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效益探讨

2016-08-12 05:42中航长沙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0
低碳世界 2016年19期
关键词:增量生命周期效益

肖 炜(中航长沙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基于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效益探讨

肖炜(中航长沙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0)

绿色建筑成本效益主要是在全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建立的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技术效益与增量成本模型,然后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与效益分析,有利于绿色节能建筑的推广与应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绿色建筑及其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分析,其次对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效益及增量成本模型的构建进行了一定的阐述,以供参考。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建筑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建筑业资源消耗日益严重,并且带来了严峻的环境污染,阻碍了社会的持续发展。为了有效应对环境污染,促进我国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落实,应积极引入绿色节能建筑理念,但由于绿色建筑成本严重阻碍绿色建筑的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做好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分析工作。

2 绿色建筑及其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分析

2.1绿色建筑概念

绿色建筑中的绿色是一种概念或是象征,主要是指建筑对环境不会产生危害,能够在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与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共有六类指标,由高到低划分为三星、二星和一星。

此外,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相对合理,应尽量减少合成材料的使用,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从而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与环境。绿色建筑主要是以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充分利用天热条件与人工途径的基础上,创造良好的、良好的居住环境,尽量控制与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与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2.2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2.2.1决策设计成本

决策设计成本包括决策与设计两方面的成本,其中,决策成本主要包括策划项目、调查市场、收集信息、可行性研究、优选方案、筹措资金等决策阶段所花费的费用,并且还涉及重大方案、管理、研究试验等在设计阶段所耗费的成本。投资决算阶段成本控制是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的基础,直接关联着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建设项目一旦通过决策,设计就成为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关键。

根据相关统计结果可知,设计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已远远超过80%,将直接影响项目投资,科学的设计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大约10%的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因此,在项目决策设计阶段,应加强设计阶段的管控力度,强化其对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影响,并且还要优化设计方案,减少设计变更,将工作重点转移至建设前期阶段,以更加有效的控制绿色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

2.2.2施工建设成本

所谓施工建设成本,主要是指在绿色建筑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购置费、管理费用以及各种税费等。施工建造阶段的政策变化、材料价格和市场供需变化直接影响着整个绿色建筑的全周期成本,而整体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也直接影响绿色建筑项目在后续使用、维护以及拆除方面的项目成本。

2.2.3使用维护成本

使用维护成本是指绿色建筑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相比于传统建筑,绿色建筑具备使用期限持续时间长、使用维护成本更低优势。在绿色建筑较长的使用阶段,业主、物业管理等部门需付出人力、能源和维修保养等方面的成本,由于维护时间较长,此阶段支付成本在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2.2.4回收报废成本

所谓回收报废成本,主要是指绿色建筑使用已经达到其耐用期限之后,要对其进行回收报废,此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即为其回收报废成本。依据不同的回收方式,回收报废成本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对环境和生态所产生的影响也会大不相同,绿色建筑的报废与回收成本、建筑材料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

2.3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效益分析

2.3.1经济效益

所谓经济效益,即为通过综合考虑绿色建筑能耗情况的基础上,对比计算其与传统建筑的能耗差,也可称为绿色建筑的节能量,具体体现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方面,具体计算方法为根据当地能源的实际价格推算出节约能源的经济效益,然后依据相关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对其进行经济性分析。

2.3.2环境效益

所谓环境效益,通常包含室内环境效益与室外环境效益。其中,装饰材料与室内设施产生的污染对室内环境的影响是最大的,绿色建筑由于其在材料选择方面更加重视环境保护,所以其所带来的环境效益比传统建筑更加显著。关于绿色建筑室外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①绿色建筑因节约烧煤,减少了污染气体的排放和酸雨的侵害,而对大气产生的环保效益。②减少了在建设过程中或建筑物拆除时制造的建筑垃圾而形成的垃圾减少的效益。

2.3.3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不仅包括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提高的居住舒适度的微观效益,还涉及由于社区形象与精神风貌的改变而带来的主观区域效益和宏观社会效益。其中,对于微观效益,主要表现为绿色建筑强调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活动空间。对于宏观效益,主要体现在绿色建筑加强了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消费理念。

3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效益及增量成本模型构建

3.1绿色建筑节能技术

通常情况下,建筑围护结构主要由包围空间或是隔开室内与室外的结构材料与表面装饰材料构成,一般包括墙、门、窗与地面。围护结构需要平衡建筑的通风与日照需求,提供适应于建筑所在地点气候特征的热湿保护,这就需要做好以下工作:①根据不同气候地区特征,采取相应的保温隔热措施,寒冷与严寒地区的墙体主要考虑冬季保温的技术要求。②门、窗和开口::综合考虑照明、通风、供热等因素,确定门、窗和通风口的位置以及大小。夏天加装遮阳设施,减少太阳直射;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的玻璃。③热效率:考虑建筑围护结构的反射率,防止湿气在围护结构内聚集,在建筑外部采用太阳辐射控制以减少太阳得热。④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主要从外墙节能技术、门窗节能技术及屋顶节能技术方面进行节能。⑤热工参数优化设计节能技术:所谓建筑物热工参数,即为建筑物制冷与供暖过程中涉及的工作参数,主要包括建筑物室外的热工参数、建筑物本体的热工参数、建筑物室内的热工参数。在热工参数优化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新风量,确保舒适健康、经济环保、节约能源间的平衡,以实现建筑节能目的。

3.2增量成本综合效益模型的构建

参考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以及国际上成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综合考虑我国国情,严格遵循绿色建筑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目标与理念,以及繁简适度、全生命周期、可计量性原则,是构建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综合效益模型的基本要求。同时,对于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效益的分析,需要对按照年度发生的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以及非年度周期发生的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进行充分的考虑,然后在采用净现值法将不同时间产生的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项目合并计算。由于时间价值因素的存在,在计算过程中,需要确定合理的折现率(r)和研究周期(T)。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效益构成如图1所示。此外,对于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效益,主要体现在综合效益净现值的增量成本比两个指标上,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SE——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效益(元);

NPVs增量效益——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增量效益现值(元);

NPVLCC——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增量成本现值(元);

CE——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增量成本效益比;

LCC——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增量成本(元)。

如果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增量成本效益比CE〉1、SW〉0,表示该绿色建筑项目在经过各方面的综合考虑之后,经济上具有可行性,反之,经济上不可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绿色建筑成本效益分析中,应当充分利用节能环保技术,大力推广与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对绿色建筑成本与效益分析,构建绿色建筑经济效益评价框架及其指标评价体系。此外,还应改变当前绿色建筑投资额大、回收期长且收益率低的现状,解决其资金匮乏的难题,实现绿色建筑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目标。

图1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效益构成

[1]赵 华,张 峰,高立新,等.绿色建筑部品全生命周期成本与效益评价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2011(40):97~99.

[2]赖 笑,王 锋.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技术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实证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2):78~80.

[3]曹 申,董 聪.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价[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6):843~847.

肖 炜(1980-),男,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TU201.5

A

2095-2066(2016)19-0197-02

2016-6-22

猜你喜欢
增量生命周期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导弹增量式自适应容错控制系统设计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价增量减”型应用题点拨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