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台金矿田后迳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潜力*

2016-08-15 07:43黄小荣
现代矿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矿田糜棱岩金矿

黄小荣

(广东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



河台金矿田后迳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潜力*

黄小荣

(广东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

摘要河台金矿田后迳金矿床矿体赋存于糜棱岩带之中,矿石类型以含金蚀变糜棱岩型为主,类比矿田中同一成矿区带的云西、高村2个大型金矿床可知:①该3个矿床具有相同的矿源层、相似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和类似的成矿空间,矿源层为震旦系C组,成矿时期属燕山晚期;②后迳主含矿糜棱岩带与云西和高村主含矿糜棱岩带呈右行左阶侧列等距展布,与河台金矿田中矿体的整体展布相一致。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后迳金矿床的成矿潜力,结果表明:受矿液运移方向的影响,矿体整体向NE向侧伏,ML13#含矿糜棱岩带有向下延伸和变宽的趋势,因此矿床深部可能有更好的矿化富集,该矿床具备形成大型矿床的条件,具有较好的成矿潜力。

关键词地质特征成矿空间矿化富集成矿潜力

河台金矿床自发现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成矿理论方面,王鹤年等[1]指出,矿体就位于糜棱岩带之中,超糜棱岩带是矿化最富集的地段,提出了糜棱岩带蚀变岩型金矿成因理论;随后有学者提出了蚀变糜棱岩型[2-3]、剪切带型金矿[4]、韧性剪切带构造双阶段多源热液型[5]、变质热液和重熔岩浆热液型[6]等不同的矿床成因观点。在找矿实践方面,王斯亮[7]、刘伟等[8]指出在河台矿田及其外围寻找大型糜棱岩型金矿床须具备的条件有:①延续长且厚大的糜棱岩带;②糜棱岩带产于震旦系C组之中;③糜棱岩带叠加后期成矿脆性断裂;④靠近云楼岗岩体。本研究结合上述成果,对河台金矿田中后迳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潜力进行深入探讨。

1 矿床地质特征

1.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依次有震旦系C组、奥陶系中上统三尖群以及志留系下统连滩群(图1)。震旦系C组分布最广,为矿区最主要的赋矿地层,亦为矿源层,可细分为上下2段:下段(Zc(Qz))以深灰—灰色片状长石黑云母石英岩为主;上段(Zc(sch))则以黄褐—浅灰色石英二云母片岩、二云母片岩为主。奥陶系中上统三尖群的岩性以千枚岩及变质粉砂岩为主。志留系下统连滩群的岩性为变质中—细粒石英杂砂岩、千枚状石英粉砂质页岩等,与下伏奥陶系呈整合接触。

1.2构造

构造控岩控矿是河台金矿田一个显著特点。矿区构造具活动期次多、规模大、数量多等特征,且控制着区内含金糜棱岩带以及金矿体的展布、延伸、范围和规模。矿区主要分布有NE向一斤一两—新屋朗倒转向斜和太平顶—白元洞倒转背斜,沿NE向分布一系列的韧性剪切带及脆性断裂。其中NE向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带)是区内金矿床的控矿构造。ML12#、ML13#糜棱岩带是矿区规模最大的2条含金糜棱岩带。ML12#糜棱岩带总体走向NE70°,倾向NW,倾角70°~75°,长约1 100m,宽25~70m。ML13#、ML12#糜棱岩带相邻产出,产状相近,长约1 500m,宽10~20m,且往下有变宽的趋势。

1.3岩体

区内主要出露海西期—印支期的云楼岗岩体和伍村岩体,岩性以二长花岗岩、斜长花岗岩和混合花岗岩为主,另外还出露有加里东期的呈带状分布的混合岩。

1.4矿体

现有的勘查成果表明,后迳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ML12#、ML13#糜棱岩带之中。其中ML12#糜棱岩带中存在大致平行的2个容矿裂隙带,该容矿构造为后期叠加脆性断裂,产状与糜棱岩带基本一致。2个容矿裂隙带中展布有5条矿体,矿体在平面和剖面上均呈条带状,具收缩膨胀现象,走向长200~5 00m,垂深数十米至300m,矿体水平厚度0.90~2.23m,Au平均品位4.16~10.11g/t。13#矿体赋存于ML13#糜棱岩带之中,呈条带状展布,控制程度较低,走向长约100m,垂深约50m,平均厚2.67m,Au平均品位8.61g/t。

图1 河台金矿田综合地质概况

区内矿石类型以含金蚀变糜棱岩型为主,岩石呈灰绿色,变余糜棱结构,碎裂结构,皱纹片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主要由石英、绢云母组成,具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等。

2 成矿潜力

后迳矿床位于河台矿田高村矿床北东侧,大地构造背景上属华南加里东褶皱系云开大山隆起带东北缘、吴川—四会断裂带和罗定—广宁断裂变质带的交汇部位,是金富集成矿的有利区域。该矿床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三大基本要素,即成矿物质来源、合适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以及成矿空间。因此,可对比已有研究及开采程度较高的云西和高村矿床的成矿基本要素,对后迳矿床的成矿潜力进行初步评价。

2.1成矿物质来源

前人研究表明,震旦系C组既是河台矿田的主要赋矿地层也是矿源层[7-9],其Au的背景值为地壳克拉克值的2~4倍[9],震旦系C组也是矿田中分布最广的地层。因此,后迳矿床具有与云西矿床和高村矿床相同的矿源层,满足形成大型矿床的物质来源条件。

2.2合适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云西、高村、后迳3个矿床中石英矿物流体包裹体Rb-Sr同位素测年表明,三者的成矿时代完全一致,属燕山晚期(121.9~129.6Ma)。3个矿床同属相同的地质构造背景,在同一成矿时期应具有类似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2.3成矿空间

河台金矿田具典型的构造控岩控矿特征,根据糜棱岩带和金矿体的展布特征,河台矿田可分为北、中、南3个成矿区带:北矿带由云西、高村和后迳矿床组成;中矿带有太平顶和桃子山矿床;南矿带为尚台矿床(图2(a))[10]。其中北矿带是河台金矿田的主要金矿化带,北矿带中部为高村大型金矿床,南西为云西大型金矿床,后迳矿床则位于北矿带北东侧。在平面上类比矿带内糜棱岩带展布特征可知,云西矿床ML9#糜棱岩带(主矿体赋矿糜棱岩带)、高村矿床ML11#糜棱岩带(主矿体赋矿糜棱岩带)与后迳矿床ML12#、ML13#糜棱岩带呈右行左阶侧列近等距展布(图2(a)),与云西矿床230m中段富矿包右行左阶侧列近等距分布规律类似(图2(b))[11-12]。后迳矿床ML12#、ML13#主糜棱岩带产于震旦系C组地层之中,矿体赋存于糜棱岩带后期叠加脆性断裂容矿构造之中,糜棱岩具有后期脆性断裂叠加的特征。云西、高村矿床的勘查和开采资料表明,矿体有向NE向侧伏的趋势,且侧伏角为30°~40°,与矿液由下至上、由NE至SE向运移有关[8-9]。而后迳矿床位于矿田北东部位,且ML13#含矿糜棱岩带有向下延伸和变宽的趋势,因此矿床深部可能有更好的矿化富集。从糜棱岩带的规模、特征和空间展布方面分析,后迳矿床具有与云西、高村矿床极为类似的成矿空间。

图2 河台金矿田糜棱岩带和富矿包展布[10-12]

3 结 语

后迳矿床位于河台矿田北成矿带北东部位,矿体主要赋存于ML12#、ML13#糜棱岩带中,通过类比分析河台金矿田中同一成矿区带研究及开采程度较高的云西、高村2个大型金矿床可知,后迳矿床与云西、高村矿床具有相同的矿源层、相似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和类似的成矿空间,可见后迳矿床具备形成大型矿床的条件,具有较好的成矿潜力。

参考文献

[1]王鹤年,张景荣,戴爱华.广东河台糜棱岩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研究[J].矿床地质,1989(2):61-71.

[2]凌井生,陈础廷,季明钧.河台韧性剪切带蚀变糜棱岩型金矿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J].广东地质,1992(3):51-57.

[3]叶锦华,邱小平.河台金矿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及矿田成矿模式探讨[J].贵金属地质,1993(4):306-315.

[4]何绍勋,段家瑞,周崇智.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剪切带型金矿[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2(2):1-6.

[5]凌井生,陈础廷,季明钧.河台韧性剪切带蚀变糜棱岩型金矿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J].广东地质, 1992(3):51-57.

[6]韦永福,裘有守,余昌涛.中国东部金矿地质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7]王斯亮.河台金矿区外围找矿的方向[J].黄金科学技术,2004,12(1):1-4.

[8]刘伟,戴塔根,黄满湘,等.广东河台金矿矿体赋存规律及找矿前景[J].黄金,2006,27(3):9-13.

[9]刘伟.广东河台金矿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4.

[10]王斯亮,姚香.河台金矿资源利用与探矿增储途径[J].黄金科学技术,2001,9(3):44-52.

[11]王斯亮.河台金矿富矿包的发现、预测及开发意义[J].南方钢铁,2000(3):13-17.

[12]朱江建,林舸,曾乔松,等.剪切应变异常带近等距控矿模式——以粤西河台金矿为例[J].地质与勘探,2014(3):454-463.

(收稿日期2016-03-14)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金项目(编号:12120114067001)。

黄小荣(1987—),男,助理工程师,526000 广东省肇庆市梅庵路9号。

猜你喜欢
矿田糜棱岩金矿
浅谈三维地质建模对找矿预测的指导意义
——以广东河台金矿田外围找矿为例
粤西河台金矿成矿构造系统简析
中国十大金矿排名
诸广长江矿田铀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
湖南水口山矿田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第二找矿空间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诸广岩体南缘长江矿田铀矿成矿机理探讨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Premier金矿公司简介
西岭金矿——中国最大单体金矿
江西省德兴市水石坞金矿区地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