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安倍经济学彻底失败

2016-08-22 20:06王绍强
商业文化 2016年7期
关键词:成长率支配增长率

王绍强

自2012年底安倍晋三上台再任日本首相之后,其旧“三支箭”所组成的“安倍经济学”就备受瞩目。“第一箭”是量化宽松,试图通过将大量资金注入经济体来终结通缩;“第二箭”是略有相似的财政刺激计划。不过,要想取得长远效果,“第三箭”的“结构性改革”则最为关键。2015年9月,日本政府又推出了“安倍经济学”的新“三支箭”。主要内容为:2020年GDP达到600万亿日元;加强育儿支持和社会保障改革,力争出生率达到1.8%;因养老看护导致的离职率降为0。

通缩预期挥之不去

尽管结构性改革的长期效果仍有待检验,但如同阴霾般挥之不去的通缩预期仍是日本经济面对的头号敌人。

沈建光指出,日本最难解的问题在于:通缩的预期已经根深蒂固。“日本人的消费倾向很低,大家觉得通缩还会持续,把钱存到明天的购买力会更强,因此整个社会的面貌和预期是非常悲观的。从这个角度而言,说日本‘失去了20年所言非虚。”而安倍经济学对劳动力市场的改革也是消费衰退的原因之一。“相比于终身雇员,临时工没有许多福利,收入较低,也会造成消费低下。毕竟他们会担心什么时候可能失业,消费倾向就会降低。”

面对通缩阴影,货币宽松、制造通胀预期仍会是日本政府的长期选择。Tomo Kinoshita在野村证券的报告中表示:“我们认为日本央行将会维持其现有的量化宽松和质化宽松措施。我们预测日本央行将在2016年底之前会扩张其ETF股权价值和其他风险资产的购买,从而提高通胀预期。”

GDP是已经不合时宜的指向标

竞选时,安倍首相提出了“2020年前后实现600万亿GDP”的目标(此为安倍竞选总理时的目标之一,我国读者可能更熟悉与之一并提出的“三支箭”)。2014年的GDP是490万亿日元,所以要达成次目标必须在六年间使GDP增加110万亿,也就是每年近20万亿日元(4%)。这样的经济奇迹如何才能实现呢?

根据11月召开的经济财政咨问会议上,四位民间与会者给出的资料来看,如果能实现GDP平减物价指数提升1%和2%左右的潜在成长率,600万亿日元的GDP目标也是可能达成的。

从数字层面看确实如此。但是正如本文开始提到的,GDP成长率是负数,而物价上升率是0。而根据咨问会议上日本银行出具的资料,两季度的潜在成长率接近0。参加会议的民间与会者之中的宏观经济学者只有东京大学教授伊藤元重一人,他又是凭借什么相信名义成长率会急剧上涨至4%呢?

话说回来,对于人口不断减少的日本而言,将国内所得人口而计算来的GDP作为目标来指导经济政策,已经不合时宜了。

尤其是在劳动人口每年减少1%左右、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GDP每年减少1%也是理所当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也只能抵销劳动人口减少的1%,最后的增长率还是0。

因为潜在增长率基本为0,所以要在六年内增加110万亿日元,只有使每年通货膨胀4%才行。如果只是通货膨胀4%倒还简单了,比如日本银行如果把日本进口的石油全都买断,物价肯定想涨多少就涨多少。然而能不能保证只通货膨胀4%可就不好说了。

“通货紧缩导致经济不景气”的错觉产生了愚蠢的经济政策。劳动人口减少了所以GDP的增长率为0是理所当然的,消费减少了所以物价下降也是自然而然的,完全没必要将这些归为“通货紧缩带来的不景气”而大惊小怪。尤其是日本靠近低人力成本的中国,应该欢迎进口产品降价才对。

当然,还是收入更高比较好,但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并不是GDP,而是人均国民收入。安倍首相于2013年许诺了十年内将人均GNI增加150万日元,这个GNI正是国民收入。

这个GNI是将GDP与海外投资的收益相加之后的结果,与过去使用的GNP(国民生产总值)相同。不过,正像在日本发生的那样,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经济与GDP之间的差距变得很大。

比如说,电动机生产商把年盈利50亿日元的液晶工厂移到中国台湾,然后得到了100亿日元的分红,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GDP减少了50亿日元,GNI增加了50亿日元。反过来,中国台湾的制造商上交给日本总部的利润,是不会算入GNI的。

也就是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GNI-GDP的差值会越来越大。最近的20年,实际GNI一直都比GDP高,并且差距越来越大。2013年的实际GDP增长率是1.8%,GNI的增长率却是2.4%。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克迪也指出:“反应经济情况的应该是国民收入。从这点来看日本经济并没有那么悲观。”

安倍经济学之所以失败,是因为采取了在人口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仍然为了增加名义GDP而促进通货膨胀的政策。结果,实际工资减少,日元贬值导致进口增加,人们变穷了。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少了。可支配收入是指从工资扣除税金,社会保险等“人为因素”的收入。消费者的行为并不取决于人均GDP,而取决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如下图右轴所示,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以来已经降低了五万日元。并不是增长率停滞了,而是现在在职的人们变得更加贫穷了。

社会保障才应该是行政改革的目标

可支配收入减少,2000年以来工资递减固然也是其中一个原因,然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养老保险、医疗、护理等社会保险费用的增加。日本的所得税占到了GPD的5%,这在全世界来说不算很高。然而社会保险费用已经超过了6.1%,并且还将随着超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而急剧增加。

安倍经济学之所以失败,正是在于没有着手处理腐蚀日本经济的社会保障问题,却空谈“600万亿日元GDP”之类的梦话。因为怕得罪高龄选民,在野党也完全不提这个问题。论证社会保障改革,并向执政党和在野党说明问题的只有行政改革大臣河野太郎一个人。社会保障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浪费,应该是行政改革的第一目标。

猜你喜欢
成长率支配增长率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跟踪导练(四)4
一言堂
台2016GDP“成功保1”
随心支配的清迈美食探店记
美拭目以待的潜力城市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