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机制建设与创新

2016-08-15 17:01徐文张娟
知识窗·教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二级学院管理机制民办高校

徐文+张娟

摘要:本文阐述了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机制创新的标准,并结合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机制改革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创新途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 二级学院 管理机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很多民办高校不断兴起和发展。在对学校管理方面,大多数民办高校把一些系部组合成为二级学院,并以二级学院为核心进行相应的管理。因此,笔者认为研究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发展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发挥各个二级学院的管理职能,提升我国民办高校的管理质量,促进民办高校的健康运行。

一、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机制的创新标准

首先,民办高校要保证二级学院的权责对等,确保权、责、利一致。二级学院直接管理是对管理主体的变更,各个二级学院有了独立自主权,而学校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权责明确、管理机制的规范及精细化管理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二级学院管理机制的实行,使得各个二级学院能够独立开展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并具备了人事权、财政权、资源配置权等,在权责一致的基础上,有利于学院内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其次,民办高校应以教学为中心。不论是民办高校,还是公办高校,其工作中心都是教学育人。只有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才能体现出高校办学的价值。

再次,民办高校应以整体协调性为标准。二级学院管理机制在运行中应是一个系统性较强的有机整体,所以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提高管理效率。

最后,民办高校应遵循因校、因院制宜的原则。现阶段,我国二级学院管理机制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校、院二级管理方式,即学校负责宏观调控,各个二级学院自主行使职权;第二种是校、院、系三级管理方式,系是最底层的行政单位,职权较少,院是“中流砥柱”,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种是校、院二级管理与校、院、系三级管理同时存在。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因校制宜。

二、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机制的创新途径

1.建立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

大多数民办高校的人事管理直接由学校统一负责,这不利于人才信息的动态掌握和人才潜力的发挥,所以实行二级学院管理机制,民办高校应在学校宏观调控的基础上,通过管理的规范化和动态的监督机制,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效运行。

二级学院人事管理权的下放与重新划分,是对现有的、单一的人事管理机制的创新,实现了权、责、利的明确与对等。同时,二级学院人事管理开辟了新的思路途径,有利于人才建设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有效执行与落实。此外,二级学院应以教学为目标,通过科学的方式引进人才,完善师资建设过程中的引进、聘用、培养、考核、评价等一体化的系统性人事管理机制。

2.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机制

根据社会市场需求,二级学院管理与创新应根据学校及院系特点,进行管理制度的合理化创新,以教学为核心,顺应教育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校、因地制宜。很多二级学院科研实力较弱,所以在开展科研工作时,需要学校科研部门的协调与配合,规范管理。此外,学术研究性较强的二级学院应具有科研管理的自主权,便于科研管理日常工作的开展,并建立完善的科研机构或建立二级学院科研小组,实现扁平化管理,挖掘科研创新的理念和思路,不断深化产、学、研。

3.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

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应以学校统一规范二级学院管理的模式开展。一些综合性高、实力较强的民办学校可以建立学校、二级学院两级财务管理制度,规模不大的院校可以学校统一管理为主,优化财务资源配置,并积极发挥二级学院的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与独立性。

三、结语

民办高校要重视二级学院的建设及管理,只有不断研究和创新其管理机制,才能使民办高校的二级学院以及民办高校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周海玲,孙晶晶,周涛.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模式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15).

(作者单位:西安思源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二级学院管理机制民办高校
重点主题实践型社会责任示范基地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高校二级学院党建工作的若干思考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绩效考核初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