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口服降血糖药物的药学服务分析

2016-08-17 02:44薛子坤汶上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山东济宁272501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13期
关键词:降血糖降糖药药学

薛子坤汶上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山东济宁272501

糖尿病口服降血糖药物的药学服务分析

薛子坤
汶上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山东济宁272501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分析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的是该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时间为2014年9月—2015年9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药学服务指导和常规用药指导,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前后及随访3个月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BG、P2hBG及HbAl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观察组患者的FBG、P2hBG及HbAlC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出院后1至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FBG、P2hBG及HbAlC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时实施药学服务指导,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近期及远期血糖。

糖尿病;药学服务;血糖;影响

糖尿病需要终身服药,该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1]。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方法不一、次数多、种类多,在服药期间,患者常因药物服用不当而导致临床症状加重、血糖波动加大,患者出院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按时服药或漏服,患者的依从性差,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将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而需再次入院进行治疗[2-3]。目前,临床医生以及临床药学人员对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日益重视[4]。该研究以该院2014年9月—2015 年9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探讨了药学服务分析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的是该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时间为2014年9月—2015年9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中,男21例,女23例,年龄为28~81岁,平均年龄为(49.01±4.17)岁,病程0.5~7年,平均病程为(3.17±0.52)个月;观察组中,男22例,女22例,年龄为27~83岁,平均年龄为(49.11± 4.06)岁,病程0.6~7年,平均病程为(3.26±0.41)个月。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符合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者;②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③有出血倾向者或胃肠严重疾病、恶性肿瘤者[5]。

1.3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用药指导,内容包括:讲解各种药物的服用方法、服用时间、服用剂量及服用次数,发放糖尿病健康宣传手册。给予观察组药学服务指导,内容包括:①健康教育。待患者入院后,为让患者及其家属对糖尿病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发放糖尿病健康知识宣传资料,为患者开展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宣传自我保健知识,同时为患者提供药学咨询。护理人员要与临床医生一起对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进行监督,督促患者坚持按医师的方案积极治疗,不随意更换药物。②心理沟通。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感及排斥感,指导患者规范用药,鼓励患者建立信心积极治疗,配合规范用药。③药物服用指导。患者入院后,为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并掌握用药方法,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阐述药品说明书,详解介绍非磺脲类、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药、双胍类、胰岛素增敏药五类降糖药物的服药方法、主要作用机制、服药时间及服药剂量等。同时,针对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护理人员要重点向患者介绍。

1.4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前后及随访3个月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变化情况。

表1 两组患者住院前后的血糖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住院前后的血糖比较()

注:*为与对照组出院前比较,*P<0.05。

组别FBG(mmol/L)治疗前出院前P2hBG(mmol/L)治疗前出院前HbAlC(%)治疗前出院前对照组(n=44)观察组(n=44)7.35±0.81 7.32±0.82 7.26±0.38 (6.83±0.31)* 12.93±2.19 12.92±2.21 12.13±2.36 (10.61±1.20)* 7.37±0.69 7.32±0.71 7.43±0.51 (7.19±0.42)*

1.5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前后的血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BG、P2hBG及HbAl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观察组患者的FBG、P2hBG及HbAlC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的血糖变化趋势比较

出院后1~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FBG、P2hBG及HbA lC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的血糖变化趋势比较()

表2 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的血糖变化趋势比较()

注:*为与对照组比较,*P<0.05。

项目分组随访1月随访2月随访3月FBG(mmol/L)P2hBG(mmol/L)HbAlC(%)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7.31±0.68 (6.62±0.61)*11.28±0.71 (10.22±1.66)*7.50±0.42 (7.19±0.33)*7.51±1.03 (6.31±1.16)*12.86±1.03 (9.37±0.91)*7.52±0.43 (7.02±0.57)**8.02±0.85 (6.32±0.73)*12.72±0.39 (8.12±0.33)*7.53±0.48 (7.01±0.46)*

3 讨论

药房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药剂科的专业水准、人员素质及整体管理水平,它对医院的服务质量、医疗质量、社会声誉及经济效益具有直接的影响,它是体现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岗位[6-7]。药师要保证患者在药物治疗中获取有效、安全、经济的用药和服务,以最小的支出获得最大利益[8]。作为药师应结合临床实际,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如深入住院部开展出院带药教育、住院教育、发放科普健康读物、开设专家药物咨询窗口、开通服务热线并给予详解讲解[9]。药师应适时开展药学服务,争取获得相关科室医生的配合和支持[10]。该研究分析了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近期以及远期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该院的药学服务质量和药师的专业素养。

该研究以该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探讨了药学服务分析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BG、P2hBG及HbAl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前,观察组患者的FBG、P2hBG及HbAlC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出院后1~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FBG、P2hBG及HbAlC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这一结果说明药学服务指导的效果优于常规用药指导。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时实施药学服务指导,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近期及远期血糖,值得应用推广。

[1]聂川江,赵大贵,彭冰.糖尿病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的药学服务[J].中国药业,2014,23(4):75-76.

[2]刘慧,毕艳,朱大龙,等.江苏省各级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7):599-602.

[3]王文慧,王晓玲.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5,19(6):634-636.

[4]陈进,刘秀珍,戴武,等.2种方案治疗口服降糖药无效2型糖尿病的数据包络分析[J].中国药房,2014,39(34):3169-3172.

[5]梁婧.对2型糖尿病门诊口服降糖药用药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9(6):16-17.

[6]徐新蕊.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处方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9(3):141-142.

[7]王亚群.2型糖尿病门诊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用药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9(15):15-16.

[8]韩丽婷.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健康指导[J].今日健康,2015,21(11):190-192.

[9]劳荣巨,温坚坤,阮锦达.16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用药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5):3427-3428.

[10]朱威.社区医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应用调查及分析[J].北方药学,2014,19(10):117-118.

R97

A

1672-4062(2016)07(a)-0033-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3.033

薛子坤(1962.9-),男,山东汶上人,本科,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

2016-04-17)

猜你喜欢
降血糖降糖药药学
吃素无法降血糖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两味鲜为人知的降糖药
服降糖药要选对“时辰”
交泰丸中小檗碱联合cinnamtannin D1的降血糖作用
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加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疗效及对抑郁情绪的影响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