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黄平县肉牛业产销趋势分析及对策

2016-08-23 10:43陈敏卢世平
贵州畜牧兽医 2016年3期
关键词:养牛母牛肉牛

陈敏,卢世平

(1.贵州省黔东南州畜牧技术推广站,贵州凯里556000;2.贵州省黄平县畜禽品种改良站,贵州黄平556100)

贵州省黄平县肉牛业产销趋势分析及对策

陈敏1,卢世平2

(1.贵州省黔东南州畜牧技术推广站,贵州凯里556000;2.贵州省黄平县畜禽品种改良站,贵州黄平556100)

黄平县是贵州省黔东南州的畜牧业大县之一,养牛业在畜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摸清黄平县肉牛养殖发展现状及销售情况,为今后全县肉牛产业发展,特别是“十三五”时期肉牛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2016年1月,我们对黄平县近6年来的肉牛生产和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肉牛产销趋势分析

1.1 肉牛生产基本情况黄平县肉牛存栏和出栏一直呈现稳步发展的势头,2010年以来,全县牛存栏量年均以13.08%的速度增长,出栏量年均增长17.95%,见表1。2010—2015年产地检疫头数和屠宰检疫头数见表2。

表1 2010—2015年黄平县肉牛生产情况

表2 2010—2015年黄平县肉牛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情况

1.2 肉牛品种改良情况目前黄平县的冻精使用主要是西门塔尔、安格斯和利木赞,全县现有品种改良点38个,改良牛约占30%。

1.3 肉牛市场变化情况育肥牛价格稳中有升,养殖户育肥1头牛(500 kg)平均获利800~1 200元,促进了养殖户养殖育肥牛的积极性。见表3。

表3 2010—2015年黄平县肉牛销售价格情况

1.4 肉牛产业结构组织模式肉牛产业结构组织模式以农户分散养殖为主,规模为3~50头,近2年有4家兴建的规模肉牛养殖场存栏100头以上。全县肉牛生产经营形式主要有3种:一是以培育犊牛为主的饲养形式;二是从犊牛开始直到育肥出栏的饲养形式;三是架子牛育肥饲养形式。

1.5 销售方式由于农户散养产犊不成批次,又尚未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肉牛销售渠道单一,全县肉牛销售仅仅依靠集市贸易简单周转,所育肥的肉牛都是通过商贩零星销往凯里和瓮安草堂等活牛销售市场和屠宰市场。

2 结果分析

2.1 肉牛养殖产业稳步发展,能繁母牛数量先减后增2010年以来,黄平县肉牛生产一直呈现稳步发展的势头,全县牛存栏量年均以13.08%的速度增长,出栏量年均增长17.95%。能繁母牛从2010年的2.94万头降到2013年的2.90万头,2014年实施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后,能繁母牛的数量有所回升,为进一步扩大肉牛养殖规模奠定了基础。

2.2 肉牛消费逐年增加,市场价格逐年走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膳食结构开始向草食动物发展。2010—2012年处于一个较平稳的阶段,2013年黄平县引进了几家肉牛养殖企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肉牛存栏迅速增加。从2013年开始,肉牛消费能力较2010年增加并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肉牛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肉价逐年上涨。

3 趋势预测

3.1 肉牛产业稳步增长一是育肥、屠宰市场需求和价格增幅的拉动作用明显;二是农民进城打工趋于饱和,从事技术工种的比例小,其他人员收入不高,返乡务农者增多,养牛便是重要的副业;三是农户对肉牛产业的心理预期趋好,养牛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四是得益于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的推动,但由于母牛繁殖周期长,所以存栏数量预计会缓慢上升。

3.2 标准化养牛场不断增加随着南方草地生态科技扶贫项目(养牛)、石漠化综合治理草食畜牧业项目(养牛、养羊)、农业产业化养牛项目、山地生态畜牧业项目和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在黄平县的实施,一是充分调动了黄平县广大农户种草养肉牛的积极性;二是推动黄平县养牛业由传统的、单一的养殖模式向现代的、综合的养牛业模式转变,养牛业由农村散养为主,向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企业投资等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养殖模式转变;三是牛的品种改良得到较大提升,规模养牛户牛的良种率不断提高,改良基础母牛总量逐年上升,提升了肉牛养殖经济效益。从品种结构上看,预计安格斯和西门塔尔牛冻精用量将逐年增加,新品种肉牛将大量参与杂交生产。

3.3 肉牛价格不断攀升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对牛肉的需求量会进一步提高,牛肉供应和消费之间的缺口会进一步扩大,肉牛行情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波动,将会沿着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继续保持盈利的状态。

4 对策

4.1 做好长期规划在发展肉牛养殖的同时,提前做好规划,在选址、环保、生产工艺、承载量上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合理配置;制定发展肉牛生产加工优惠政策,增大能繁母牛的饲养量,使肉牛产业沿着持续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

4.2 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实施企业带动战略在培育本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龙头企业到黄平县发展肉牛产业,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肉牛产业格局,进一步促进黄平县肉牛养殖业的全面发展。

4.3 增强品牌意识加强“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强强联合,实行无公害标准化模式管理,严格按无公害要求进行生产,从生产源头上控制肉牛生产,提高牛肉质量和档次。以肉牛“三品一标”认证和品牌创建工作为突破口,推动黄平县肉牛生产标准化进程,进一步提升肉牛市场竞争力。

4.4 加强饲养管理在饲料利用、配方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开发,充分发挥潜在能力和当地的资源优势;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和防控,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定期进行常发病的免疫接种工作,使肉牛健康,而且长得快、肉质好、档次高。

4.5 加强技术培训一方面派技术人员参加标准化肉牛养殖技术培训,与相关科研院所联系,请养牛专家进行不定期指导。加强与养牛业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的肉牛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到一线进行开发生产,进行传、帮、带,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的文化、科学素质,让先进的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4.6 积极研究市场协助肉牛养殖加工企业与省内外消费市场挂钩,加大内销外联,增强竞争力。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社)与养殖户实行订单生产,免除后顾之忧。

5 小结

黄平县丰富的草山草坡资源和秸秆资源,以及极具特色的肉牛品种资源(黄平小黄牛),为发展肉牛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对牛肉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提高,牛肉供应和消费之间的缺口会进一步扩大,加上政策推动的因素,因此在黄平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肉牛产业必将有宽广的施展空间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S823.9+2

C

1007-1474(2016)03-0045-03

2016-03-22

基金来源:贵州省现代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合同编号:GZCYTX-03002

陈敏(1985—),男,硕士研究生,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养牛母牛肉牛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肉牛口炎咋防治
夏季养牛提高利润有办法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杨伟军:养牛脱贫谋致富 “牛劲十足”奔小康
母牛发情的鉴定方法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