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屯:可以触摸的历史

2016-08-23 11:14文丨
遵义 2016年15期
关键词:海龙土司传奇

文丨 记者 汪 溪

海龙屯:可以触摸的历史

文丨 记者 汪 溪

海龙屯遗址 (李枫/摄)

据悉,汇川区和传奇文化公司还将陆续投资建设海龙屯博物馆、陈列馆,以及依托资源延伸开发修建考古遗址公园、军事屯堡旅游综合体、海龙屯土司小镇,形成海龙屯历史文化旅游区,行程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农历六月初六,播州海龙屯,平播之战。明军从后关攻入,播州土司杨应龙自缢,海龙屯在战火中化为废墟。

2015年7月4日,德国波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以遵义海龙屯为代表的三个中国土司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8处世界遗产。贵州由此实现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遵义市也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双遗产”城市。

2015年10月1日,遵义海龙屯世界文化遗产景区开园正式对外开放。

智慧景区应运而生

从遵义市区沿着汇川大道驱车直驰,40分钟后,即可抵达海龙屯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在这里,游客可以坐上小火车外形的游览车到达海龙屯山脚,沿着与海龙屯原貌融为一体的人行道拾级而上,一步一步地感受土司文化。

关山雄,沟壑险,溪谷秀。每一位初到海龙屯的游客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世界遗产委员会和国家文物部门都有要求,海龙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核心区只能以‘绝对保护、相对开发’为宗旨,进行‘原貌保护’,不能破坏文物,还要尽量不添加新的东西。”负责海龙屯景区开发管理的传奇文化(贵州)景区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传奇文化公司”)总经理符定伟告诉记者。这一点,也得到了参与海龙屯考古研究的相关专家的认可。葛镇亚是发现海龙屯的第一人,对于未来海龙屯的保护,他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2001年,欧洲旅游协会副主席罗伯特带队来海龙屯感到很震撼。关于怎么保护,他们有一个观点,我很赞成。就是不要大修大改,不要人工恢复原貌,很多世界级的遗产都是保持残缺美。”

传奇文化公司在海龙屯核心区只是进行道路改造和景观提升改造,修建了游客步道、垃圾箱、休息区、卫生间等最基本的游客设施,就连卫生间也是修建在原先核心区居民的住房中。

残破的城墙、横生的杂草、焚毁的建筑……当年的一块砖石掉落在哪里,它就停留在哪里。在海龙屯古遗址上,时间的痕迹和历史的印迹,都能一一触摸。

遗址只能保护,不能破坏,更不能过度建设,那么游客千里迢迢赶来,除了城墙关山,就没别的可看了吗?

符定伟告诉记者,在保持海龙屯原貌的原则上,为了给游客以最大的感官享受,他们提出了打造“智慧景区”。

“海龙屯是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来到这里的游客更好地感受和体验海龙屯独特的历史文化。”符定伟告诉记者,传奇文化公司从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等国请来了国际级景点规划和建设团队。

美国VOA规划设计公司的Douglas曾经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开发过遗址旅游景点,但海龙屯的震撼超过了他见过的所有景点。“我很兴奋有这个机会能够和传奇公司以及当地政府一起为海龙屯这个项目工作,这个景点的重要性不可言喻。”在对核心保护区进行“原貌保护”的原则下,他们提出,在外围缓冲区下寨建设游客服务中心、茶山茶文化展示及度假项目、养马城自驾游露营、大型实景演出、下寨传奇小镇等大型项目。由陆路接驳车、高空缆车完成四个区域的陆上、空中交通连接。

在海龙屯景区设置了5个多媒体展示厅,由触摸屏、3D影像、文字以及精美的图片组成,通过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方式展现给游客,游客可以了解到土司制度的形成,触摸到城堡的建造,直观看到考古学家的工作方式。

小常是一名来自重庆的大学生,五一小长假期间,他跟几个同学到海龙屯旅游。谈到海龙屯的赏游经历,对中国古代历史颇感兴趣的小常很兴奋:“来之前我们就知道,海龙屯发掘了好几年,出土了很多文物,但在核心区没有博物馆,所以有点担心会看不到文物,多媒体展示厅弥补了这个缺憾。”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海龙屯考古队领队李飞说:1999年与2012年,文物考古专家曾两次对海龙屯进行挖掘,出土建筑构件、碑刻、瓷器、铁锁、瓦钉、钱币等文物上万件。符定伟补充道:“这些文物多是残片,出土后还有大量的修补工作要做,不便直接展出,我们通过360°扫描,让游客不用接触就可以全方位多角度观赏文物,也可以了解考古学家的工作方式。”

除了多媒体展厅,传奇文化公司还在全国率先采用了7.1声道的音景系统,澳大利亚美景多媒体工作室的Gilbert的工作就是为景点带来声音,在海龙屯核心区的19处关隘旁,游客可以听到由300多种声音组合而成的音景,有战马嘶鸣,也有刀兵铿锵,有炮声隆隆,也有风声萧萧,它们把现代游客悠悠追古之思,带回到那场久远的平播之战中。

美景多媒体工作室的另一位成员Chaplin说:“我们用这里的原有的民居来更好地讲述历史故事,当然这些民居没有海龙屯的遗址那样古老,但它们仍然是这里的地方文化的一部分。”

多媒体、音景、AR、VR等互动多媒体的应用,提升了游客在景区的体验度和参与性,让古老的土司文化重现传奇。景区已完成重要景点免费wifi覆盖、多媒体智慧景区介绍、景区音景系统、微官网、PC官网、微信公众号、景区智慧导览APP,可以“智慧”满足游客购票、到达、景区游览等各个环节的需求。通过APP,游客可以实现交通、购票、游览一键通。

做文化传播自觉者

文化不仅可以通过科技传播,更可以通过人来传播。除了景区导游,传奇文化公司还专门聘请了三位“海龙屯文化传播者”,他们是海龙屯发现第一人葛镇亚、在海龙屯上生活了七十多年的刘远光和对土司文化颇有研究的退休教师张万锡。

张万锡已经七十多岁了,每天都要爬一趟海龙屯,既为了锻炼身体,也为了传播文化。“我从小就对海龙屯有浓厚的兴趣,也许是她的神秘吸引了我。有一次,看到电视上播放景区开发的素材,我就开始想如何通过更多的途径了解杨氏文化,以后融入到景区的发展中,为更多人讲解这段历史。”

张万锡与海龙屯的缘分,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他在遵义县一中学任教,经常走村串户,收集野史逸事,到陈列馆查找史料,30余年的爱好,让他对海龙屯的历史了如指掌,无论从哪一个历史切面,他都能娓娓道来,在历史场景中再现那个年代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故事,他还写了两万多字的导游词,将海龙屯和杨氏土司的故事传播给游客。

行走在海龙屯的古道上,干净的石阶上看不到一点垃圾,步道两旁的草丛树丛里,也没有垃圾的踪影。专程携家人来海龙屯旅游的四川游客陈静说:“这次出游,发现很多游客都背了一个小包,有垃圾就往包里装,也没有看到城墙上有人乱涂乱画。”

如今,在各个关隘路口,海龙屯打造“文明景区”的力度可见一斑,一个个监控探头、一间间农家小屋、一处处醒目的提示标志,海龙屯正在把景区建设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旅游舒适度和游客满意度。

据了解,接下来五年内,汇川区和传奇文化公司还将陆续投资建设海龙屯博物馆、陈列馆,以及依托资源延伸开发修建考古遗址公园、军事屯堡旅游综合体、海龙屯土司小镇,形成海龙屯历史文化旅游区,行程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猜你喜欢
海龙土司传奇
安-225,昨日的传奇
漕运,一段行走在水上的传奇
封面人物
“土司文化圈”的内涵、特征与意义
叶海龙,你别装啦
Fort Besieged
从土司到土司学:中国土司文化研究的新进展
——李良品《中国土司学导论》读书札记
坚持,造就传奇
逍遥传奇
海龙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