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不是“管”出来的

2016-08-23 11:14文丨
遵义 2016年15期
关键词:规划科技政府

文丨 稻 田

创新不是“管”出来的

文丨 稻 田

科技创新作为人类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特别是在互联网日益普及和创新创业方兴未艾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已由职业科学家的小众行为转变为人人皆可参与的大众活动,政府在科技方面的管理和规划“失灵”的几率更大了。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依靠强大的资源动员和调度能力,根据政府既定的规划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相关领域,并主要依托国有单元按照规划重点开展科学研究、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然而,科技成果常常游离于惯性思维和管理规划之外,“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例子并不鲜见。世界上一流的科研机构、高校、科技成果,往往不是靠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管理管出来的。企业也不例外,目前世界上有影响力的代表性企业,从美国的苹果、谷歌到中国的腾讯、阿里,从来不是从政府的科技或产业规划中诞生的。

当前我国在世界科技创新格局中的角色,已从单纯的追随转变为追随、并跑和领跑并存。领跑意味着失去了学习标杆、闯入了未知领地。此时,庞大的组织机构、繁复的层级管理和严格的程序可能反而会成为创新的包袱。吴敬琏在对比日本和美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史后指出,政府主导的做法在后发赶超的特定时期成功几率较大,因为在赶超阶段,先进国家走过的道路是清楚的,政府拥有相对充分的信息,可以发挥民间力量所不及的调动资源的能力。然而,当面对全新的创新课题、需要探索未知的时候,政府的决策效率、反应能力往往反而不如民间机构,由政府直接组织、管理高新技术开发和生产,往往跟不上市场的脚步和时代的变化。

科技创新固然需要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但也不宜高估行政管理科技活动和指导研发过程的能力。行政的力量应聚焦于制度建设、体制改革、机制优化、环境营造,让创新自由生长。正如任正非所说:“华为正在从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

作为我国科技企业的标杆,华为给我们的启示是,应继续加大对基础研究和自由探索的投入,促进更多理论创造和变革性技术突破。同时,在极少数涉及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必争领域,发挥我国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更快突破瓶颈、抢占制高点。而在更多的科技领域,政府应着力破除制约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和企业的创新创业积极性,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抢抓机遇,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猜你喜欢
规划科技政府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科技助我来看云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科技在线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科技在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