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AR沟通模式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6-08-22 07:23吴秀媛李玉梅王玲青岛市市立医院山东青岛266011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16期
关键词:沟通模式门诊病情

吴秀媛,李玉梅,王玲青岛市市立医院,山东青岛266011

SBAR沟通模式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吴秀媛,李玉梅,王玲
青岛市市立医院,山东青岛266011

在医院门诊上,由于需要与各种各样的患者接触,由此使得门诊护理工作较为繁杂。护士之间、医生与护士之间对患者病情的信息沟通是一直以来病患处理工作的重点所在,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护患之间发生纠纷的几率也有所上升,由此对医院和患者都造成了严重影响。SBAR沟通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沟通方法,对于解决门诊护理工作中的沟通纠纷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理性分析,科学设计对照实验,应用SBAR沟通模式完善护理沟通工作,取得了显著性的工作进展。

SBAR沟通模式;门诊;护理

[Abstract]In hospital outpatient,the outpatient nursing work is complex due to the contacts with various patients and 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of disease condition between nurses and doctors and nurses is always the key point of processing work of disease patients.Currently,the dispute rate between the doctors and patients increases due to the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which imposes a serious effect on hospitals and patients.As an advanced nursing communicationmethod,the SBAR communicationmodel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solve the communication dispute in outpatient nursing work.The paper scientifically designs the contrast experiment by the rational analysis and improves the nursing communication work by the application of SBAR communicationmodel andmakes obviouswork process.

[Key words]SBAR communicationmodel;Outpatient;Nursing

在当今社会所实行的护理模式中,门诊护理一直是医院医疗集团特色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门诊护理的模式与方法,也一度成为医护从业人员的关注重心。随着越来越多的服务理念的融入和服务经验的积累,医疗工作者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更多地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尊重患者权利,关心身心健康的宗旨理念[1]。在探讨人性化服务模式的过程中,逐步把人性化服务理念深化到护理管理和各项护理项目中,以理念与基础技术的双向结合,构造细致、周到的人性化医疗服务,增强患者在门诊候诊及检查治疗过程中的满意程度。

在医疗护理模式中,有相应各程度不同的沟通、服务、工作模式,在投入长期医疗模式探究之后,结合SBAR沟通模式(以下简称SBAR)的护理工作,取得了实际、长效、明显的病情处理效果,患者及家属的反馈结果也极具价值。SBAR应用到护理工作当中,即可达到效果:当护士发现患者病情变化需要及时处理而医生不在现场时,护士打电话给医生,按SBAR模式向医生汇报患者病情,反馈并形成治疗意见进行治疗,确保治疗及时、有效。该院自2015年8月—2016年3月,对112例门诊患者病情出现变化需要及时处理时运用SBAR沟通模式规范沟通,取得了显著性的成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为了统筹考虑资料的严谨性和代表性,最终选择了青岛市市立医院西院区2015年8月—2016年3月,共有112例患者在门诊就医过程中病情发生变化需要及时处理的案例,其中男性63例,年龄34~82岁,平均(52±0.5)岁;女性49例,年龄28~86岁,平均(59±0.5)岁。

1.2方法

1.2.1表格法的应用与处理考虑到采用SBAR沟通模式之后的护理过程中,由于信息量比较大,单纯的数据记录不足以记录数据过程,易导致混乱,因此应用表格法进行数据记录及整理,记录SBAR主要内容并进行附表交接班。SBAR,即是用字母代表沟通模式中的4个步骤,S指现况(situation)、B指背景(background)、A指评估(assessment)、R指建议(recommendation)[2],综上简称SBAR。SBAR的应用,现阶段基本是指在专业、级别存在差异的护理者之间将传递有关患者病情的信息时,从SBAR所容含的现况、背景、评估、评估这四个方面进行内容与信息的规范和精简。因此表格内容可以涵盖患者的一般信息即S现状,包括患者床号(或就诊号)、姓名、性别、年龄等;背景B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诊断、手术情况及病理检查结果等;评估A,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异常反应等;建议R,包括目前已实施措施、已做好哪些准备,请医生指示在值班过程中的护理治疗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与措施,表格下方应有备注空格,以记载提醒其他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过程。在整个表格法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信息的简洁与规范性,字迹应公正,避免单一打“√”记载模式,一定要对表格进行填写,在完善护理过程的同时,监督护理人员出勤情况,各自填表,依表留档。

1.2.2分组培训法为使科内护理人员在了解使用SBAR沟通模式,了解理论知识与价值意义的同时,更好地掌握SBAR沟通模式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应对相关人员进行适度适时的培训。为形成团队式的凝聚动力,可以采用划分小组、小组负责人带队培训的分组培训法进一步规范培训并明确责任到人。护士长及护理培训人员培训小组长,并协助小组长进一步培训组员,形成效果显著的培训机制,在此之上,3~4 d后进行考核,落实培训成果,使培训过程行之有效。

1.2.3对照实践法在探究实践结果效果是否具有显著性优点时,对照实践法是相对而言最具权威性和效果性的实践检验方法。在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过程中,经过征求患者的同意,分别在几个科室中设立了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实践组别。其中对照组所采用的护理模式为传统护理模式,即不加入SBAR沟通模式进行交接的护理方法,其余均正常进行;实验组则不同,在基础形式上采取SBAR沟通模式在护理人员之间进行沟通交接,其中均需采用表格法进行详细记录。在时间上设定周期分为每周一到周五和周六、周日两组时间段,在此之中,记录交接班所用时间。效果检查方法采用抽查法,由护士长进行随机抽查,在各科室间抽取值班护士并进行患者病情及基本资料问询,检验护士对患者病情的了解情况,进而反映出在患者病情急需处理情况下值班护士对患者基本情况的信息传递能力,具体可包括病情完整性、病情准确性、病情汇报时间和医生满意度四个主要方面。每项记录均予以详细记录,发生的缺陷事件定为交班缺陷[3],周期内不定期抽查考核。

1.2.4统计方法在数据记录后,本着科学性处理数据的思路,在过程中采用Excel等软件对所记录的值班护士反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结果汇集成表展示记录,所记录数据严格按照规范成表,以百分比方式凸显对照成效,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得最终结果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2 结果

根据SBAR沟通交接方式[4],在实行了如表1的表格法进行值班数据记录后,显著提升了实验组的危急情况下对患者病情掌握,及时、准确反馈并帮助有效实施的高效性。在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实验组所抽查的合格、高效案例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基本不会出现病情汇报不准确的无效案例,所进行的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对比后数据统计并分析,见表2。实施前病情汇报时间为(80±60)s;实施后的为(60±10)s。

表1 SBAR实验组护士值班数据记录表格

表2 实施SBAR沟通模式效果比较(%)

3 讨论

在运用SBAR沟通模式并与之前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后,可以发现SBAR沟通模式应用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所起到的显著性作用,也由此进行对比分析和实际探讨后,作出如下讨论。

3.1SBAR在护、护之间的一体性判断优势

护士群体尤其是门诊部门护士群体,由于工作岗位特殊(导医等)、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跨度长等特点,与科室内相对比有着明显的区别,即护士年龄跨层大,本身受教育程度、受教育时期时代背景和教育理念及工作经验的不同,存在着沟通方向上的差异和缺陷。在原有的定式服务模式之上,运用SBAR沟通模式,显著提高了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年轻护士临床能力不足,指标不清楚,难以独自判断,而SBAR就可以提供给年轻护士一个创造性、继承性的一体性判断,帮助判断、确定病情,大大有助于与医生的良好沟通情况。对于有经验的护士也可以节约时间、辅助判断,在此基础上也加强了护士群体间的交流,有助于科室的和谐发展。

3.2SBAR在医、护之间的标准化规范作用

确保患者安全交接班制度是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控制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5]。而在此基础上,SBAR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标准化的沟通方法,这不仅仅体现在护士群体之间,在实践中发现,它对规范护士标准化地向医生汇报病情有着巨大的帮助,有助于避免在自由式沟通中可能会造成的沟通误解与不便,加强了医、护之间的沟通效率,确保了患者病情的及时反馈与处理,保护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3.3SBAR中应用分组培训法的优势

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发现单一地对护士进行集体培训,其效率要远远低于分组培训法后护士的掌握程度。并且在门诊护理中,分组培训并以组为单位进行护理工作,使责任明确到人,护士归属感加强,大大促进了应用SBAR护理沟通法的培训速度与效率提升,使SBAR真正进入到护士的探索思维和表达沟通当中,成效明显。

3.4实施难点的发现与处理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设计之初没有意料到的实际情况,随着分组的进行和护理工作的开展,在实践中期,实验组出现了一天内全部为年轻护士进行护理工作的情况,导致护士之间对患者病情判断犹豫,造成了一定的时间浪费,在此次之后,安排护理工作确保每天都有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进入SBAR组进行护理工作,解决了此实施难点。

4 结语

在整个实践探究过程中,通过对照观察,发现在应用SBAR法到门诊护理工作中后,护理人员对病情完整性的汇报统计在由之前的65.2%上升至96.3%,病情准确性的统计由88.7%上升至99.3%,病情汇报时间由(80±10)s缩短至(60±10)s,医生满意度的统计也由70.5%上升至98.6%。由数据可以看出,在实行SBAR沟通模式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完整性、准确性的掌握及护理人员与医生的沟通情况取得了显著性的提升,SBAR沟通模式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确有着实际、明显的促进作用。

[1]刘温文,王鹏,徐梦竹,等.综合医院门诊就诊体验与分析[J].医院院长论坛,2012,9(3):50.

[2]徐晓晓,秦建芬,吕婷婷.SBAR交流模式在外科护理单元间交接及汇报病情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1(9):805-806.

[3]徐双燕,姚梅琪,周海燕.标准化沟通方式在医护间沟通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27-629.

[4]Thomassy CS,MeShea CS.Shifting gears:jump-start interdisciolinary pa-tient care[J].Nurs Manage,2001,32(5):40-44.

[5]洪辉樊.护理交接班本的临床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12(7):102-103.

App lication of SBAR Communication M odel in the Outpatient Nursing W ork

WU Xiu-yuan,LIYu-mei,WANG Ling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Qingdao,Shandong Province,266011 China

R47

A

1672-5654(2016)06(a)-0025-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16.025

吴秀媛(1963-),女,山东青岛人,本科,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王玲(1971-),女,山东青州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邮箱:jzs·1117@163.com。

2016-03-11)

猜你喜欢
沟通模式门诊病情
门诊支付之变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CICARE沟通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妇科护理中家庭式沟通模式的应用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