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拼音教学实效经验谈

2016-08-15 07:54李四连
知识窗·教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韵母音节汉语拼音

李四连

汉语拼音是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第一道关卡。大部分新生在入学前没有接触过拼音,也没有系统学习过汉语拼音。学生在面对形体相似、发音不同的汉语拼音符号时,会觉得抽象乏味、晦涩难懂,这就加大了拼音教学的难度。笔者认为,激发小学生拼音学习兴趣是让学生学好汉语拼音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浅谈几点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要点:

一、自编歌诀

针对小学生时常因为音形相似而混淆拼音的情况,展开针对性教学,避免使用简单机械、“填鸭”“灌输”式教学方式,而应赋予拼音字母生命,使它们符号化、形象化和生动化。因此,笔者根据字母的形体或读音特点,采用编读儿歌、口诀来区别字音、字形,并得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如声母b、d、p、q极其相似,组成的笔画都有半圆和竖。对年幼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正确区分、认读这四个声母是一个难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利用学生熟知的数字编了一段顺口溜:“像个6字b,6字反写d,像个9字q,9字反写p。”

儿歌形象逼真,能有效帮助学生辨别字形,加深记忆。如四声高低起伏、平仄各异。笔者会在黑板上画一条曲折不平的山路,用汽车模型模拟路面行驶:“一声”高高又平,平坦向前;“二声”徐徐向上,缓缓爬坡;“三声”先下后上,变幻莫测;“四声”急速下降,欢快流畅。同时,号召学生一起用手势演示,嘴里有节奏地发出任何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单韵母的四声。通过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脑,教师化繁为简、转难为易,让学生沉浸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

二、巧拼三拼音节

初学三拼音节时,学生总是掌握不了拼读的要领,容易忘记拼读中间的介母,或是遗漏拼读韵母。笔者引导学生把三拼音节分成两步,以gua为例,先拼介母“u”和韵母 “a”,再用拼出的音和声母“g”相拼。实践证明,两步拼读法能让小学生更准确地拼出三拼音节。

三、乐教乐学

游戏学习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活动,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在拼音教学中加入游戏,能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牢记所学知识。因此在拼音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游戏学习法,让学生在玩中思、玩中学,使学生的认知与情感融为一体。

在教学拼音声调时,虽然有拼音的标调规则“有a别放过,无a找o、e,i、u都有标在后”,而且学生背诵起来朗朗上口,可一旦给音节标声调时,学生总是错误百出。笔者通过游戏“小医生治病”,让学生争当小医生,给错误音节“治病”,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也更好地掌握了音标声调。

又如在教学韵母时,学生容易混淆“iu”“ui”“ei”“ie”,笔者采用游戏引导学生参与拼音认读过程中,给出一些音节,如“bèi”“diū”“niú”“qiē”等,让学生拼读音节,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师生互猜音节,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加深学生对拼音字母的记忆。

四、拓展学习渠道

《新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学习汉语拼音的环境,让拼音无处不在。在课程结束时,笔者会用拼音写出一些学生的名字,让他们拼读;鼓励学生在书和本子上用拼音写出自己的名字;鼓励学生之间用拼音进行书面交流。在课间休息和课外活动期间,笔者还会组织学生开展“拼音开心碰碰碰”“拼音认读大比拼”等活动,让学生始终沉浸在学习拼音的氛围中。这种融教学于生活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创新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言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韵母音节汉语拼音
r(re)音节单词的拼读规则
拼拼 读读 写写
单韵母扛声调
浅谈韵母的内部结构分析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看音节说句子
汉语拼音与英语单词识记浅析
汉语拼音与英语单词识记浅析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自测题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