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课程中互动式教学的实践案例分析

2016-08-17 14:52王凌黎冯雪
北极光 2016年6期
关键词:旅游规划互动教学案例

王凌黎+冯雪

摘要:目前,很多教育学家、教育工作者都在探讨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创新性,尤其是在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中。通常的课堂教学,注重“讲授+考试”的教学思路,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互动式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以实际操作的互动式课堂教学为例,通过案例描述,进行互动式课堂教学的优缺点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互动教学;案例;教师;学生

当代社会需要大批创新人才、综合素质较强人才,为此,高等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有以讲授为主的理论教学、通识教学,同时也要有锻炼思维、强化能力的实践教学、创新教学。互动式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思考,具体表现为教师的主导施教和学生的主体认识相辅相成的课堂活动过程,即“教”和“学”之间的相互促进、有序发展的整体性活动。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增强素质的目标。

《旅游规划》课程是高等教育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这门课程即需要学生掌握旅游规划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学生博闻广识、思维开阔、敢于创新,才能在规划这一能力上有见解、有创意。因而,在这门课程中采用互动式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正是结合了高等教育在当代社会环境中的要求与这一课程的学科特性。

一、案例描述

《旅游规划》课程是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旅游专业学生大学二年级上学期的专业必修课,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游规划与开发》(第三版)为教材。本次课程为本学期第二次课程,教学内容为第一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的第二节旅游规划概述中的旅游规划的利益相关者解析。

(一)教师的启动——互动的前提

老师简单地复习过上节课学习的旅游规划的功能、分类之后,根据上节课已布置好的任务:学生自己确定区域并对此区域进行景区开发规划,由学生进行陈述。该任务需要学生在讲台上清晰阐述其所选区域开发规划的目标、创意、具体设计。阐述完毕之后由班里至少三名同学根据其阐述进行提问,阐述人进行回答。

任务要求陈述学生课前必须充分准备,其他学生在该生陈述过程中务必认真听取陈述,以便陈述结束后能够进行有效提问。由此,陈述学生课前已进行课程知识的主动学习,课堂上其他学生均集中精神参与其中的课程正式开始。

(二)学生感悟——互动的基础

本次课程的陈述学生为自己的家乡内蒙古赤峰市神仙沟做了以三大环线为主的休闲、探险型旅游线路规划,PPT制作中不只有神仙沟的介绍和图片还插入了视频。课堂上学生对视频反响较大,陈述过程中已经有其他学生在相互讨论。陈述完毕后,老师宣布进入提问阶段,便有不止三名同学针对神仙沟交通条件、神仙沟旅游资源构成、神仙沟休闲游中社区参与设计、神仙沟探险游的旅游定位是否准确、神仙沟旅游线路中的安全隐患等问题进行提问。陈述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就安全、社区等问题进行了争论,同时又在争论中阐述出更多该区域可开发的资源及项目。

通过对课前任务的点评,老师自然地过渡到了课程讲解。根据对陈述案例中休闲农家烧烤规划思路的询问列举了东川轿子雪山农家乐的运营困境和当地在宗教旅游上的开发,又根据学生陈述案例中交通条件之一的火车,列举了蒙自米轨火车游的旅游线路设计,来讲解旅游规划的多样性与资源利用的重要性。

在点评讲解的过程中,课堂上部分同学亦在小声讨论自己对于刚刚上台学生陈述案例的看法,有些在讨论中逐渐离题声音渐大。

点评结束后,老师播放本节课所学内容的PPT——游规划的利益相关者,PPT上为教材上本部分内容的要点:旅游规划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有社区居民、政府、旅游经营者或投资者、游客四大主体。

(三)小组活动——互动的主体

在点明旅游规划利益相关者的四大主体之后,老师提问上节课布置的课后分组讨论作业台湾三座高山型公园开发中的困境,在确认学生完成后老师表示赞同,要求学生下课时提交各组讨论提纲或小结。然后,在老师给出当堂讨论的新案例: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经营中社区居民与景区经营者门票利益之争。

在老师描述案例的过程中,课堂内学生已开始就此类问题私下进行讨论。提出案例后,老师安排学生分组就座讨论。学生换好座位,并迅速进入讨论状态。讨论过程中,老师来回走动,就学生对案例不清楚或对旅游规划中利益相关者理论不清楚的内容进行解释或讲解,并在有些小组讨论陷入僵局时进行指点,这些指点仅是点明方向,并非标准答案。

(四)组际交流及互动展示——互动的关键

十五分钟讨论结束后,五组同学选派代表上台陈述。老师要求每次陈述的人不能相同,以便大家均可得到锻炼。

每组代表均依据本组讨论结果陈述了如股份制、不收门票、全收门票、给村民分红、给村民定额票、村民带进园区的人数进行限额等解决方法。整个陈述过程中,讲台下的学生根据台上同学的陈述进行了讨论,并得出一些新的观点,这些讨论与新观点并未进行交流。老师对第二组的全收门票的方案直接给出了不可采取的意见,其他的组的结论到全部陈述完毕进行了点评,并指出当地社区居民是旅游开发中很重要的一方,以有效管理的分红或股份方式是目前为止不损害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各方最好的解决方式。

二、案例分析与建议

(一)优点

1.任务布置得当、课前准备充分

《旅游规划》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之外的相关知识,如饮食、心理、气候、地址、水文、民俗、营销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在旅游规划中既有新意又有实效,因而仅仅靠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是远远不够的。

本门课程老师布置的任务使学生对家乡旅游规划具有一种自豪感而产生的使命感,促使学生努力做好课前任务。同时,在全班同学面前的展示事关自身形象,也使得学生会用心充分准备。老师的评分规则较细致,也使得学生有据可依,能够进行有目标的准备,从而保障课前任务布置及完成的可行性。

2.引导学生探索、主动交流提问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因而,在互动式课堂的教学环节设计中,老师进行了演示后的答辩提问环节,促使学生相互帮助并认真分析演示学生的疑惑或有失偏颇之处,学生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不断主动探索,对于专业知识的探讨与巩固也在这一过程中完成。

3.教师答疑点拨、适时强化拓展

仅仅是学生的探讨必然不够,本门课程老师在学生演示及答辩后进行的总结、在小组讨论前进行的新知识讲授、在小组讨论陷入焦灼时进行的引导、在小组讨论陈述完毕后进行的讲解等都是在对旅游规划专业知识内容的教授,并通过这一方式,使理论知识在讨论中得到强化与拓展。

4.展开变式探讨、归纳互动提升

本次课程的互动讨论方式有两种,一是课上演示学生提问答辩式,二是课上给出案例当堂讨论小组代表陈述式。这两种汇总方式的陈述人均记录平时成绩,且每次陈述人不得相同。这样的方式一是能促使每位同学主动学习,二是可以收到不同的效果,课上演示学生提问答辩式增加了学生的课外学习能力,课上给出案例当堂讨论小组代表陈述式防止学生过度依赖网络或已有答案,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身见解并归纳出各小组建议,当堂即可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及理解。

(二)缺点及建议

1.专业知识讲授较少,应适度增加

本节课主要讨论景区内四大利益相关者的共生关系。老师在给出讨论案例前进行了解释,但并没有十分清晰地描述出这四大利益相关者彼此间互助共生的关系,使得学生在讨论时较多以社区居民利益为主,而忽略了景区投资者、游客等方面的利益。

建议在重要知识点的讲解上应阐述清晰,使学生把握到知识点的重点,同时配以合适案例进行讲解,以便学生在增进理解后能更好地更全面地进行讨论。

2.部分案例相关性低,应改进案例

在课前任务演示环节,老师根据学生答辩进行点拨及总结时给出了如农家乐、蒙自米轨火车游等案例,案例生动精彩,但与本门课程所学知识内容相关性较低,这样,会使得学生对于当节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偏离,也不利于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知识体系的把握,同时有可能产生接受疲劳。

建议每节课所列举的例子除了跟演示学生相关之外,应尽量跟当节所学知识内容相关,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当节知识点。

3.对非陈述学生关注度弱,应给予关注

比如课堂上学生被神仙沟这一开发规划后可能呈现的形象所调动,思维愈发活跃,想要了解和急于得知答案的问题也愈发增多;再如傣族园案例小组代表陈述时台下学生思维激荡,提出诸多问题及见解。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主要关注度在陈述学生身上,容易忽略台下学生的互动式学习成果,使得很多因互动产生的探索与提升因关注度较低没有解答而不了了之。

建议站在学生中间,记录台下学生反馈,给出更多机会和时间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动拓展,从而达到探索提升。

猜你喜欢
旅游规划互动教学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试论旅游规划中的旅游形象策划
辽宁省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带规划建设研究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