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电设施附近大型基坑爆破工程安全管理的新做法

2016-08-12 05:42薛永利核工业南京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京210003
低碳世界 2016年19期
关键词:田湾飞石核电站

薛永利,王 静(核工业南京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京 210003)



浅谈核电设施附近大型基坑爆破工程安全管理的新做法

薛永利,王静(核工业南京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京210003)

本文以田湾核电站3、4号机组负挖工程为案例,介绍了运行核电厂大型基坑爆破施工的特点,分析了主要的爆破危害,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爆破安全管理的定向定量决策分析。通过爆破安全管理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以及实例分析,识别出影响工程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揭示出爆破安全管理工作重点,并及时做出详细的对策,确保工程圆满完工。

核电厂;大型基坑爆破;爆破危害;层次分析法

1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些重大工程尤其是一些大型港口、航道等交通工程和核电工程的相继动工建设,工程爆破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爆破工程是核电站前期工程必不可少的内容,伴随爆破作业产生的有害效应如地震波、爆破冲击波、飞石、有毒气体等[1],会对周围环境和建筑设施带来影响。

2 工程背景

田湾核电站3、4号机组负挖工程位于江苏田湾核电站厂区,为两台百万千万瓦核电机组,毗邻田湾核电站1、2机组。开挖区内基岩为中~上元古界含岩块二长浅粒岩,岩石质地坚硬(坚固系数f为16),致密结构,块状构造。本工程西侧80m 为5、6号机组,正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北侧150m为砂石加工厂、土工试验室、混凝土搅拌站;南侧是GIS开关站,其中220kV开关站已投入运行,距正在运行的1#、2#机组核岛主控室距离分别为338m和148m,工程周边环境总体较为复杂。

3 层次分析法在爆破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由于核电厂大型基坑爆破工程的自身特点,各种爆破危害的产生不同程度地与施工人员的思想素质、爆破设计水平、现场施工作业、爆破器材、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质等诸多影响因素有关,实践经验表明,通过采用国际上流行的层次分析法[3],对影响爆破安全的诸多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实例研究:

田湾核电站3、4号机组负挖工程,爆破安全管理难度大,为此需对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构造计算各种判断矩阵:

(1)指标层权重的计算。指标层为对爆破安全目标Z产生影响的六个有害效应和危害:爆破地震波、爆破冲击波、飞石、有毒气体以及早爆、拒爆事故,分别为Ul、U2、U3、U4、U5、U6。

(2)因素层权重权的计算

①地震波有害效应主要与爆破设计参数、现场地形地质条件、安全防护设施三因素有关,分别为Dl、D2、D3。

②爆破冲击波有害效应主要与爆破设计参数、安全防护设施、气候自然条件、现场作业水平四个因素有关,分别为Dl、D3、D4、D6。

③飞石有害效应主要与爆破设计参数、地形地质条件、安全防护设施、现场作业水平、施工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五个因素有关,分别为Dl、D2、D3、D6、D7。

④有毒气体造成危害主要与自然气候条件、爆破器材、现场爆破作业水平三因素有关,分别为D4、D5、D7。

⑤早爆事故的产生主要与自然气候条件、爆破器材、施工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三个因素有关,分别为D4、D5、D7。

⑥拒爆事故的发生与爆破器材、现场爆破作业水平、施工人员的素质三个因素有关,分别为D5、D6、D7。

(3)计算组合权重

计算各种影响因素相对爆破安全总目标的组合权重,并检验其一致性,计算结果如表1。

表1 各因素层次总排序权值

(4)结果分析

根据各种影响因素的计算权重来分析,六种爆破危害的排序为:地震波〉爆破冲击波〉飞石〉早爆〉拒爆〉有毒气体。

4 爆破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4.1爆破设计控制措施

(1)尽可能的多分段并适当延长微差间隔时间[4]。

(2)加强炮孔填塞质量的控制,填塞长度应大于最小抵抗线并较之正常条件作适当加长。

(3)根据岩石的性质本工程炸药单耗取值在0.4~0.45kg/m3之间。

(4)本工程尽可能使用小孔径钻孔,考虑到施工进度影响可采用76mm钻孔孔径。

(5)尽可能使最小抵抗线方向避开重点保护对象,指向开阔区。

4.2人员素质控制措施

(1)所有进场人员均需参加质量、安全培训。

(2)涉爆人员除了取得相应的上岗证外,还必须参加当地公安部门组织的培训、考试并取得上岗证。

(3)施工前明确工作内容、施工重点、施工中存在的危险源和防范措施。

4.3现场施工作业控制措施

(1)布孔前详细测量爆体尺寸。

(2)严格执行钻孔测量验收程序。

(3)按照设计表对每个孔发放雷管和炸药,质检员全程跟踪检查。

(4)加强炮口散石的清理、起爆网络连接的检查,确保按照爆破设计表进行施工。

(5)施工过程出现的大块,尽量使用机械解小,有利于爆破飞石的控制。

4.4其他控制措施

4.4.1全炮区覆盖

全炮区采用一层橡胶垫和一层钢丝网覆盖后压沙袋(严禁沙袋中夹杂石块)的方法进行覆盖,覆盖超出爆区边缘50cm。

4.4.2安全防护架

为了防止个别炮次出现的爆破飞石对正在运行的1、2号机组造成损坏,在爆破区域东侧搭设防护架,在架体5.5m以下部位挂设一层竹排,上部挂设3层铁丝网(网格为7cm×7cm)。

5 结论

通过在爆破安全管理中,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爆破安全的因素予以准确的识别,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有害效应的产生,降低了潜在有害效应对施工现场内人员、机械设备、建筑物的影响。

[1]汪旭光.爆破设计与施工[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

[2]郭 涛,谢全民,刘 强,范 磊,沈 蔚.运行核电设施在爆破振动激励下新安全标准探讨[J].振动与冲击,2015,34(2):20~24.

[3]邓 雪,李家铭,曾浩健,陈俊羊,赵俊峰.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42(7):93~100.

[4]韩文红,徐全军,温尊礼,姜 楠,李志龙.核电站扩建工程基坑开挖爆破振动安全控制[J].探矿工程,2011,38(6):70~72.

薛永利(1982-),男,工程师,本科,任项目经理,主要从事土石方爆破工程施工及管理工作。

TL372

A

2095-2066(2016)19-0126-02

2016-6-20

猜你喜欢
田湾飞石核电站
田湾核电站运行阶段质量保证分级管理
田湾核电站运行阶段质量保证分级管理
如果离我不远的核电站出现泄漏该怎么办
装配式轻型棚洞的应用
田湾核电7、8号机组首台预引入设备顺利就位
田湾核电6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浅析泥夹石地形爆破飞石发生原因
核电站护卫队
深孔爆破飞石产生的机理计算及控制措施
核电站的“神经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