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在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耳聋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2016-08-19 14:10张梅凤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1期
关键词:泼尼松神经性皮质激素

张梅凤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在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耳聋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72例

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 按照随机分为A、B、C三组, 各24例。A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 B组给予醋酸泼尼松30 mg治疗, C组给予醋酸泼尼松60 mg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 观察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A组、B组、C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8.3%、75.0%、95.8%,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8.3%、12.5%, 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耳聋给予糖皮激素治疗效果显著, 且给药量较高时效果更为显著, 高剂量用药时应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耳聋;醋酸泼尼松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122

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 患者主要有耳闷胀感、低频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该病变一般不会涉及到高频音区, 无眩晕及眼震等症状, 对患者听力不会产生严重影响[1]。部分患者病症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自行恢复。目前, 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耳聋多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 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在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耳聋治疗中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2例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符合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耳聋的诊断标准, 患者均有急性听力下降和自发性听力下降等表现, 无眩晕和头晕感。已排除既往有耳疾病史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 各24例。A组男14例, 女10例, 年龄19~67岁, 平均年龄(36.5±10.2)岁;B组男15例, 女9例, 年龄21~68岁, 平均年龄(37.4±10.2)岁;C组男14例, 女10例, 年龄20~69岁, 平均年龄(38.1±10.3)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A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治疗, 前列地尔10 ?g溶于生理盐水50 ml中静脉滴注, 2次/d。B组患者给予醋酸泼尼松片30 mg治疗, 晨起时顿服。C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60 mg治疗, 晨起顿服。三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由资深技师利用GSI-61型纯音测听仪展开纯音测听检验。治愈:患者患耳听力恢复为健耳听力水平或达到病前水平, 在0.125~0.500 kHz低频率下听阈恢复正常;有效:0.0125~0.500 kHz低频率下患者听力改善程度>10 dB;无效:治疗后患者听力与治疗前无变化;降低:0.125~0.500 kHz下患者听力改善程度<10 dB。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比较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三组治疗效果比较 A组、B组、C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8.3%、75.0%、95.8%, B、C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 C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A组1例患者出现头痛,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 B组1例患者出现感染, 1例出现消化系统溃疡,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 C组患者出现消化系统溃疡2例, 感染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三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耳聋是临床中常见疾病, 发病突然, 多为单侧发病。该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常用药物是血管扩张药、神经营养药以及利尿药, 但治疗效果不明确[2]。相关临床研究显示人体内耳中有糖皮质激素受体, 因此尝试将糖皮质激素应用到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中。

本次研究中B、C组患者采用醋酸泼尼松治疗, 醋酸泼尼松属于糖皮质激素药物, 其具有抗炎、抗休克和抗毒的功效, 同时其可对血细胞产生有利影响。糖皮质激素运用后可提高谷胱甘肽的浓度, 使其发挥出抗氧化的作用。另外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抑制炎性细胞因子, 能够有效维持细胞数量的稳定[3]。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耳聋, 剂量不同治疗效果有所差异。本次研究中, A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治疗, 前列地尔属于扩张剂药物, 该药具有明确的扩张血管的功效, 同时可以对病灶部位给予靶向聚集。B组和C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治疗, B组用药30 mg, C组用药60 mg, 结果显示, B、C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 C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C组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多于A组和B组, 说明高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运用后可使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

综上所述, 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耳聋疗效更为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高剂量用药需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海霞.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在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 36(15):28-30.

[2] 惠莲, 于刚, 杨宁, 姜学钧.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在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治疗中的疗效差异.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2, 26(1):19-21.

[3] 陈秋平.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的疗效比较. 河南医学研究, 2014, 23(9):35-37.

[收稿日期:2016-03-11]

猜你喜欢
泼尼松神经性皮质激素
逃不开的痒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小儿支原体肺炎实施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的效果
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与安全性观察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糖皮质激素真的是“灵丹妙药”吗?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联合拉氧头孢、泼尼松治疗急性附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泼尼松联合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研究
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