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史学下的史学批评

2016-08-15 15:26陈忠正
人间 2016年22期
关键词:河南师范大学史家史学

陈忠正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公众史学下的史学批评

陈忠正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史学批评是促进史学研究规范化的主要手段之一,公众史学批评是在公众史学发展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公众史学批评参与者的公众性、透明性、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公众史学批评下的史学批评机,不在仅限学术范围内,而是强调人人参与的公众性。

公众史学;史学批评;公众史学批评

一、史学批评和史学评论

我国史学批评意识发展的比较早,这种意识所引发的史学批评只是简单的史学评论,如孔子的“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孟子的“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这些都是简单的史学评论。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是由史学评论构成,直到唐代刘知几《史通》的出现才有了一部较为系统的史学批评理论著作。史学批评是史学字我审视和总结,是对史学实践活动及其理论形态的反思和认识。①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史学批评这种史学实践活动包括“批”和“评”。“批”主要是侧重“批判”,“评”侧重于“评论”。无论“批”或“评”都有高有底,有浅有深,有片面有全面。

史学评论是一般的较为浅显的史学批评,大多针对史事和历史人物进行的是评论“历史”。史学批评是在史学评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选择的吸收所的出的特殊的史学批评。今人所谓史学批评,属学术史内容,意指对某一门学科、学问的学术评判与学术批评,与评论史书的史学评论在内容上更为相近,因为评论史书势必进一步扩展为评论“史学”。②“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是“岂不谬哉”《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的评论,这种史学评论只是针对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的一种简单的评价,同时也是走向系统史学批评的一种必然的道路。

二、公众史学下的史学批评

史学批评的主体发生了转变,我国传统史学批评大多是由史家或具有一定史学修养文人所进行的,其主要的表达方式是通过著书或者文章之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仅限制了相互之间的交流而且还容易形成门户之见,极大地束缚了史学批评的发展。在新媒体时代史学发展出现的新的趋势,公众史学兴起并迅速得到历史知识接受者的认可。在接受公众史学的同时,公众会做出和自己历史观相应的史学评论。

公众史学下的史学批评,其活动的主体主要是对历史感兴趣的大众,他们的史学批评主要是以史学评论为主。在新媒体时代下,公众的史学活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很少受到学界固有的思考模式的束缚,是评论者内心真是的感受。其评论的篇幅较小,甚至只有一句话或简单的一个词。由于公众史学下史学批评的主体缺乏专业的史学修养,在史学实践过程中缺乏全面的考虑,对史学客体的评价德过程中都是站在主观的立场进行评价,往往是片面极端的。

公众在对物化了的史学作品的评价,使得公众史家能够即时了解评论者的观点和看法并给与相应的交流和互动。新媒体的出现为公众参与史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平台,如网络通信、电视、手机等新兴的交流平台,新媒介的出新具有传统史学批评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④它们具有门槛低、更加自由,更加便捷,不局限于时间的地点,使得公众对史学的实践活动有了更加广泛的平台。宽松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史学批评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公众的言论自由程度的到了进一步提到,影响范围也不断扩大。

三、公众史学下史学批评的主要作用

史学批评作为史学自我审视和总结具有主体性与当代性的特点。史学批评的作用一方面体现为史学理论的建设与发展,促进史学理论在实践运用中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另一方面则起到沟通史学与社会之间的中介与桥梁的作用。

史学批评具有双向性,对史学批评者和被批评者之间都具有巨大的作用,这就使得公众史家在利用史学批评进行自身完善的时候,还应该通过史学批评来关注公众的历史观。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的,公众是检验史学作品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的主要参与者。史学批评作为公众表达其思想的主要方式,公众史学批评大部分是以一种简单的了的形式出现的,公众史家只有不断关注公众的史学批评,才能弥补其史学作品的不足,并最终为社会服务。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公众史学的的迅速发展。公众史学的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许多问题。史学批评作为史学自我审视和总结在公众史学发展的条件下相应的有着新的变化,并对公众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起着一定的规避作用作用。通过史学批评的反向作用能够促进公众正确历史观的形成。

建立良性的史学批评的平台由专家为导向,公众为基础的史学批评交流的平台。是公众史学批评走向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职业史家在史学批评时应该起到引导作用,职业史家与生俱来的严肃性,对历史真相的了解更加接近真实,使得其在对史学作品批评时相对于普通受众具有着一定的公正性。对于史学批评是应该起着引导作用的。公众是历史知识的接受者,是公众史学作品最终的检验者。公众的态度对公众史学作品的命运起着决定的作用。鼓励公众对公众史学作品进行批评,全民监督。服务对象的转变,由以少部分人为服务对象,到走向公众领域。以职业史家为向导,在公众史学的发展之中,有意识的对公众史学的参与者和服务对象进行引导。

以职业史学为主导,公众积极参与的公众史学批评机制,不仅能调动公众对于史学批评的积极性,更能使得其在史学批评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加。公众史学作品在传播的过程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批评,从而使公众史家在史学创作的过程中更加严谨,不断促进公众史家公众史学道德的不断确立,最终促进公众史学的良性发展。

史学批评作为史学的学科建设的一部分,在任何时期史学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是不应该忽视的。在当下公众史学兴起,史学与公众的交流不断增强,其对史学的促进和完善作用更加突出。

注释:

①白云.史学批评与史学发展[J].学术论坛,2000,(第2期).

②张越.史学批评与史学发展(笔谈,六篇):史学批评与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学科的关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第6期).

③王记录.史家修养在史学批评中的作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第6期).

④陈新.“公众史学”理论基础与学科框架[J],学术月刊,2012(3)

A

1671-864X(2016)08-0065-01

陈忠正(1989),男,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4级

猜你喜欢
河南师范大学史家史学
劳动最光荣 史家胡同小学绘画作品展
裳作
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作品选登
身边雷锋
埃及编年史家杰巴尔提及其史学“三部曲”
重建“史家”眼光下的作家作品艺术分析维度
An Analysis of the Heroine in Cat in the Rain by Ernest Hemingway
《西方史学通史》第三卷“拜占庭史学”部分纠缪
“全能”爸爸
史学漫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