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情绪绘本提高大班幼儿调节情绪的能力

2016-08-15 17:06黄翠艳
知识窗·教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大班调节绘本

黄翠艳

情绪是人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从一出生就已经形成基本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情绪也日益丰富。积极的情绪发展能使幼儿充满自信,心情愉快,热情高涨,接受知识的能力也随之增强,甚至还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3~6岁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还没有完善,所以他们控制情绪的能力不强,情绪波动常常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也有所增强,但依旧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恰当引导,避免让不良情绪影响幼儿的学习和生活。

绘本作为幼儿的“人生第一书”,被公认为幼儿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它兼具有语言之用、艺术之用、幼儿多元发展之用和健全人格之用。笔者以大班幼儿情绪管理为切入点,以优秀的绘本资源为载体,探讨了如何利用情绪绘本提高大班幼儿调节情绪的能力。

一、情绪绘本帮助大班幼儿觉察自我情绪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幼儿树立自信心的前提,也是幼儿进行自我调节的基础。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情绪,幼儿才能产生自我认同,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接受自己的现状,建立初步的自尊与自爱。尤其在受到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时,幼儿才能依靠及时调整心态,保持心理状态的稳定性。

笔者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审美心理、阅读习惯和阅读经验为出发点,精心选择了适合的情绪绘本,如《生气汤》《做客真麻烦》《妈妈,我真的很生气》系列丛书、《我好快乐》系列绘本等。这些表现情绪的绘本,将艺术的轻灵感性与心理抚慰的理性完美结合,通过动物或卡通人物形象,展现了这个大班幼儿常常会出现的情绪:快乐、激动、失望、窘迫……借助绘本体验,提高了大班幼儿自我情绪察觉的能力。

二、情绪绘本引导大班幼儿识别他人情绪

研究发现,大班幼儿大多数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察觉并分辨出自己的情绪,但他们很难通过观察别人的动作和表情,觉察或猜测对方情绪。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大班幼儿识别他人的情绪、情感的能力,引导幼儿借助绘本感知人的喜怒哀乐等面部表情,让幼儿识别什么情境会引起什么样的情感。

在情绪绘本中,角色情绪的夸张化、形象化、具体化和动作化,能极大地帮助幼儿迁移情绪认识。慢慢地,幼儿从绘本走向现实生活,学会关注同伴的情绪情感。

三、情绪绘本促进大班幼儿自我情绪表达

提高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以及自我情绪的调节。在绘本阅读活动中,绘本名称和故事中的语言都渗透着各种情绪词语、表达语言以及表达方式,为幼儿模仿提供了对象。如《我很善良》《我想要爱》《我好快乐》把爱心、善良、感恩、分享、自信、快乐等美好的种子播撒在幼儿的心灵,呵护他们的纯真和快乐。同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巩固幼儿情绪表达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在美术活动“表情总动员”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采用多种形式做出各种表情。

绘画日记也是大班幼儿自我情绪表达的方法之一,长期的绘本阅读增强了幼儿的绘画能力,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情绪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绘画日记。

四、情绪绘本提高大班幼儿控制消极情绪的能力

情绪展现的过程包括表达和控制两个方面。表达就是把自己的情绪情感通过不同方式让别人体验、感受,而控制则是当情绪情感的不当表达影响当前利益时,个体能暂时抑制冲动。

在情绪绘本中会出现许多不良的情绪,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想办法帮助他们调节情绪,掌握各种调节情绪的方法。

在一次次的绘本体验中,幼儿反复地表演角色、体会角色,感受和体验各种情绪。慢慢地,他们明白了其实出现任何情绪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学会调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当幼儿出现与绘本中相似的情绪反应时,笔者会告诉幼儿,现在的你就是绘本中的某某,然后尽可能地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调节情绪,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当幼儿之间发生争执,产生不良情绪时,教师不仅要及时解决纠纷、化解矛盾,还要有意识地让幼儿学会调节消极情绪,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和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开发区幼儿园)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班调节绘本
一种用于自控调节行程的螺杆调节结构设计
一种用于自控调节行程的螺杆调节结构设计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绘本
绘本
绘本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区域与集体教学融合视域下的数学活动——以大班数学活动《他是谁》为例
幼儿园本土民间艺术教育实践探究——以大班艺术活动《家乡的糖塔》为例
平均税率、标准税率与收入分布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