有着较高的传统艺术修养以及印学修养的人充当主体,使这种形式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审美行为。透过印章的表面,体现出的是中国艺术家博大精深的审美精神与审美情感,辐射着中国艺术之魂。

认识中国篆刻艺术之美,也可先从识别中国古文字开始,特别是识别篆书字体、结构,观摩陶器花纹——铜鼎器铭文、秦砖汉瓦、封印、竹简、碑文古玺等作为提高欣赏能力的知识积累和准备,培养艺术欣赏的兴趣。

印章的出现,最初并非因为好玩,而是因为有用。从殷商交换的凭证,到秦汉时代政治权力的标志象征,它的功能是实用的。唐宋之际,收藏风兴起,于是出现了签藏印、斋馆别号印等,印章似乎开始跻身于审美领域了。到明清之际,印章形制日趋完善,但篆与刻还是有分工的。直到明代文彭的出现,起到由艺术家代替匠人的主导作用,自篆自刻,跳越了艺术创作的龙门,悠然跻身于诗、书、画之间,在操作上完成了从篆到刻、一气呵成的直接创造;在性质上亦实现了从实用到赏玩的价值转换。从此,篆刻以纯艺术的身份参与到中国审美历史当中。

如此说来,印章的历史,始于殷商;印学的历史,则始于明代文彭。因为文彭之后,中国艺术领域才有了一个新的独立学科——印学,方才有众多的痴痴耕石的篆刻家。文彭,这位明代大书法家、大画家、大篆刻家文征明的儿子因此被后来篆刻家尊为“篆刻之祖”。

篆刻既然成为了艺术,那么它的艺术价值就必须具有欣赏性,即“好玩”。一方好印必定要“耐玩”才行。而“耐玩”的东西不仅要美,更要有“味道”。绘画求“气韵生动”,而印将“气”、“韵”都落实到“味”上。具体的讲,我们欣赏一方印章,不在乎是闲章还是官印,不在乎是吉语印还是鉴藏印,关键在于印文、章法、刀法这些要素,因为作者的天赋、修养与艺术功底全部浓缩在了方寸之间。

也许从认识、分析构成汉印艺术的一些基本特征入手,溯流求源,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欣赏篆刻的终南捷径,使人们认识到篆刻何以具有深厚质朴美的原因所在。

自刘邦兴汉至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印章从风格到采用的字体,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变化都不大,根据近代印人的习惯,就形而论,一概视为“汉印”。汉印的艺术风格和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逐渐取消了印的界格;第二,印文使用了形体屈满、方正、线条平直、变化有致的缪篆。通过笔画的申张、盘回、增减、挪移、穿插、变形等不同的处理设计,把印面上没有界格的大小、长短和方园不等的印字,根据印的不同形状调理得非常妥贴。第三,一方印章,篆法是表现章法的主要组成部分,使汉印成为肥不臃肿,瘦不枯槁的形态,呈现出一副布局严谨、布白匀称、虚实均衡、气势雄壮的构图。

章法、篆法、刀法,称为篆刻艺术构成的三大要素。一件篆刻作品,章法是关键,书法(指篆书)是基础,刀法是技巧。章法、篆法、刀法等几个因素如果能够完美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篆刻艺术之精神、气韵以及独特的艺术美。优秀的篆刻作品,首先在视觉上给人的印象是章法即朱白分布,文字结构与整个印文的会意贯通。从中可以透射出作者的审美观和创造才能。篆刻家的艺术素养及悟性也因此跃然纸上。

因此,篆刻鉴赏,基本方法是宋元以前以时代论风格,明清以后以流派论成就,重在个人风格。这与其说在鉴赏印章,还不如说是在鉴赏印人。

没有所谓“流派”,只有风格不同

所谓篆刻流派,大致形成于明代中叶。此时印章从实用品、书画艺术的附属品,逐渐发展成为独特的篆刻艺术品。

明清两代,篆刻艺术出现了历史上的又一个繁荣时期。好手如林,派别繁多。篆刻流派一般以篆刻家的籍贯、姓氏、师承关系以及活动区域来命名。

明清流派篆刻亦由古代印章发展而来。古代印章以独特的风貌和实用艺术的表现性,为篆刻艺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所以,更早的篆刻艺术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以青铜质为主的“周玺”时代。早在殷商时代,刻字艺术便开始盛行。

据载,被后来篆刻家奉为“篆刻之祖”的文彭,是书画家文徵明的长子,尤以篆刻擅名当代。他继承与创新篆刻艺术,圆珠文印,参以小篆结体,秀丽典雅,最有特色,刀法明快自如,章法安排颇具匠心。

文彭以“六书为准则”的主张,至今仍是篆刻家所遵循的创作法则。由于文彭的倡导,篆刻艺术“一时靡漫,畅开风气”。文彭一般被称为皖派。皖派的篆刻家还有归昌世、李流芳、程邃、朱简、苏宣等人。与文彭齐名的何震,是文彭的学生,被誉为“法古而不泥古”的“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很大。何震一派被称为徽派。属于这一派的篆刻家还有王声、董涧、沈风等人。

由此不难看出,篆刻史上所谓皖派、徽派两大“门派”,也是师出同门,源自一家。

到了清代,金石学盛行,以及历代金石文物的陆续出土,不少学者致力于这些文物和古代文字的搜集、研究、著述和流播,扩大了篆刻家的视野。

清代初期,篆刻以程邃最为出色,他的篆刻“力变文(彭)、何(震)旧习”,富有创造性。他的白文印师法汉印,厚重凝练;朱文印喜用大篆,离奇错落,奠定了皖派的基础。

清代中叶,篆刻艺术进入兴盛时期,高凤翰、汪士慎、巴慰祖、董洵、胡唐等人的篆刻都能自出新意且富有个性。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者,当属丁敬和邓石如。他们借古开今,成为浙派的开创者。

值得一提的是,浙派又经后继者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8人的传承弘扬,成为清末民初影响最大的篆刻流派。没有之一。

这 8位影响深远的篆刻家,史称“西泠八家”。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流派”,在笔者看来,其实也不过是几个有成就、有影响的篆刻家的个人艺术风格不同罢了。

篆刻有传人,名叫王海明

杂七杂八扯了篆刻史上的一些人和事,言归正传。

如果要编写一部当代中国篆刻家史,王海明是一位绕不开的人物。从业余爱好,到职业篆刻家、书法家,王海明走过了一条顺风顺水还算成功的艺术之路。遗憾的是,成功往往无法复制。所以,只能把王海明作为篆刻家个案来观察,来研究。

梳理王海明篆刻艺术成长历程不难发现,作为青年篆刻家,王海明迄今从事篆刻创作已有30多个春秋,其间创作的数千枚篆刻作品,虽不能说件件都是精品佳作,却可称得上千姿百态,应有尽有,洋洋大观。这些印鉴,忠实记录了王海明“合情调于纸上”的生活轨迹,直抒了“吾有金石之好”的痴迷执着,沉淀了“禅心本不在炎凉”的人生思考,表明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及篆刻艺术的“放胆”“不雕”,“抱朴”“守真”的守望者姿态。

这些篆刻作品布局险奇,虚实处理恰到好处。王海明的篆刻直承汉印,这一点显而易见。也正是这一点,让王海明的篆刻艺术保持传统路径的同时,也保证了他篆刻艺术的纯正学术性,奠定了他篆刻艺术的扎实根基。

从王海明现已创作的数千枚印谱中,我们随处可见那些饱满、端庄、方正、雄浑、厚拙、朴茂、瑰丽壮美的精品力作。这些作品,有一种强烈的震撼力,威严端庄,古朴萧散,博大雄浑,观之,容易让人产生对于篆刻艺术的敬畏之心。

作为艺术,篆刻不能仅仅满足于把文字规规矩矩刻上去,而是需要匠心独运,把文字内容非常奇妙地布局在方寸之间,让人产生美的感受,美的愉悦。这是王海明的一个艺术观点。

他认为,篆刻最主要的是要有感觉。感觉对了,创作理念也就容易达到。一件好的篆刻作品,章法,字法,刀法到位并不难,最难的是“到位”前提下的文化底蕴和闪耀着思想火花的“味道”。因此,文化层次与思想深度,成为检验一个篆刻家优秀与否的重要尺度和标准。

也许王海明天生是一块搞篆刻的材料。高中开始喜欢上书法,并由此开始了探寻传统的文化苦旅。由于经常参加书法展览和比赛,而书法作品参加比赛不能没有印章,他便开始自己动手尝试篆刻,并自此与印章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晃30多年过去,王海明虚心向名家请教,与书友交流,从书本中溯源,坚持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并没有走太多的弯路,而且在篆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对篆刻的独特理解。这便是,以秦汉之印为基础,以王福庵流派为师承,以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爱好为基点,在求笔意、刀味的同时,注重以书入印。

篆书是篆刻的根基。但事实上,楷、隶、行、草诸体对篆刻创作有着很大影响。王海明认为,诸体并存,气韵自生,格调及文人气息也自然会更加浓厚。好的篆刻作品,其形质的把握往往依靠技术手段,而神采的具备,则需要在长期的文化学习及书法实践中慢慢滋生。

他的书法,从临《石门颂》摩崖隶书开始,直追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清诸大家。从中汲取汉魏碑帖的浑厚朴拙,吸纳秦汉之前石刻铭文的灵动古趣,撷取颜真卿书法的豪迈大气,汲取《孙过庭书谱》的贴学法度,兼容米芾书体的潇洒俊逸。

他的篆刻,则从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浙皖派印风兼具的王福庵入手。学他精研六体,中规中矩,锋芒力发的治印态度,学他执着不辍的顽强精神,学他铁线多字入印而刻工稳健秀雅、精妙流美的技艺。

他又向遍临商盘周鼎秦碑汉碣,且对汉玺汉印有独特建树的黄牧甫学习“寓险绝于平正,峭拔而雄深的”创新精神,还秉承邓石如、赵之谦一脉,从“魏底颜面”上,丰雄化腴,立骨求神。

王海明早年从颜勤礼碑入手,在石鼓文、小篆、汉隶和行草书上下过很大功夫,1995年获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书法比赛三等奖,1996年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书法比赛优秀奖。可以说,书法根底扎实深厚。在30多年的篆刻创作实践中,确立起“以书寄思,以刀抒情,以印养德,以艺传道”的创作理念。

20年前,篆刻与书法,成了王海明排解工作压力的心灵慰藉。由于对篆刻与书法的爱好与痴迷,不管工作多么繁忙,王海明一直坚持下来,刀笔不辍,且乐在其中。慢慢地,随着艺术水平的提高和工作生活状态的改变,篆刻与书法逐渐成了他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内容。最近10余年,王海明在篆刻领域名声日隆,影响渐大,自然而然踏上了职业篆刻家、书法家的艺术道路。

写意性特征彰显独特艺术价值

王海明在中国篆刻界存在的学术价值,及其作品的美学价值,也许不在于他创作了多少印章,甚至不在于他在专业展览、比赛中拿了多少奖项,而在于他篆刻作品的写意性品格特征。

其实,任何一种艺术都离不开写意性。篆刻艺术的构思、形式、结体、造型、章法、运刀等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都具有明显的写意性,这是由篆刻艺术抽象性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王海明篆刻作品充盈着一种气象,或者恢弘之气,或者雄强之气,或者古拙之气,或者豪放之气,或者飘逸之气。

归纳起来,王海明篆刻作品的写意性特征大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以线立骨,结体造型的写意性。

王海明篆刻作品的写意性是非常明显,有目共睹的。这主要表现在他的篆刻以线立骨,结体造型方面。这颇似一些以书入画的绘画作品。

篆刻是以古雅的篆文做载体,并按照艺术形式美规律进行构思立意,再用刀锲刻在印材上意象地表现自然物象和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由于篆刻的结体与造型都是通过文字的线条完成的,篆体文字形成于对自然物象的抽象描绘,它表达的不是自然对象的形,而是自然对象最本质的特征,同时也是艺术家个人情感、情绪的物化形式。

篆刻作品以线立骨,线的长短、粗细、刚柔、曲直、舒展、开合,结体的大小、肥瘦、端正、偏侧、呼应、向背等组合成的文字诸形态,都是通过一定形式来传达出不同的主观感觉。作者的情感抒发除借助其文字内容的直接表达之外,还要通过线组合成的这些文字的结体、造型等其它因素来加以衬托、补充,使之意味生动,情趣盎然。篆刻结体造型的这些线,是高于生活的图案化、表现化的一种形式,是渗透了作者主观意蕴的客观反映。篆刻艺术所追求的目标或是写主观之情感,或是传客观对象之精神,都是通过“意象”而达到追求“意境”。意象也好,意境也好,都是以“意”为主导,而不是以客观的象为主导,意是主观的,意象和意境是经过主观意识加工、提炼、概括以后的客观的象,明显地烙上了创作者的意志。这就是以线立骨、结体造型的魅力之所在。

需要指出的是,篆刻创作的“意象”造型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含蓄美,是“似与不似”、“得意忘形”。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有人学齐白石,大刀阔斧,笔锋、刀锋太露,原想表现气魄、雄健,实则剑拔弩张。有人刻肖形印,形象逼真,毫发皆具,缺乏“掩其部分而微露点滴之美”。若微露其意,反而使人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美感,增加了观赏者回味与想象的空间。意象型的造型,往往看上去并不完美,但其艺术张力都是浑厚的,而篆刻艺术精神追求的并非面面俱到,完美无缺,而是给人一种启示、一种联想。这种“似与不似”的含蓄美是篆刻艺术创作所追寻的一条艺术准则,它给篆刻艺术家们提供了可以随“意”雕琢的空间。表现客观物象,只有注入创作者的情感、意趣,才能获得某种原有事物所不具备的生机和意味,才能真正使印面“活”起来且富有表现力,达到“方寸天地,气象万千”的艺术效果。

第二,朱、白视觉空间的写意性。

王海明篆刻作品写意性的第二个特征,就是阴阳虚实关系处理到位,朱、白视觉空间安排精妙,匠心独运,意趣横生。这在他使用石鼓文、大篆、铁线篆、缪篆(鸟虫篆)等篆体创作完成的古玺、汉印、闲章、肖像印、佛像印等篆刻作品里面可窥一斑。

前人在篆刻艺术章法构成过程中有句名言叫“计白当朱”。“白”者,印章之虚空也;“朱”者,印章之实迹也。“计白当朱”是篆刻艺术章法构成的重要法则,与“疏能走马,密不容针”同为篆刻创作构图的基本手法之一。就是说篆刻作品中的“空白”是篆刻作品构成中的矛盾的对立统一。“白”与“朱”,“疏”与“密”,实际上就是“阴”与“阳”、“虚”与“实”的辩证关系,是矛盾运动过程中的一个整体。清冯承辉《印学管见》中提出:“印有虚实相生法。实者虚之,虚者实之。”虚实是构成篆刻美的主要特征之一,有造诣的篆刻家常常运用虚实这一手法来抒发感情,强化个性,渲染气氛,开拓意境,虚与实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篆刻艺术的审美诸要素。

王海明篆刻艺术作品呈现出的这种虚实关系上的“朱”、“白”视觉空间,打破了时空界限,直抵艺术的“自由王国”。篆刻艺术既然是抽象的视觉艺术,那么它所呈现的一切视觉效果,包括结体造型的实迹之“朱”与章法构成的虚空之“白”的各种变化,都不可能直接再现自然界的任何一种具体物象和一个事件。它所表现的只能是作者虚拟的“意象”、“意境”。因此,篆刻艺术创作的视觉空间没有时间、空间的严格界线。“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我为自然,自然为我的“天人合一”的“老庄”哲学思维决定了篆刻艺术的视觉空间是意象的,形式是人为的,感受是心理的,它可以把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体式、不同大小的文字,不受时空条件的制约,随作者的主观意念任意组合安排。如甲骨、金文、小篆、钱币、镜铭、封泥、瓦当、花押、九叠等,它们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造和使用的文字,但在篆刻艺术创作中可以将这些文字,根据作者需要而艺术地组合在一个印面上,这种创作中客体的科学性往往服从于主体的观念性。因此,篆刻艺术创作可以随作者的意趣而度量时空。文字与文字之间、肖形印的形与形之间、物与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打破绘画透视常规而进行一些奇特的处理。如远近、高低、大小、肥瘦,甚至是残缺处理,只要能够做到和谐统一即可。笔画还可以根据印面构思需要采取增减、伸倔、穿插、挪让、奇正、顺逆等夸张变形艺术手法,虽然有些不符合实际,但作为意象的表达又是合情合理的。

第三,刀法节奏韵律的写意性。

娴熟的刀法,不仅仅是篆刻创作丰富的语言,也是表现写意效果的重要手段。可以说,舍弃刀法就不可能有篆刻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前人在论其刀法时有“七法”、“十三法”之说,但根据近代印人以及当代篆刻名家的经验,其实刀法仅为“冲”、“切”两种主要刀法而已。其它如“平刀”、“舞刀”、“涩刀”等等皆为其辅助手段,不足为“法”。

需要说明的是,篆刻用刀,不仅因人而异,而且还因印材质地而异,因印材规格而异,因表现印章风格而异。有的印材质地坚硬,或间有砂丁。使用什么刀法其实不重要,得心应手便好。最关键的是要通过率意的运刀所表现出的节奏韵律的写意之美。

王海明的篆刻,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潇洒自如,心随刀运,且写意性强,不乏刀法节奏韵律之美。

节奏是一种条理性、复杂性、连续性的律动形式,是动态性的形式美的法则。这种运动形式的律动所生发的某种感情色彩便是韵律。节奏与韵律,通常多用在音乐、诗歌的音调节奏和文采节律方面。但艺术实践证明,节奏与韵律是一切艺术的形式美规律之一。只是篆刻艺术的节奏韵律的含义与其它艺术形式有所区别。篆刻艺术的节奏韵律是视觉的节奏韵律,同时也是情感活动的心理节奏韵律。

仔细品味王海明的篆刻作品,除了在其文字结体中线条的曲折起伏节律,章法构成中视觉空间的大小,疏密节律之外,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则是他在运刀过程中轻、重、快、慢、行、止以及刀法锲刻所表现出韵味的刚、柔、疾、涩、燥、润、藏、露等节奏韵律。这种节奏韵律的表现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有形的节律(即运刀)一眼便可看出,是感性直观思维活动,而无形的(即韵味)心理感觉节律则要通过作者或欣赏者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才能有所感悟。这种心理上的节律感受是理性的思维活动。是经过自然物象——物化——进而升华为意象,最终达到意境的。因此,它又有朦胧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我们在欣赏王海明的篆刻作品过程中,常有“气韵生动”之感觉。这里所指的“气”,实际上讲心随刀运,取象不惑。是指作品构思、作品风格,作品意蕴的“气脉贯通”之“气”。这里的“韵”,即指随迹立形,备仪不俗的情感色彩,是写意的内核。当然,也是篆刻家知识、修养、审美意识的综合体现,也可以说是刀法所达到的趣、味、意、美的高级境界的产物。

需要指出的是,构成王海明篆刻艺术写意性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要有“气韵生动”作为构思的内涵,注重作品精神品格的追求,取意气神韵之所到。二是充分挖掘结体造型、构图运刀的潜力。结体要从平正、整齐中追寻自然天趣之妙,构图要从“方寸天地”之中得宇宙气象万千,刀法则要从“冲”、“切”的有节律的生理运动之中寓以自然生命的情感寄托,并讲究其骨力和灵动。

总之,刀法节律写意性表现得完美的作品,能给篆刻艺术语言带来生动美、节奏美和流动美。这是篆刻艺术所追求的最高韵律美的意象境界。而这种韵律美的意象境界,其本身也是由篆刻艺术的写意性所决定的。

2016年7月21日凌晨于五龙山。

陈焱,原为新华社记者,资深媒体人,国家机关干部;现为独立艺评人,策展人,专栏作家。主要从事艺术品品鉴及艺术品市场研究。

煮石

问花笑谁

游心太玄

蔚竹鸣泉

花开见佛

佛造像

随缘

如愿

逍遥游

儒雅

猜你喜欢
篆刻家刀法印章
我们有印章咯
刀法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陈巨来印学思想举要
日本“防狼印章”半小时售罄
印章
每日挥刀五百下
用劲刻
当年为汪曾祺治印的两位篆刻家
论刘孟伉先生的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