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卢氏县大阳沟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2016-08-15 07:43裴中朝任建德方怀斌吕宪河程国安
现代矿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片岩钼矿花岗岩

裴中朝 任建德 方怀斌 吕宪河 程国安

(1.河南省地质调查院;2.河南省金属矿产成矿地质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卢氏县大阳沟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裴中朝1.2任建德1方怀斌1吕宪河1程国安1

(1.河南省地质调查院;2.河南省金属矿产成矿地质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摘要基于1∶50 000官道口矿产地质调查和河南省卢氏县大阳沟矿区钼矿预查成果,分析了大阳沟钼矿地质特征,并对其矿床成因、找矿意义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①大阳沟钼矿及邻区找矿成果对比分析表明,燕山期为北秦岭多金属成矿带重要的钼钨矿成矿期;②大阳沟钼矿是与岩体有关的热液型矿床,可能为岩浆期后气化-热液期产物,矿体主要产于蟒岭岩体与宽坪岩群接触带(凸凹转折)部位,次为蟒岭岩体内部的断裂带或附近,矿体总体呈脉状产出,矿体产状主要受接触带及与岩浆活动有关的裂隙控制;③矿石自然类型为浸染状矿石、细脉浸染状矿石、网脉状矿石,花岗伟晶岩脉型钼矿石、石英脉型钼矿石为区内的主要矿石类型,石英脉型钼矿石、片岩型钼矿石的品位相对较高,其工业类型为脉状钼矿。上述分析对于北秦岭多金属成矿带内寻找同类型矿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意义成矿期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大阳沟钼矿位于豫陕交界附近、卢氏县城西南方向40km处的兰草—大阳沟—刘家沟一带,交通方便。矿区位置:东经110°37′41′′~110°44′05′′,北纬33°52′55′′~33°58′15′′。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板块(Ⅰ)南部、北秦岭构造带(Ⅰ2)、宽坪构造岩片内[1-2](图1)。钼、铜、铁、金、锑多金属矿化产于夜长坪—银家沟NE向构造带与近EW向构造带的交汇部位,为北秦岭多金属成矿带[3-11]、宽坪金红石萤石铁金成矿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秦岭多金属成矿带、宽坪金红石萤石铁金成矿亚带显示为地球物理化学异常区,区域重力调查结果显示:①黑沟—栾川断裂带以北及瓦穴子断裂以南均为NWW向的重力高值异常带[11];②该2条断裂之间为NWW向重力低值异常带,低值异常带的重力异常极小值达-144×10-5ms-2,大阳沟矿区位于该极小值附近,梯度值为3×10-5ms-2/km,东部官坡附近有一NE向次级重力异常叠加其上。1∶50 000地面高精度磁测结果显示蟒岭岩体表现为一系列明显的正磁异常,高磁异常场值达400nT以上,周围地层表现为负磁背景,南北两侧的梯级带表现为南陡北缓。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显示黑沟—栾川断裂带北侧为晋冀鲁豫地球化学分区,南侧为秦祁昆地球化学分区,大阳沟矿区属秦祁昆地球化学分区。据统计,秦祁昆地球化学分区内As、Sb、Bi、Cu、W、Nb、Co、Mo呈强富集、不均匀分布的特点,Mo具高背景、不均匀分布特征[12-16]。由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可知,宽坪岩群广东坪组、四岔口组与钨钼的矿化富集最为密切。区内圈出了1∶50 000水系沉积物W、Mo、Au、Cu、Pb、Zn、Ag等异常6处,中心为高温元素为主的异常,两侧依次出现Cu、Pb、Zn、Ag等中温元素为主的异常,最远端出现Au、Sb等低温元素为主的异常,大阳沟矿区即位于该异常分带的中心部位。

图1 河南省卢氏县大阳沟钼矿区域构造

区内主要出露中—新元古界宽坪岩群,下古生界二郎坪群、干江河组、月牙沟组、陶湾群,上古生界泥盆系粉笔沟组,中生界上三叠统五里川组[17]。区域地质特征研究表明,宽坪岩群片岩对钼矿的富集起着遮挡层的作用,其内的黑云石英片岩为区内重要的含钼层位;二郎坪群沉积-火山岩系为热水喷流型铁铜矿的赋存层位[18]。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NWW向深断裂(黑沟—栾川断裂、瓦穴子断裂)控制了火山岩浆的侵位。与之伴生的NW、NE、SN向断裂和节理的多期次活动及接触带构造为成矿物质的迁移富集提供了良好的容储空间,该类断裂和节理控制了岩浆岩和金属矿产的形成与分布[19-26]。其中NW、NE向断裂或节理与钼矿化关系密切,部分矿化直接赋存于断裂带内部,部分矿化则赋存于附近围岩的节理内。

区内岩浆岩由北至南主要有熊耳山构造岩浆岩带、官坡—云阳构造岩浆岩带(官坡—板山坪加里东期中—酸性花岗岩亚带、蟒岭—头道河燕山期花岗岩亚带)、太平镇—毛集构造岩浆岩带[11]。熊耳山构造岩浆岩带发育中—晚元古代中—酸性侵入岩亚带、印支期碱性岩亚带、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亚带,其中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亚带中岩体侵位于NW向与NE向断裂的复合部位,具NWW向呈带、NE向成行产出的特点,与钼钨多金属矿化关系十分密切;官坡—板山坪加里东期中—酸性花岗岩亚带主要有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岩等组成复杂的成分岩浆演化序列,与二郎坪群火山岩为同源岩浆演化产物;蟒岭—头道河燕山期花岗岩亚带[6-10,27-36]以蟒岭岩体为代表,由早至晚发育细—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含中斑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斑状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等。

区内岩体内部含大量花岗伟晶岩脉、花岗细晶岩脉,局部含石英脉,岩体普遍具萤石矿化,岩体与钼矿化关系密切。围绕蟒岭岩体发育规模较大的钼钨综合异常,具较强的钼矿化。太平镇—毛集构造岩浆岩带主要发育加里东期花岗伟晶岩脉群,岩脉顺层或截切围岩面理贯入,有花岗伟晶岩及白云母花岗伟晶岩2种岩石类型,该花岗伟晶岩脉群是铌钽矿的赋存岩石。区内火山岩赋存于中—新元古代宽坪岩群、中—新元古代峡河岩群、早古生代二郎坪群内。二郎坪群火山岩为一套富钠海相细碧-角斑岩系,属裂隙式喷发类型,铁、铜、金、硫矿化普遍,该类矿化常受特定火山喷发阶段制约,层控特征明显。

区内钼、铜、铁、金、锑多金属矿(化)点集中分布于夜长坪—银家沟NE向构造带与近EW向构造带的交汇部位,以中斑状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主的中—酸性侵入岩体内或岩体边部接触带及围岩中,主要矿点有洛南县桥沟铜矿、卢氏县小河口金矿、洛南县西沟铁矿、洛南县史家村铁铜矿、洛南县三条岭铁矿点、卢氏县兰草下水磨钼矿、卢氏县下水磨东钼矿、卢氏县庙沟钼矿、卢氏县刘家沟钼矿、卢氏县大树沟钼矿、卢氏县箭沟钼矿、卢氏县东葫芦沟铁矿、卢氏县西葫芦沟铜矿、卢氏县王疙瘩铜矿、卢氏县铁铜山铜矿、卢氏县三神庙铁矿、卢氏县洞沟锑矿、卢氏县南阳山锑矿、卢氏县南阳山钽铌矿、卢氏县焦沟锑矿、卢氏县七里沟锑矿、卢氏县七里沟铌钽矿、洛南县蟒岭沟锑矿等。钼、铜、铁、金、锑多金属矿(化)具有明显的成矿专属性:①钼矿,主要产于燕山早期中斑状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酸性岩中或岩体与宽坪岩群片岩接触带附近;②锑矿,集中产于朱夏断裂附近及其以南地区,受NWW向次级压扭性断裂及层间破碎带控制,中—新元古界峡河岩群为锑的预富集层位;③铁铜矿,主要产于二郎坪群细碧-角斑岩内,具层控特征;④金矿,主要分布于栾川断裂北侧次级断裂带构造角砾岩和石英脉中,背斜核部及断裂构造带为找矿的有利地段[37];⑤萤石矿,分布于燕山早期蟒岭岩体内,常沿NW向或近EW向断裂破碎带产出;⑥铌钽矿,均为花岗伟晶岩型,产于角闪岩相变质的峡河岩群内[38]。1∶50 000河南官道口地区矿产远景调查及河南省卢氏县大阳沟矿区钼矿预查资料综合分析表明,带内与岩浆岩有关的钼、铜、铁、金、锑多金属矿产具有巨大的找矿前景。

2 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夹持于黑沟—栾川断裂与瓦穴子断裂之间,构造活动强烈,岩浆作用较强,地层较简单,侵入岩分布区变质变形简单,地层分布区变质变形复杂。

2.1地层

矿区地层主要出露中—新元古界宽坪岩群,主要分布于矿区外围,少量呈极不规则状残留顶盖分布于岩体内部,岩性为绿片岩、二云石英片岩、黑云石英片岩、黑云斜长浅粒岩,局部夹石英白云石大理岩、透闪石大理岩,局部含石榴石及少量黄铁矿颗粒,原岩主要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碎屑岩、富镁碳酸盐岩,宽坪岩群总体显示为一套类复理石建造,其中的火山岩具大洋拉斑玄武岩特征,可能形成于扩张小洋盆与裂谷环境,峰质变质达低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该地层为钼矿的赋存层位,区域地质研究表明,该群片岩对钼矿的富集具有遮挡层的作用。

2.2岩浆岩

大阳沟矿区位于蟒岭—头道河燕山期花岗岩亚带西段,岩浆岩活动十分强烈,主要表现为侵入活动[30-45],火山活动较弱。矿区侵入岩主要为燕山早期侵入岩,少量印支期侵入岩。燕山早期侵入岩主要为蟒岭岩体,该岩体规模巨大,呈岩基状产出,矿区内东西长约9km,面积约50km2,侵入宽坪岩群,北部以黑沟断裂与陶湾群接触。矿区侵入岩岩体与围岩的侵入界线呈极度弯曲的港湾状,接触带附近的地层中常发育有花岗岩岩枝,部分地段具同化混染现象,岩体一般外倾,倾角40°~65°,可见8个侵入体,具有4期侵入活动,由早至晚岩性依次为细—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含中斑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斑状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经统计,该类岩体主要副矿物为磁铁矿、磷灰石、榍石、褐帘石、黄铁矿,次为钍石、萤石,副矿物组合类型属磁铁矿-磷灰石型。该类岩体岩石属钙碱性系列,铝指数(A/CNK)为0.98~1.14,局部地段出现的少量角闪石或白云母,总体属弱过铝类型,在硅-碱图上岩石显示为钙碱性,在莱特的岩石碱性程度判别图上显示为碱性岩,在w(K2O)-w(SiO2)图解上位于高钾区,显示为高钾类型[12-16,39-40]。岩石微量元素含量显示,该类岩体具有高Hf、Mo,低Zr、Ta、Li、Sc、Cr、Co、Ni的特点,其中Hf含量为花岗岩维氏值的5倍,Mo含量最高可达花岗岩维氏值的2.3倍。与我国形成钼、钨矿的花岗岩相比(w(Mo) (10~130)×10-6、w(W) (3~1 340)×10-6)[29],矿区蟒岭岩体的钼、钨含量偏低。岩体与围岩接触处局部发生同化混染作用,表现形式有2种:①花岗岩同化片岩使得花岗岩内的黑云母增多并保留定向排列,从而构成片麻状花岗岩外貌;②片岩受到接触热变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使得长英质成分增多或内部被花岗岩脉强烈穿插,表现出条带状混合岩外貌,在ZK302#钻孔内,可见该类条带状混合质片岩内伴有强烈钼矿化。

蟒岭岩体具有S型、I型花岗岩的双重特征,具有壳幔混合的特征,岩浆的壳幔混合来源[41,46]也是大阳沟钼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总体特征与富钾的钾长石斑状钙碱性花岗岩相当,其形成与燕山期陆内俯冲有关。黑云母K-Ar年龄为121~182Ma,多集中于147~182Ma,锆石U-Pb年龄为188Ma,为燕山早期。罗铭玖[29]研究认为,我国形成钼、钨矿的花岗岩体为壳幔质重熔型花岗岩类,以酸度高、富碱、富钾为特征,成矿岩体含F较高,w(SiO2)72%~77%,w(K2O+Na2O)大于7%,w(K2O)/w(Na2O)多数大于1.1,w(F)(500~2 400)×10-6,里特曼指数为1.8~3.3,均属钙碱性系列岩类。矿区蟒岭岩体与罗铭玖[29]总结的与钨有关的花岗岩体的岩石化学特征一致。蟒岭岩体与钼钨矿化关系密切,为钼钨的矿源岩,该岩体第1次侵入的中—细粒花岗岩,局部褐铁矿化、钾化较强,地表土壤内发育钼异常,已发现一个钼矿化点,第2次侵入的含中斑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内部已发现2个钼矿点,第3次侵入的中斑状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内部已发现3个钼矿点,其中在与宽坪岩群接触带处钼矿化更加明显。岩体内部的断裂发育处常伴有萤石矿化,萤石矿的分布均局限于岩体内部及其近旁,岩体对萤石矿产的控制作用明显。岩体含稀土元素的副矿物(褐帘石、钍石)普遍存在,Hf含量为花岗岩维氏值的5倍,可能形成稀散元素矿产。蟒岭岩体内部及岩体附近的宽坪岩群内发育大量的花岗伟晶岩脉、石英脉,岩脉主要沿节理及断层侵位,岩脉主要为NWW、NW、NE向等。花岗伟晶岩脉与蟒岭岩体成分上具有明显的继承性,为同源岩浆演化产物,为岩浆演化末期形成的继承性脉岩,具有强烈的钼矿化,为区内最重要的含钼层位,其中NE向岩脉与矿化最为密切,次为NW向岩脉。矿区火山岩主要发育于宽坪岩群广东坪岩组中,呈带状展布,一般厚约89m,岩性为斜长角闪片岩、绿泥钠长片岩,原岩为一套以熔岩为主的基性火山岩组合,形成于扩展小洋盆或裂谷环境,形成时代为1 142~986Ma[47]。

2.3变质作用

矿区变质作用主要为区域变质作用、气-液变质作用(围岩蚀变)、接触变质作用等。气-液变质作用(围岩蚀变)表现较强烈,主要与断裂和岩体侵入有关。与断裂有关的蚀变主要为绿泥石化、硅化、绿帘石化、高岭土化、褐铁矿化,其中绿泥石化表现强烈,常伴生有钼矿化,其中硅化主要呈密集的石英细脉形式产出,伴有钼矿化。与岩体侵入有关的蚀变分布于接触带附近的片岩、花岗岩内,主要为硅化、绿泥石化、钾化、褐铁矿化,局部见透闪石化、透辉石化。硅化主要发育于岩体与宽坪岩群片岩的接触带附近,表现为斜切片理的石英细脉,含较多的辉钼矿(ZK301#钻孔),绿泥石化宽度达8m,内部伴有强烈的钼矿化。

2.4构造

矿区北部边缘为黑沟—栾川断裂带,矿区南部边缘为瓦穴子断裂带,中心地段多为一些小规模的浅表层次的脆性断裂,局部见有小型韧性剪切带。矿区内断裂主要为NWW、NW、NE、近SN向断裂,NWW向断裂与区域构造线一致,规模较大,具多期活动;NW向断裂主要为逆断层,延伸1~3km;NE向断裂多倾向NW,倾角约70°,个别规模较大,可达5km,以平推断层或逆断层为主;近SN向断裂为平推断层或逆平推断层,往往切割前3组断裂。矿区断裂常伴随较宽的蚀变岩带,带内常有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辉钼矿化。研究表明,断裂是岩浆及含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其中NW、NE向断裂与钼矿化关系密切,部分矿化直接赋存于断裂带内部,部分矿化则赋存于附近的围岩内。矿区内褶皱构造较发育,主要发育于岩体周围的宽坪岩群中,褶皱轴线与构造线一致,可见皮夹沟倒转背斜、箭干岭倒转向斜、箭沟倒转向斜、北湾倒转向斜、兰草—官坡北倒转背斜等5个背、向斜构造,主要形成于加里东期,多表现为同斜紧闭褶皱。沿该褶皱核部发育次级断裂,并充填有花岗伟晶岩脉和石英脉,具钼矿化和萤石矿化等。

3 矿区物化探特征

高精度地面磁测结果显示,矿区整体位于高磁异常区,可见明显的局部异常4处,该类局部异常分布于蟒岭岩体内部或岩体与周围地层的接触部位,可能与钼多金属矿有密切关系,是寻找斑岩型钼(钨)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

1∶10 000激电中梯剖面测量结果显示,矿区存在4条视极化率异常带,视极化率异常带呈NNE或EW向,视极化率2.348%~6.252%,异常带范围与岩体围岩接触带基本吻合,有多条钼矿脉产出,赋矿岩石为花岗伟晶岩脉、石英脉及岩脉周围的花岗岩、片岩等。

可控源测量结果显示,在3#激电中梯剖面上,在西部地下350m处和东部地下220m处发现了高阻体,电阻率最高值达2 723,4 096Ω·m,经ZK302#钻孔验证,高阻体处为隐伏岩体,并发现了6条钼矿(化)脉,钼矿(化)脉产于花岗岩与黑云石英片岩接触带附近的花岗伟晶岩脉、石英脉及接触带附近的花岗岩、片岩内。

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显示,矿区发育一个规模较大的、以W、Mo为主的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异常发育于蟒岭岩体东段,呈不规则三角形展布,面积约38km2,元素组合为W、Bi、Mo、Ta、Nb、Sn、Ag、Cd、Cu、Sb、Mn、Zn、Au,主要异常元素为W、Mo、Bi、Zn、Au。W异常面积36.25km2,平均值19.3×10-6,最高值31×10-6,位于蟒岭岩体东部,发育规模较大且形态完整的内、中、外三级浓度带,强度高,具9个较完整的异常浓集中心;Mo强度高,平均值9.268×10-6,最高值51×10-6,有6个明显的浓集中心,面积27.5km2。该综合异常高温元素(W、Mo、Bi)异常规模较大,Pb、Zn异常沿W、Mo、Bi异常的外围分布,异常围绕燕山期蟒岭岩体分布。从异常特征推断,矿区应有较大规模的斑岩型钼钨矿化存在,经路线调查,异常内圈定出了钼矿(化)体36条,其中工业矿体3条,低品位矿体2条,成因类型为与岩体有关的热液脉型。

1∶10 000土壤剖面测量结果显示,矿区内共圈定了单元素异常213个,其中Mo单元素异常25个(Ⅰ级异常1个、Ⅱ级异常5个),W单元素异常18个(Ⅰ级异常2个,Ⅱ级异常3个)。圈出各类土壤综合异常31个,其中以Mo为主要异常元素的综合异常11个(甲类2个,乙类6个),以W为主要异常元素的综合异常4个(甲类2个)。异常多分布于蟒岭岩体内部或岩体边部接触带上,异常元素套合好,W、Mo异常位于中心,Cu、Pb、Zn异常既可位于综合异常中心,又可位于综合异常外围。土壤综合异常与钼矿化关系密切,矿化体赋存的岩石主要为花岗伟晶岩脉、石英脉及岩脉周围的花岗岩。

4 矿床地质特征

4.1矿化类型及矿体特征

矿区矿化主要有2种类型,即产于蟒岭岩体与宽坪岩群接触带中的钼矿化和产于蟒岭岩体内部的断裂带或附近的钼矿化,前者钼矿化最为重要。矿体产状主要受接触带及与岩浆活动有关的裂隙控制。接触带的凸凹转折部位外及外接触带宽坪岩群片岩中的片理、面理为容矿构造,断裂和岩浆通道即为矿区的容矿构造,也为导矿构造。矿区钼矿化可见6种产出类型:①接触带大脉型,赋矿岩石为花岗伟晶岩脉、石英脉,脉厚约1m,辉钼矿呈细脉浸染状、浸染状产于岩脉内部,含矿岩脉既可产于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的花岗岩内,也可产于接触带附近的片岩内;②接触带网脉型,赋矿脉体为石英细脉、长英质细脉,脉厚1~5cm,多条密集分布组成脉带,一般多见于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的片岩内,脉体常与周围面理斜交,该类矿化岩石Mo含量较高;③接触带蚀变岩型,赋矿岩石为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的蚀变花岗岩,蚀变类型为绿泥石化、钾化,钼矿化呈细脉浸染状或浸染状产出;④接触带岩枝型,产于接触带附近的片岩内部的花岗岩枝中,钼矿化赋存于节理面及其周围,呈浸染状产出;⑤断裂带附近网脉型,钼矿化赋存于断裂带附近密集的石英细脉内,细脉厚5~30mm,间隔数厘米至十数厘米,组成脉带产出;⑥断裂带内蚀变岩型,与断裂引起的岩石碎裂、节理发育及绿泥石化有关。

经路线调查、地表槽探工程揭露及深部钻探工程验证,在矿区共发现了钼矿(化)段5处,编号分别为Ⅰ#、Ⅴ#、Ⅶ#、Ⅷ#、Ⅸ#(矿区内尚有5个萤石矿点,编号分别为Ⅱ#、Ⅲ#、Ⅳ#、Ⅵ#、Ⅺ#)。在Ⅰ#下水磨矿(化)段发现地表矿(化)体18条,隐伏钼矿(化)体13条(图2);在Ⅴ#庙沟钼矿(化)段发现地表矿(化)体3条;在Ⅶ#刘家沟钼矿(化)段发现地表矿(化)体1条;在Ⅷ#大树沟钼矿(化)段发现地表矿体1条;在Ⅸ#箭沟钼矿化段发现地表矿(化)体1条,该区的矿(化)体最小厚0.10m,最大厚2.58m,厚度小于1m的矿(化)体有23条,大于1m的矿(化)体有14条,从中共圈出具有工业意义的工业矿体3条、低品位矿体2条,矿体厚1.08~2.58m,可见矿区总体以薄层矿脉为主。

(1)下水磨矿段。该矿段出露燕山期中斑状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宽坪岩群四岔口岩组黑云石英片岩、大理岩残留顶盖。地层及岩体内部岩脉发育,主要为花岗伟晶岩脉、石英脉。该矿段钼矿化强烈,钼矿化总体产于岩体与片岩的接触带附近。地表共见矿(化)脉18条,呈雁行式排列,构成钼矿化带,矿脉长50~247m,厚0.1~2.58m,产状一般为300°~330°∠52°~80°,赋存岩石主要为花岗伟晶岩脉、石英脉及岩脉周围的花岗岩,矿脉间隔6~21m,品位0.031%~0.444%。其中I-4#、I-6#、I-7#、I-8#、I-14#矿脉达到了工业矿体要求,I-11#、I-15#矿脉的厚度及品位均达到了工业矿体要求,I-2#、I-17#矿脉为低品位矿体,I-18#矿脉为厚度大于1m的矿化脉,其余均为厚度小于1m的矿化脉。该矿段在岩体与宽坪岩群接触面附近发育明显的激电异常,且地表钼矿化强烈,土壤钼异常面积大、强度高,岩体与围岩接触处发育较宽的硅化带。本研究对3#勘探线的激电异常及可控源测量发现的视电阻率高阻体进行了深部钻探工程验证,先后施工的ZK301#、ZK302#,ZK301#钻孔见到9层钼矿化,ZK302#钻孔见到6层钼矿化,均产于花岗岩与黑云石英片岩接触带附近的花岗伟晶岩脉、石英脉及接触带附近的花岗岩、片岩内,在距接触面较远的黑云石英片岩中的网脉状石英脉内也见到浸染状辉钼矿化,矿(化)脉总体产状与周围片岩大体一致,一般厚0.2~2.2m,矿化体总厚度7.43~6.09m。

图2 下水磨一带矿脉分布

(2)庙沟钼矿(化)段。该矿(化)段出露蟒岭岩体中斑状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断裂发育,近EW走向,发育3层钼矿化,呈平行产出。①Ⅴ-1#矿化体,位于庙沟钼矿(化)段南部,产于褐铁矿化绢云母化花岗质碎粒岩内,矿化体厚0.62m,w(Mo)0.012%,产状170°∠58°;②Ⅴ-2#矿化体,位于庙沟钼矿(化)段中部,赋存于中斑状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内的石英细脉中,石英细脉厚1~2cm,间隔10~30cm,辉钼矿主要产于石英细脉内部,在细脉周围的花岗岩内也有少量浸染状分布的辉钼矿颗粒,该矿化体呈细脉组成的脉带形式产出,矿化体厚1.74m,w(Mo)0.017%,产状50°∠50°;③Ⅴ-3#矿体,位于庙沟钼矿(化)段北部,产于中斑状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内的石英细脉中,石英细脉较稀疏,具褐铁矿化,厚1~2cm,矿体呈细脉组成的脉带形式产出,产状15°∠50°,矿体厚2.77m,w(Mo)0.04%,为低品位矿体。围绕上述钼矿化,分布一系列的萤石矿化。

(3)刘家沟钼矿(化)段。该矿(化)段出露蟒岭岩体中斑状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该处断裂发育,近EW走向。断裂带旁侧的花岗岩内发育密集的黄铁矿化石英脉,石英脉厚薄不均(厚30~10cm),黄铁矿含量15%,粒径1mm,浸染状。该矿(化)段发育Ⅶ-1#矿脉,矿钼矿化赋存于石英脉内,少量赋存于绿泥石化花岗岩的裂隙内,矿化体厚1.63m,w(Mo)0.022%,矿化体长60m。该矿(化)段顶底板均为含石英脉花岗岩,不含Mo。在刘家沟南沟绿帘石化花岗岩内见较弱的钨钼矿化,厚1.2m,w(Mo)0.009%,w(WO3)0.013%,在南山脊绿泥石化碎裂花岗岩内发育一层较弱的钼矿化,厚0.8m,w(Mo)0.008%,w(WO3)0.006%。

(4)大树沟钼矿段。该矿段位于矿区东部大树沟村旁,发育Ⅷ-1#矿脉。该处为蟒岭岩体与宽坪岩群四岔口岩组黑云石英片岩的接触带,接触面外倾。岩体岩性为斑状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沿接触带的岩体发生了强烈的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绿帘石化、硅化,并有石英大脉产出,石英脉内部具强烈的黄铁矿化,黄铁矿含量约8%。该矿段蚀变带宽约8m,辉钼矿便产于接触带内侧的蚀变花岗岩带内或接触带附近的黄铁矿化石英大脉内,产于蚀变花岗岩、石英大脉内的钼矿化呈细脉-浸染状分布;产于石英大脉周围花岗岩中的钼矿化呈浸染状产出,辉钼矿片径1~3mm。Ⅷ-1#矿脉呈脉状展布,总体走向65°,向NWW陡倾,矿脉长115m,厚1.08m,局部可达3m,w(Mo)0.350%。

(5)箭沟钼矿(化)段。该矿(化)段位于矿区西部,兰草村西的箭沟一带,发育Ⅸ-1#矿脉。该处出露蟒岭岩体含中斑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南侧200m处为宽坪岩群广东坪岩组黑云石英片岩,岩体与围岩的接触面呈外倾状,南侧50m处有近EW向的断裂通过。矿化体附近花岗岩破碎,节理发育,绿泥石化强烈,钼矿化产于绿泥石化花岗岩的节理面上,呈细脉状产出,辉钼矿片径0.5mm,伴有较多的黄铁矿,矿化体厚0.32m,长约50m,w(Mo) 0.108%,顶底板均为同类型花岗岩,但不含Mo。

4.2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

矿石矿物组成较简单,矿石矿物主要为辉钼矿。石英脉型矿石的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次为黄铁矿、白云母、斜长石、钾长石;花岗伟晶岩型矿石的脉石矿物主要为钾长石、石英,次为黑云母、黄铁矿、绿帘石、绿泥石、磁铁矿、赤铁矿、黄铜矿等;蚀变岩型矿石的脉石矿物主要为长石、石英、绿泥石,次为黑云母、黄铁矿等,副矿物为磷灰石、榍石、锆石。矿石中辉钼矿含量0.5%~2%,局部聚集可达10%,多呈半自形片状、鳞片状,局部自形,片径0.05~4.6mm,有时聚集呈片状集合体,该矿物在网脉状矿石内含量最高,次为细脉浸染状矿石,在浸染状矿石内含量最低;黄铜矿偶见,含量可达0.3%~0.5%,多呈他形粒状、局部呈半自形粒状,粒径0.01~0.2mm,沿裂隙交代充填,零星分布,含量低,不具利用价值;黄铁矿在原生矿石中普遍存在,含量1%~5%,多星散分布,局部聚集呈集合体,自形—半自形粒状,粒径0.02~1.5mm,部分被赤铁矿交代,仅呈其假象,残余黄铁矿呈不规则孤岛状展布,局部以薄膜状附着于裂隙节理面上;磁铁矿局部见及,含量达1%,半自形粒状,粒径0.02~0.2mm,不均匀赤铁矿化,零散分布。

矿区矿石结构较简单,主要有半自形片状、鳞片状结构、碎裂结构、伟晶结构、花岗结构,其中,半自形片状、鳞片状结构为区内主要的矿石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浸染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团块状构造、网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为矿区最主要的矿石构造之一,辉钼矿、黄铁矿等金属矿物呈细脉状沿岩石的细窄裂隙分布,在脉体周围的主岩内,辉钼矿呈不均匀浸染状分布于脉石矿物构成的裂隙中,远离脉体,含量往往变低;团块状构造辉钼矿、黄铁矿聚集呈团块在岩石内不均匀分布,团块直径一般为5~10mm,大致呈不规则的球形,在花岗岩、伟晶岩、石英脉、片岩内均见及;网脉状构造多见于片岩内,少量见于花岗岩内,石英脉呈细脉状不规则充填于片岩内部或花岗岩内部,沿石英细脉呈稠浸状分布有辉钼矿颗粒。

4.3矿石化学成分

大阳沟矿区矿石化学成分(表1)以富SiO2、Al2O3、K2O、FeO为特征,次为Fe2O3、MgO、CaO、Na2O等,含少量TiO2、MnO、P2O5。与周围寄主的花岗岩相比,矿石中TFe、K2O含量较高,反映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黄铁矿化、钾化,部分矿石中CaO、CO2含量高于周围花岗岩,显示局部伴生有碳酸盐化,FeO含量远大于Fe2O3,氧化率(w(FeO)/ w(FeO)+w(Fe2O3))平均0.72,明显高于侵入岩平均值(0.59),反映出矿区矿石氧化程度不高。

表1 矿石主要化学成分

4.4矿石微量元素特征

矿石微量元素含量(表2)与地壳平均值相比,具有高W、Rb、Ba、Hf、Cs、Th,低Cr、Co、Ni、Sc、V、Zr、Sr、Ta的特点,Li、Nb、Be、U、Sn含量与地壳平均值相当,矿体中W、Ba、Rb、Hf、Cs、Th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地壳丰度值的7,2.95,3.06,2.07,2.29,2.41倍。

4.5矿石有用组分

矿区37条矿(化)体中,w(Mo)最低0.007%,最高0.444%,其中品位为0.007%~0.014%的矿(化)体共11条,品位为0.015%~0.029%的矿(化)体有5条,品位为0.03%~0.059%的矿(化)体有6条,品位为0.06%~0.19%的矿(化)体有5条,品位大于0.2%的矿(化)体有4条。矿区圈出的5条工业矿体中,w(Mo)最低0.043%,最高0.350%,品位变化系数78%,总体属品位变化均匀型,其中品位为0.06%~0.19%的矿体占63%,品位为0.03%~0.059%的矿体占25%,品位大于0.2%的矿体仅占12%。矿区工业矿体w(Mo)平均0.128%,低品位矿体w(Mo)平均0.050%,与中国钼矿床的Mo平均含量相比,该矿区的工业矿体相对较富。

表2 矿区矿石微量元素含量

4.6矿石类型

矿区内的矿石自然类型按构造可分为浸染状矿石、细脉浸染状矿石、网脉状矿石;按赋矿岩石种类可划分为花岗伟晶岩脉型钼矿石、石英脉型钼矿石、蚀变花岗岩型钼矿石、片岩型钼矿石。花岗伟晶岩脉型钼矿石、石英脉型钼矿石为区内的主要矿石类型。石英脉型钼矿石、片岩型钼矿石的品位相对较高。花岗伟晶岩脉型钼矿石产于Ⅰ-11#、Ⅰ-17#矿体内,石英脉型钼矿石产于Ⅰ-11#、Ⅷ-1#矿体内,蚀变花岗岩型钼矿石产于Ⅰ-11#矿体上部及Ⅷ-1#矿体的局部地段,片岩型钼矿石产于隐伏10#矿脉。矿区内矿体氧化带深度不大,矿石的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富含黄铁矿,有用组分仅为Mo,矿石工业类型为原生富硫化物辉钼矿矿石。

4.7围岩蚀变

矿区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硅化、钾化与钼矿化关系密切,只要岩石表面有褐色斑点或斑块,一般都有钼矿化产出,片岩内只要有斜切片理的硅化石英细脉存在,一般都有钼矿化产出。

5 矿床成因

矿区内矿体大部分产于蟒岭岩体中—细粒花岗岩、含中斑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中斑状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宽坪岩群黑云石英片岩的接触带上,是矿区最重要的钼矿化类型。部分钼矿体产于蟒岭岩体内部的断裂、节理中或附近。钼矿体既可产于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的花岗岩内,也可产于接触带附近的片岩内,赋矿岩石主要为花岗伟晶岩脉、石英脉[48]、长英质脉及蚀变花岗岩、花岗岩枝和黑云石英片岩等。矿体产出类型有接触带大脉型、接触带网脉型、接触带蚀变岩型、接触带岩枝型、断裂带附近网脉型及断裂带内蚀变岩型等。花岗伟晶岩脉、石英细脉、长英质细脉及黑云石英片岩内的花岗岩枝多呈雁行式排列,构成钼矿化带,部分构成网脉状钼矿化带,其中,接触带网脉型矿体Mo含量较高。矿区矿石氧化程度不高,氧化深度较浅,近地表0~1m主要为氧化矿石,地表0.1~1.5m主要为混合矿石,距地表1.5m以下,则迅速变为原生矿石。

矿区内未发现典型的斑岩侵入体,也未见典型的矽卡岩岩石。大阳沟钼矿既不同于南泥湖等斑岩型钼矿床[49-58](但部分已表现出斑岩型矿床的某些特点),也不同于河南卢氏夜长坪等矽卡岩型钼矿床[59-63]。大阳沟钼矿体主要产于接触带附近的各种裂隙及岩体内部的断裂带附近,少量产于接触带附近的蚀变花岗岩内或片岩内的网状石英脉内,矿体主要呈一至数米的含矿脉体形式产出或呈细脉状矿石组成的脉带形式产出,少量矿体完全围绕接触带产出。矿体产状主要受接触带及与岩浆活动有关的裂隙控制。接触带的凸凹转折部位外及外接触带宽坪岩群片岩中的片理、面理为容矿构造,断裂和岩浆通道为导矿构造,也为矿区的容矿构造。大阳沟钼矿床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燕山期岩浆活动不仅为区内矿化提供了热动力,同时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来源,成因类型应属与岩体有关的岩浆-热液型,可能为岩浆期后气化-热液期产物,矿床工业类型主要属脉型钼矿床[7]。

6 找矿意义

(1)经初步调查,明确了大阳沟矿区钼矿的总体矿化富集规律。该矿区的钼矿化主要由蟒岭岩体与宽坪岩群接触带控制,次为蟒岭岩体内部的断裂带控制。区内的钼矿化大部分产于岩体与围岩接触带附近,说明接触带对矿液有遮挡作用,接触带的凸凹转折部位应为成矿的最有利部位,尤其处于燕山期岩体与中—新元古界宽坪岩群残留顶盖接触带部位,接触面呈港湾状平缓倾斜,发育水系沉积物钼异常及土壤钼铜铅异常。钼异常面积大,强度高,沿接触带有强烈的钼矿化及视极化率异常显示,沿岩体与宽坪岩群残留顶盖之间的接触带应有更大规模的钼矿床产出。矿区内的部分钼矿化产于岩体内部的断裂带内或附近,与断裂形成的裂隙、蚀变及石英细脉有关,尤其NWW、NE向断裂与钼矿化关系密切,断裂和节理为含矿花岗伟晶岩脉-含矿石英脉-含矿长英质脉的上升通道及就位场所,也为矿区的容矿构造。NE、NW向的岩脉常为钼矿的直接赋矿岩石,其地层-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四位一体的叠加成矿效应明显。上述分析成果对华北板块南部—北秦岭构造带中北秦岭多金属成矿带钼矿的找矿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大阳沟钼矿与卢氏钼钨矿集区、栾川钼钨铅锌银矿集区中的钼矿具有相似的成矿条件和找矿远景。大阳沟钼矿与邻区夜长坪钼钨矿床、南泥湖—三道庄钼钨矿床共同佐证了北秦岭多金属成矿带中钼矿带的存在。侵入岩时代对钼矿成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钼矿均与燕山早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大阳沟矿区所有的钼矿化均产于燕山期早期莽岭岩体内部或与周围地层的接触带附近,说明燕山早期为北秦岭多金属成矿带钼矿的重要成矿时期。

(3)侵入岩的类型对钼矿成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我国成钼钨矿花岗岩体为壳幔质重熔型花岗岩类,以酸度高、富碱、富钾为特征,成矿岩体含F较高,w(SiO2)72%~77% ,w(K2O+Na2O)多大于7%,w(K2O)/w(Na2O)值多数大于1.1,w(F)(500~2 400)×10-6,里特曼指数为1.8~3.3,均属钙碱性系列岩类[29]。蟒岭岩体亦具有上述特征, w(SiO2)72.57%~73.30%,w(K2O+Na2O)8.05%~8.54%,w(K2O)/w(Na2O)1.19~1.31,F含量较高,岩体整体普遍具萤石矿化。蟒岭岩体与钼钨矿化关系密切,为钼钨的矿源岩,该岩体早期侵入的中—细粒花岗岩,局部褐铁矿化、钾化较强,地表土壤内发育钼异常,已发现一个钼矿化点;早—中期侵入的含中斑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内部已发现2个钼矿点;中—晚期侵入的中斑状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内部已发现3个钼矿点,其中在与宽坪岩群接触带处钼矿化更加明显。

(4)岩体的规模、形态及侵入深度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明显。岩体的规模对形成斑岩型矿床有较大影响,规模小的岩体常为控矿岩体,如夜长坪岩体、银家沟岩体,而规模巨大的岩基矿化则往往不佳[64];岩体形态愈复杂,矿化愈好,富矿体往往富集于接触带及其产状变化处;岩体的侵入深度对矿化也有影响,浅成—中浅成相的岩体一般都具有较好的矿化,而深成相往往矿化不佳。近年来,已在(含斑)中(粗)粒花岗岩内发现了很好的钼矿化,如栾川的合峪岩体。在矿区除寻找小型斑岩体外,对蟒岭主岩体的成矿性应有足够的重视。

(5)初步了解了大阳沟矿区矿体的地质特征,通过探槽和钻探工程,圈定出了钼矿(化)体36条,其中工业矿体3条,w(Mo)0.097%~0.350%,平均0.131%;低品位矿体2条,w(Mo)0.043%~0.056%,平均0.049%。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与岩体有关的热液型矿床,矿床的工业类型主体属脉型钼矿。该矿床主矿体厚度及品位变化较小,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较好,有一定的开采价值。

(6)通过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指明了下一步找矿方向,提出了西部下水磨潜力区、中部刘家沟潜力区、东部大树沟潜力区等3处,为进一步工作价值的重点找矿潜力区,大南沟、穴根、大箭沟、大北沟等4处为一般找矿潜力区。矿区找矿方向为与晚期岩体有关的接触带型钼矿床或斑岩型钼钨矿床,找矿重点部位为岩体与围岩接触带的凸凹转折部位。

参考文献

[1]张国伟,张本仁,袁学诚,等.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楚新春,潘毅昌,王凤枝,等.河南省地质矿产志[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2.

[3]燕长海.东秦岭铅锌银成矿系统内部结构[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4]燕长海,刘国印,彭翼,等.豫西南地区铅锌银成矿规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5]肖中军,孙卫志.河南卢氏夜长坪钼钨矿床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7,30(2):141-148.

[6]李俊健.华北陆块主要成矿区带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7]彭翼,何玉良.河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河南省区域成矿规律[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5.

[8]罗铭玖,黎世美,卢欣祥,等.河南省主要矿产的成矿作用及矿床成矿系列[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9]李云,王文娟,郭锐,等.河南省钼矿床赋存特征[J].中国钼业,2007,31(3):10-13.

[10]李永峰,毛景文,胡华斌,等.东秦岭钼矿类型、特征、成矿时代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J].矿床地质,2005,24(3):292-304.

[11]河南省地质矿产局.河南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12]张本仁,高山,张宏飞,等.秦岭造山带地球化学[M].北京:地球科学出版社,2002.

[13]陈骏,王鹤年.地球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4]尚永宽.河南铜地球化学及成型铜矿有利区初探[J].河南地质,1995(4):248-252.

[15]张本仁,骆庭川,高山,等.秦巴岩石圈构造及成矿规律地球化学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

[16]赵荣军.河南卢氏县杜关地区地球化学异常及找矿效果[J].物探与化探,2001(6):447-452.

[17]河南省地质矿产厅.河南省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18]燕长海.东秦岭二郎平群铜多金属成矿规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19]王志光.华北地块南缘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

[20]陈文明,党泽发.论中国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的形成与地壳演化的关系[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9(3):214-225.

[21]王平安.秦岭造山带区域矿床成矿系列、构造-成矿旋回与演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22]邓晋福.岩石成因、构造环境与成矿作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23]叶天竺,张智勇,肖庆辉,等.成矿地质背景研究技术要求[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24]朱广彬,刘国范,姚新年,等.东秦岭铅锌银金钼多金属成矿带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5,27(1):44-52.

[25]裴荣富,翟裕生,张本仁.深部构造作用与成矿[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26]毛景文,叶会寿,王瑞廷,等.东秦岭钼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模型及其找矿评价[J].地质通报,2009,28(1):72-79.

[27]宁奇生,李永森,刘兰笙,等.中国斑岩铜(钼)矿的主要特征及分布规律[J].地质论评,2012(2):36-46.

[28]芮宗瑶.中国斑岩铜(钼)矿床[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29]罗铭玖.中国钼矿床[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0]卢欣祥.秦岭花岗岩大地构造图[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9.

[31]卢欣祥,于在平,冯有利,等.东秦岭深源浅成型花岗岩的成矿作用及地质构造背景[J].矿床地质,2002,21(2):168-178.

[32]毛景文,谢桂青,张作衡,等.中国北方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期次及其动力学背景[J].岩石学报,2005,21(1):11-18.

[33]李先梓,严陈,卢欣祥.秦岭大别山花岗岩[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34]卢欣祥.秦岭造山带花岗岩与构造演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5]庞振山,杜杨松,燕建设,等.河面省西部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地质特征及成因[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

[36]尚瑞钧,严陈.秦巴花岗岩[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8.

[37]陈衍景,富士谷.豫西金矿成矿规律[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38]卢欣祥,祝朝辉,古德敏,等.东秦岭花岗伟晶岩的基本地质矿化特征[J].地质评论,2010(1):21-30.

[39]黎彤,袁怀雨,吴胜昔.中国花岗岩类和世界花岗岩类平均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8,22(1):29-34.

[40]张本仁.大陆造山带地球化学研究:Ⅰ岩石构造环境地球化学判别的改进[J].西北地质,2001,34(3):1-17.

[41]陈衍景,李超,张静,等.秦岭钼矿带斑岩体锶氧同位素特征与岩石成因机制和类型[J].中国科学,2000(S):64-72.

[42]张正伟,朱炳泉,常向阳,等.东秦岭钼矿带成岩成矿背景及时空统一性[J].地球学报,2001(3):307-315.

[43]张本仁,张宏飞,赵志丹,等.东秦岭及邻区壳、幔地球化学分区和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中国科学,1996,(3):201-208.

[44]张本仁,骆庭川,高山,等.秦巴岩石圈构造及成矿规律地球化学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

[45]毛景文,张作衡,张招崇,等.北祁连山小柳沟钨矿床中辉钼矿Re-Os年龄测定及其意义[J].地质论评,1999(4):412-417.

[46]晏国龙,王佐满,李永全,等.河南夜长坪钼矿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J].矿产勘查,2012(2):55-64.

[47]张宗清,刘敦一,付国民.北秦岭变质地层同位素年代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48]白凤军,肖荣阁,刘国营.河南嵩县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矿床成因分析[J].地质与勘探,2009(4):335-342.

[49]苏捷,张宝林,孙大亥,等.东秦岭东段新发现的沙坡岭细脉侵染型钼矿地质特征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09(10):1490-1496.

[50]付治国,宋要武,鲁红玉.河南汝阳东沟钼矿床控矿地质条件及综合找矿信息[J].地质与勘探,2006(2):33-38.

[51]李法岭.河南大别山北麓千鹤冲特大隐伏斑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时代[J].矿床地质,2011,30(3):457-468.

[52]李诺,陈衍景,张辉,等.东秦岭斑岩钼矿带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构造背景[J].地学前缘,2007,14(5):186-198.

[53]卢欣祥,李明立,尉向东,等.东秦岭斑岩型钼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云南地质,2006(4):415-417.

[54]刘孝善,吴澄宇,黄标.河南栾川南泥湖—三道庄钼(钨)矿床热液系统的成因与演化[J].地球化学,1987(3):199-207.

[55]刘永春,付治国,高飞,等.河南栾川南泥湖特大型钼矿床成矿母岩地质特征研究[J].中国钼业,2006,30(3):13-17.

[56]叶会寿,毛景文,李永峰,等.豫西南泥湖矿田钼钨及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机理探讨[J].现代地质,2006(1):165-174.

[57]叶会寿,毛景文,李永峰,等.东秦岭东沟超大型斑岩钼矿SHRIMP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06(7):1078-1088.

[58]王长明,邓军,张寿庭,等.河南南泥湖Mo-W-Cu-Pb-Zn-Ag-Au成矿区内生成矿系统[J].地质科技情报,2006(6):47-52.

[59]伏雄.河南秋树湾铜(钼)矿床成因探讨[J].矿床与地质,2003,17(3):233-236.

[60]郭保健,毛景文,李厚民,等.秦岭造山带秋树湾铜钼矿床辉钼矿Re-O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06,22(9):2341-2348.

[61]孙红杰.东秦岭钼矿的主要类型和成矿时代浅析[J].中国钼业,2009,33(4):28-33.

[62]田战武,韩军民,潘振兴,等.小秦岭地区钼矿类型、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1):91-94.

[63]肖中军.夜长坪钼钨矿床成矿控制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7,59(6):21-26.

[64]汤中立.中国的小岩体岩浆矿床[J].中国工程科学,2002(6):9-12.

(收稿日期2016-06-06)

Ge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ProspectingSignificanceofDayanggouMolybdenumDepositinLushiCounty,HenanProvince

PeiZhongchao1,2RenJiande1FangHuaibin1LvXianhe1ChengGuoan1

(1.HenanInstituteofGeologicalSurvey;2.HenanKeyLaboratoryforMetalMineralOre-formingGeologicalProcessandUtilizationofResource)

AbstractBased on the mineral geological survey results of Guangdaokou with the scale of 1∶50 000 and the pre-survey results of the molybdenum deposit in Dayanggou mining area in Lushi county,Henan province,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eposit genesis and prospecting significance of Dayanggou molybdenum deposit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①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prospecting results of the Dayanggou molybdenum deposit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show that,Yanshanian is the important molybdenum and tungsten metallogenic period of north Qinling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②Dayanggou molybdenum deposit is the hydrothermal type deposit related to rock mass,it may be the products of gasification-hydrothermal stage,the ore-bodies are mainly originated from the contact zone (concavo-convex twist) of Mangling rock mass and Kuanping rock mass,the fault zone and its nearby areas within the Mangling rock mass are also the ore-bodies secondary occurrence positions,the ore-body is occurred with nervation,the ore-body occurrence is controlled by contact zone and the fracture related to magmatic activity;③the ore natural types are disseminated ore,veinlet disseminated ore,net vein ore,the main ore types in Dayanggou mining area are granite giant crystal stone vein type molybdenum ore and quartz vein type molybdenum ore,the grade of quartz vein type molybdenum ore and schist type molybdenum ore are relatively higher than others,the industrial type of them are vein-type molybdenum deposit.The above analysis results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prospecting of the similar mineral resources of Dayanggou molybdenum deposit in north Qinling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

Keywords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eposit genesis, Prospecting significance, Metallogenic period

*河南省两权价款招标项目(编号:07ZB001)。

裴中朝(1966—),男,高级工程师,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

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大道81号。

·地质·测量·

猜你喜欢
片岩钼矿花岗岩
专利名称:一种钼矿和钨矿的联合冶炼工艺
道路边坡片岩耐崩解特性室内试验研究
反倾边坡风化作用数值模拟研究
浅析涞源县大黄峪钼矿成矿远景
花岗岩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不同构造环境花岗岩类的Na2O和K2O含量变化特征
抗剥落剂TR-500S改善花岗岩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全球十大钼矿
基于波形特征的露天钼矿微震事件的识别分析——以卓资山钼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