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清远茶叶产业发展战略探讨

2016-08-16 03:58徐吉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药品学院清远511510
广东茶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清远市茶叶发展

徐吉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药品学院,清远 511510)

基于SWOT分析的清远茶叶产业发展战略探讨

徐吉祥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药品学院,清远 511510)

茶叶产业是清远市的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本文主要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清远市茶叶产业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等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通过产学研合同提升茶叶生产标准化与产业化水平和产品附加值,通过建立地理标志公共品牌和电子商务的措施打造品牌等发展战略。

茶叶;SWOT分析;发展战略

清远已有一千多年产茶历史,是广东省红茶和高山绿茶重要产区,也是中国红茶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清远市委、市政府已将茶叶产业确定为清远市的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然而,目前茶叶产业发展尚处于初步成长阶段,本文从清远茶叶产业发展现状着手,基于SWOT分析框架,探讨清远茶叶产业发展战略。

一、清远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清远市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北江中下游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东经113°42′-111°55′,北纬23°28′- 25°12′。全市下辖清城区、清新区两个市辖区,英德、连州两个县级市,佛冈、阳山、连山及连南4个县。全市常住人口41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10万人。清远市的耕地多为中低山体围绕的构造盆地,以丘陵地貌为主,地域广阔,土地肥沃,山地资源丰富,是茶叶生产的最适宜区域[1]。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清远所辖英德市被列为国家茶叶出口商品基地;2005年清远英德市被命名为“中国红茶之乡”;2006年英德市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并发给“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证书。

全市共有25个山区镇和4个林(农)场种植茶叶。其中,英红镇、黄花镇是茶叶主产镇,清新区石潭镇,英德市东华镇、石灰铺镇、横石塘镇,连山县禾洞镇,阳山县秤架乡等多个乡镇生产面积超过2000亩。2012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3.8万亩,茶叶产量0.8万吨,茶叶产值4亿元。近年来,石潭镇引进广州云海阁食品有限公司投资数亿元人民币在该镇开发万亩蒲坑茶种植基地。“笔架茶”产于清新县北面的笔架山,笔架茶独具特色:其茶色红而不浊,甘美清香,性温和,能解暑,素以“七日不挂杯”著称。它还能消滞化痰、提神生津。茶叶受到雾气的荫滋,这种“云雾茶”含碱量比较大,因此“性滑”而“不挂杯”。内质香气清长持久,汤色棕红尚亮,滋味爽口而滑,带甜甘味,冲泡上十次,甘味犹存,叶底匀整。连山县禾洞镇和阳山县秤架乡地处粤、桂、湘交界处,两地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且由于高山连绵,常年云雾弥漫,昼夜温差大,非常适于高山茶生长。

二、清远茶叶产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分别代表:stengthe(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

1.清远茶叶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分析。

(1)历史悠久、品质优异是清远茶叶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清远已有一千多年产茶历史,2005年清远英德市被命名为“中国红茶之乡”;英德红茶(红碎茶)曾出口到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指定为英国皇室用茶,具有外形颗粒紧结重实,色泽油润,细嫩匀称,香气鲜纯浓郁,花香明显,滋味浓厚甜润,汤色红艳明亮,金圈明显,叶底柔软红亮的特点。清远地区的特色茶还有清新县石潭蒲坑茶,是高山生长的茶,明朝中叶开始种植,因土地肥沃、空气好等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有着“清香、味浓、爽滑、提神”等特点。

(2)地理标志保护是茶叶产业发展的区域品牌优势。2006年英德市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并发给“国家地理标准保护产品”证书。产品具有明显的地理区域特征,其质量与特定生产加工区域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条件密切相关,在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原产地因素上效应更加突出。实施地理标志保护不仅可以将分散的农户及中小企业紧密结合,提升产业化程度同时,地理标志在表明商品来源于某地的同时,更主要的是表明被标示商品具有某种特殊的优良品质,从而导致消费者对地理标志标示的所有企业生产的商品都有着共同的信任和忠诚。利用地理标志保护走区域品牌化道路是茶叶产业发展极突出的品牌优势。

(3)政府支持是茶叶产业发展的政策优势。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财政、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清远市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地方特色农业”的工作部署,将推进清远茶叶产业化作为加快山区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大力加以扶持。市政府出台了《清远市大力推进茶叶产业化实施方案》,市县财政部门整合资金扶持茶叶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做好茶叶生产基地、科研阵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的服务工作,使特色茶产品优势和区位优势逐步转化为商品优势和产业优势,茶叶生产也随之成为清远市山区赖于发展的重点产业,茶产业成为清远市山区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成为山区农民脱贫奔康的重要途径。产业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

2.清远茶叶产业发展的竞争劣势分析。

(1)科技含量低,加工深度不足。清远的茶叶加工主要是初加工,制成成品茶,但成品茶的市场发育较为成熟,利润空间不大,而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如液体茶、保健茶、药用茶生产和茶多酚的提取等市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

(2)产业规模仍然较小,未能形成集群效应,以家庭生产经营为主的生产形式,与产业经济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3)茶叶生产环节基本停留在人力层面,加工条件和生产设备比较落后,与产业经济生产机械化、标准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4)良种普及率还不高,老劣茶园占一定比例,与优质、高效益的产业发展方向不相适应。

(5)产品品牌混乱、不规范,与产业经济资源整合、大品牌的要求不相适应。客户服务不足,市场的不规范,导致内耗严重,无法形成太强的市场竞争力,无法留住客户,最终造成市场占有率和客户保持率不高。

3.清远茶叶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分析。

(1)绿色消费时尚带来的机遇。清远茶叶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港澳及东南亚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近年来对茶叶药理保健功效的深人研究发现:①茶多酚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清除剂,是人类健康的卫士;②茶叶是一种良好的免疫功能调节剂;③具有抗辐射损伤的功能,它是长期接触射线的“荧屏族”、核工业工作者、医生、飞行人员等的保护神;④能有效抑制致癌物质对人体的侵害,抑制甚至杀灭某些癌细胞,还可避免一些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⑤茶多酚有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作用,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⑥茶多酚对多种危害人体的病菌、病毒有明显的杀灭和抑制作用,可解除重金属离子和尼古丁对人体的毒害,对某些诱变剂损伤染色体有保护作用,还可延缓衰老、减轻老年多发病;⑦有助于美容护肤;⑧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芳香物质能兴奋高级神经中枢,使人精神振奋、思维敏锐,茶叶中的提取物还有抗疲劳和保护脑组织的作用;⑨喝茶有助于利尿解疲等。

(2)电子商务带来的机遇。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清远茶叶利用网络进行营销成为可能,不仅有利于节省营销成本,同时也可以使茶叶的商品信息快速传递到世界各地,有利于清远茶叶拓展市场,加快其产业化发展过程。

(3)旅游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2015年全市旅游行业维持稳定增长,接待旅游总人数331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41亿元,分别增长5.3%和10.3%。茶叶作为清远主要的旅游特色产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清远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不仅扩大了清远茶叶的市场和客户群,而且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也将清远茶叶的声名远播海内外。

4.清远茶叶产业发展面临的威胁分析。

(l)其他知名茶叶品牌的威胁。当今茶叶区域品牌竞争日趋激烈,安溪铁观音等茶叶地理标志品牌实力强大,对清远茶叶产业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这尤其以来自同为茶叶主产区的福建的竞争最为激烈。以福建的福鼎市为例:目前福鼎市拥有7个国家原产地理标志证书、1个中国名牌农产品、3个福建省名牌产品、2个福建省著名商标和6个宁德市知名商标,拥有24家国家扶贫和省、市级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企业获“2008年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称号,1120多个茶叶产品在国际国内茶叶质量评比中荣获殊荣,并成功人选“奥运五环茶”。相比之下,清远茶叶地理标志品牌化处于起步阶段,品牌实力弱,处于竞争劣势,在其他地理标志品牌的夹击下寻求品牌化、产业化发展困难重重。

(2)茶叶绿色贸易壁垒保护的威胁。近年来,欧盟、日本等中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地不断提高茶叶进口标准。这种绿色贸易壁垒制度大幅度提高了市场准人门槛,严重影响清远茶叶出口,对清远茶叶产业化发展造成威胁。目前,清远茶叶基本没有成规模的出口。

三、基于SWOT分析框架的清远茶叶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1.强化产学研合作,以技术进步推进茶叶生产标准化与产业化。

要加快清远茶叶产业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技术的创新“产学研”。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三者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逐步实现科研—产品—市场—科研的良性循环。清远茶叶在产业化过程中,除了企业自身的技术研发外,必须强化产学研合作,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不断完善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实现清远茶叶规模化生产与加工,提高清远茶叶生产的产业化水平。加快茶叶标准化体系建设,制定整个茶叶产业链的相关标准,严把清远市茶叶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确保茶叶的品质,打响清远市茶叶的品牌。同时,制定茶叶销售价格及等级价格标准,使清远市茶产品从无序化价格体系迈向系统性价格体系[2]。

2.提高茶产品的加工深度,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

目前茶饮料、保健茶、药用茶等市场处于发展阶段,市场空间广阔,利润率较高,特别是研究发现茶多酚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的好处,茶多酚的提取已成为茶产品市场的热点。因此,清远应该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提高茶产品的加工深度,大力发展以上各种新兴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茶产品,与原有的成品茶叶的生产共同形成一条完整的茶产品产业链,促进清远茶叶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3.发展专业合作社,加速产业组织化进程。

清远茶叶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适当地发展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在引领农民进人市场中的组织作用,引导和改变农户的经营模式和提升茶叶竞争力。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促成清远农户与茶叶生产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辐射带动产业组织化,加速茶叶产业发展进程。

4.推动实体营销与电子商务营销齐头并进。

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或建立网站,将企业文化和茶叶产品通过互联网拓宽渠道,从而推动茶叶产业发展。近年来,清远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清府办〔2013〕39号)、《清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清远市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清府办函〔2015〕60号)、《推动清远农产品电商发展工作方案》(清府办函〔2015〕119号)、《清远市发展电子商务金融支持方案》(清府办函〔2015〕179号)、《清远市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政策》(清府办〔2016〕3号)等支持政策。企业可通过开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方式,拓宽营销渠道,增强茶叶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5.完善政府指导和服务,提高行业协会监督自律作用。

政府的指导、推动和服务作用,对于区域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清远市政府可以通过研究国外政策和法律,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保驾护航;引导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完善电子商务运作外部环境等措施,为清远茶叶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协调管理、监督指导、舆论宣传等途径引导茶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6.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地理标志公共品牌与企业标签相结合的品牌体系。

地理标志作为一种区域公共品牌,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节省大量广告费用,以及容易获得消费者信任的优点,是清远茶叶进行品牌建设的首要选择。然而,地理标志品牌同时也具有外部性的特点,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使品牌受机会主义侵害,面临品牌贬值的威胁。因此,通过鼓励获得审批的企业在其产品上同时加贴地理标志品牌标签和企业标签,建立地理标志公共品牌与企业标签相结合的品牌体系,有利于地理标志使用者保护清远茶叶的声誉、信誉,在实现清远茶叶地理标志品牌化发展的同时培育企业品牌,从而推进清远茶叶产业发展。

7.充分利用无可比拟的游客资源,提升和发掘客户价值。

清远作为国家旅游城市,拥有大量的游客资源,茶产品作为最主要的旅游产品,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做好客户关系管理,提升和发掘客户价值。这样做的意义不仅在于游客一次的消费量提高,更在于可以发掘客户的潜在价值。清远的游客来自五湖四海,当他们的满意度较高时,他们在其他地方也会优先购买清远的茶产品,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成为清远茶产品的品牌大使和营销人员,这是一种免费的广告和一笔无比巨大的财富。一流的产品需要一流的营销手段为之打开销路。

[1]李子豪.关于全面提升清远市茶叶品牌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5(17):44-45.

[1]李子豪.关于创新清远市茶叶发展模式的探讨[J].当代经济,2015(15):48-49.

徐吉祥 男(1977-) 江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食品加工与质量控制。

猜你喜欢
清远市茶叶发展
《茶叶通讯》简介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寂寞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凤翔小学
香喷喷的茶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