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 创新审计工作方式

2016-08-19 02:08吕红兵
中国石化 2016年7期
关键词:审计师审计工作发展

□ 吕红兵

适应新常态 创新审计工作方式

□ 吕红兵

审计工作必须着眼全局,集中力量,抓大放小,重在搞深搞透,提高质量。

正确认识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密结合中国石化实际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是做好审计工作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中国石化经营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受新常态和国际油价屡创新低的影响,2015年以来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形势急转直下,上游业务全面亏损,石油工程市场萎缩,队伍停待严重。成品油市场需求低迷,化工产品结构性矛盾凸显,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这种新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根据2015年《财富》500强排名,中国石化按营业收入列世界第二位,超过壳牌、埃克森美孚和BP等跨国石油大公司,但国际化经营程度偏低,跨国指数仅为25%,与跨国大公司70%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明显,用工总量偏多,盈利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偏低。企业体制机制还不适应一体化、专业化、市场化要求,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历史包袱沉重。

从“十三五”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来看,一是国际油价崩塌式下跌,近年新建的油气产能项目难以实现预期效益目标,同时,长期低油价对石油工程业务走出“寒冬期”也带来极大困难。二是国内市场需求放缓和供应过剩的局面将长期并存,预计天然气、成品油、乙烯需求增速“十三五”期间都下降。三是国内油气市场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外资、民企等竞争主体明显增多,预计“十三五”期间市场份额出现下降,同时盈利空间大幅压缩。四是国家在资源环境约束上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日益增强,必须加大治理投入,由此面临着成本大幅上升甚至关停搬迁等方面的压力。而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各领域渗透融合,为我们推进产业升级、拓展发展空间带来了新机遇。

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升级已成为中国石化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粗放型外延式发展方式,大力实施价值引领、创新驱动、资源统筹、开放合作、绿色低碳五大发展战略,真正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

用新理念指导审计工作

在新常态下,内部审计监督既不能放松,也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用旧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问题。要转变思想观念,转换思维方式,在深入推进公司实现改革发展的蓝图上动脑筋、做文章。

集团公司处于体制机制深刻变革的重要时期,面对纷繁多样、错综复杂的审计对象和环境,审计工作不能面面俱到,必须着眼全局,集中力量,抓大放小,重在搞深搞透,提高质量。重中之重是把推动党组改革举措的落实和促进制度的完善作为审计工作的首要职责,重点查处对党组重大政策措施落实不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特别是对一些领导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违反廉洁从业规定,徇私舞弊、中饱私囊、失职渎职的问题,要重拳出击,一查到底,深入揭露,始终坚持“零容忍”,切实起到审计的威慑作用。对体制机制性问题,凡是制约和阻碍总部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凡是制约和阻碍结构性改革推进的、凡是制约和阻碍创新激发活力的,要坚决予以揭示反映。去年对“碧水蓝天”专项行动计划组织开展的跟踪审计,及时指出了部分企业工作滞后和治理效果差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建议,有力促进了这项工作的开展。

相对于公司各领域、各板块的深刻变革发展形势,规章制度通常具有滞后性,健全完善需要一个过程。这要求我们既要坚持依法依规审计,也要客观、辩证地对待发展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既要坚持问题导向,也要将鼓励创新作为新的审计理念。对突破原有制度规定,但有利于维护公司利益,有利于调结构、补短板、化解产能过剩,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质增效升级,有利于资源节约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创新举措,审计就要坚决支持鼓励。如扬子石化等企业对精细化工业务实施的改革,有些措施突破了现行用工、薪酬、物资采购等制度规定,但符合党组的改革创新要求,对精细化工业务突破瓶颈扭亏脱困有好处,审计就要支持鼓励并积极促进其规范和完善。在审计中还要注意三个区分,即把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规违纪行为区分开来;把总部尚无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总部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规违纪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审慎作出审计定性和处理结论。

从近两年调研情况看,集团公司审计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目标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还不够强,审计力量配备还不到位,审计人员的成长通道还不够宽,在一些企业中审计工作边缘化现象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

今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专门下发通知,要求中央企业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审计监督工作,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内部审计组织领导,加快建立总审计师制度。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有建设银行等国有银行,国家电网、东方航空等中央企业建立了总审计师制度。实践证明,这种制度安排对加强审计工作领导,确保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是十分必要的。中国石化作为央企排头兵,也应按照国务院国资委通知要求和企业治理需要尽快研究建立总审计师制度,抓紧在总部和大型企业配备总审计师。同时要进一步畅通审计人员成才通道,从制度上保障审计人员敢于依法行使监督权,努力消除现有体制机制障碍。此外,要进一步创新审计组织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兼职审计专家、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主动与纪检监察、人事、财务、法律,以及业务主管等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更加顺畅规范的协同合作机制,确保信息互通,成果共享。

(作者单位:集团公司审计局)

猜你喜欢
审计师审计工作发展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审计师轮换类别与审计结果
——基于“关系”的视角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审计师变更对审计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