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判定糖尿病合并胃肠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

2016-08-17 02:44谭敬秋白城中医院吉林白城137000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13期
关键词:螺旋杆菌呼气螺杆菌

谭敬秋白城中医院,吉林白城137000

应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判定糖尿病合并胃肠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

谭敬秋
白城中医院,吉林白城137000

目的分析14C-尿素呼气试验在糖尿病合并胃肠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015年收治的150例糖尿病合并胃肠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对幽门螺旋杆菌进行定性检测,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快速尿素酶试验的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62.67%、82.24%、86.05%和83.33%;14C-尿素呼气试验的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70.00%、94.39%、90.70%和93.33%,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符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4C-尿素呼气试验优于快速尿素酶试验;但阳性率和特异度指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4C-尿素呼气试验的阳性率和特异度数值高于快速尿素酶试验。结论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判定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出率、敏感度和符合率较高,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安全性好,患者易接受,有助于医生为患者制定综合性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幽门螺杆菌;14C-尿素呼气试验;细菌感染;应用价值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糖尿病和胃肠疾病之间均具有密切的关系。合并胃肠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尤其容易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应进行病原学检测并不断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率,为临床医生及时有效治疗胃肠疾病提供客观而准确的依据[1-2],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为此,笔者随机选择2014年—2015年收治的150例受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糖尿病合并胃肠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对幽门螺旋杆菌进行定性检测,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4年—2015年收治的150例受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糖尿病合并胃肠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近7d内内未出现急性消化道出血症状,1个月内未服用铋剂、质子泵抑制剂和抗菌素等药物。150例研究对象中,男性81例,女性69例;年龄范围在29~75岁之间,平均(中位)年龄为41岁;从胃肠疾病类型看,胃溃疡患者34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3例,慢性胃炎患者35例,复合性溃疡患者17例,胃癌患者11例。

1.2检测方法

患者均行快速尿素酶实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定性判断患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

1.2.1快速尿素酶试验患者入院后,通过胃镜辅助钳取患者距幽门约3 cm处的2块胃窦大弯粘膜,之后按常规行尿素酶染色试验。阳性判定标准为:颜色变红者判定为阳性,颜色不变者判定为阴性。

1.2.214C-尿素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完成后,随即对患者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即空腹口服1粒14C-尿素胶囊,25m in后对CO2吸收剂吹气,收集约2 mL气体样本,之后行实验室检测。阳性判断标准:如检测值在100dpm以上判定为为阳性,反之判定为阴性。

1.3评价指标及其计算公式

根据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所得同一患者的定性检测结果,以细菌直接检查为金标准,分别计算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作为判定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评价指标。阳性率=同一检测方法阳性例数/研究对象例数×100%,敏感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假阳性)×100%,符合率=(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研究对象例数×100%。

1.4统计方法

分别用绝对数表示两种检测方法的真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和真阴性例数,用上述公式计算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并应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法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的比较

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200例研究对象表明,94例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阳性率为62.67%;应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表明,105例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阳性率为70.00%,详见表1。

假设检验表明,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81,P>0.05),尚不能认为两种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不同。

2.2两种检测方法诊断指标的评价

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所得真阳性、假阳性、假阴性和真阴性分别有88、6、19和37例患者,经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82.24%、86.05%和83.33%;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所得真阳性、假阳性、假阴性和真阴性分别有101、4、6和39例患者,经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94.39%、90.70%和93.33%,详见表2。

表2 两种检测方法诊断指标的比较

假设检验表明,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符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4C-尿素呼气试验优于快速尿素酶试验;但特异度指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会借助菌体一侧的鞭毛提供动力穿过黏液层到达上皮表面,通过粘附素,与上皮细胞连接,难以随食物被胃排空。

幽门螺杆菌在胃内不断的生长繁殖,所产生的毒素会刺激和破坏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刺激胃酸分泌激素增多,当攻击因子和保护因子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时,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肠疾病的发生。治疗胃病需先排除机体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原因是幽门螺杆菌分泌的毒素作用会刺激和破坏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导致溃疡和糜烂,同时幽门螺杆菌的生存能力很强,长期在胃部生存,可导致胃肠病反复发作,可见清除幽门螺杆菌对治疗胃肠病患者是很重要的。

合并胃肠疾病的糖尿病患者除上述改变外,如果患者血糖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可为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更易感染病原菌。所以,对于此类患者除应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外,更应该及时检测幽门螺杆菌,如为阳性应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根除病原菌。

可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细菌感染病症。目前,细菌直接检查、尿素酶检查、抗体检查、免疫学检查以及尿素呼气检查等为临床主要检测方法[3]。其中尿素酶检查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是基于幽门螺旋杆菌是人体胃部组织中能够产生大量尿素酶的唯一细菌而提出的,且具有侵入性,虽然其临床检测的准确度较佳,但易损伤胃粘膜,出现交叉感染等并发症[4]。14C-尿素呼气试验是以尿素酶生成情况为基准进行检测的,其基本原理为:幽门螺杆菌可产生高活性的尿素酶,但人体细胞中不存在尿素酶,因此临床检查中若人体胃部存在尿素酶,则说明存在幽门螺杆菌。患者服用碳14标记的尿素后,若体内感染幽门螺杆菌,则尿素酶可将尿素分解成碳14标记的二氧化碳以及氨,通过定时收集呼出的气体,分析呼气中碳14标记的二氧化碳含量即可判断出患者是否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同时该方法具有无创性,操作更为简便,安全性更好,其检测速度也更加迅速[5]。

笔者研究表明,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所得真阳性、假阳性、假阴性和真阴性分别有88、6、19和37例患者,经计算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62.67%、82.24%、86.05%和83.33%;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所得真阳性、假阳性、假阴性和真阴性分别有101、4、6和39例患者,经计算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70.00%、94.39%、90.70%和93.33%,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符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4C-尿素呼气试验优于快速尿素酶试验;但阳性率和特异度指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4C-尿素呼气试验的阳性率和特异度数值高于快速尿素酶试验。

胃部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较高,约有50%以上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呈幽门螺杆菌阳性[6],说明人群易受到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在胃肠疾病患者判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的检出率、敏感度和符合率较高,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安全性好,患者易接受,有助于医生为患者制定综合性治疗方案。

[1]王宏伟,谢会忠,高鸿亮.14碳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 (4):397-399.

[2]程亚红,向英.13C尿素呼气试验与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比较[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79.

[3]印德民.14C呼气试验与快速尿素酶幽门螺旋杆菌测试的比较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4):47-48.

[4]黄子初.13C尿素呼气试验结合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快速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 (22):1788-1789.

[5]崔章丽.14C尿素呼气试验与尿素酶抗体检测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比较[J].贵州医药,2014,38(7):661-662.

[6]徐采朴.14C-尿素呼气试验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应用[J].华人消化杂志,1998,6(增刊):22-23.

R587

A

1672-4062(2016)07(a)-0117-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3.117

谭敬秋(1980.4-),女,吉林白城人,本科,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医学检验。

2016-04-16)

猜你喜欢
螺旋杆菌呼气螺杆菌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健康体检者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