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上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

2016-08-23 01:38黄金莲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探究

黄金莲

摘要: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在高中学生学习生活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清楚的认知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地理与其它学科也有广泛的联系,因此地理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地理素养

一、地理素养的内涵

地理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品格,地理素养其实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其主要内容包括科学素养、技术素养、人文素养。地理素养不仅具备公众素养的某些共性特征,而且包含了地理学科的个性特征。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及科学素养的提升,并对其后续终身发展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因此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要讲授基础性的地理知识,还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科学方法,促进其人文地理意识及态度的形成。

二、地理素养的特点

地理学研究范围广泛、研究方法多样、研究内容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地理素养也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综合性。地理素养的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内容方面的综合性,还表现在其构成要素的综合性。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包括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地理素养综合性的发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其次,空间性。地理素养中不仅包括具有空间属性的地理知识,还包括空间想象力、空间观点、空间辨别力等地理能力及观点要素,因此地理素养的空间性是其与其它学科最本质的区别。第三,动态性。地理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培养、逐渐内化的动态过程,虽然地理素养体现出阶段性的特点,但任何一个阶段都并非绝对意义上地理素养培养的终点,地理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渐进的动态过程。第四,终身性。地理素养体现出长效性,可以对学生未来长期的生活、学习产生持续影响,且其可持续发展观念、读图析图绘图能力、地理美感等内容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终身影响。最后,实践性。实地考察与野外实践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亲身体验自然界的和谐,获得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及直接体验,加深其对各种生态问题的感悟,因此地理素养体现出实践性的特点。

三、高中地理课堂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策略

(一)在实践中体会地理的实用价值

地理学科发展到现在之所以形成独立、系统的学科体系,正是通过实地观察、野外考察等获取基础地理信息,再经过不断的探索及研究、严密的分析与总结才最终形成一套独立于其它学科之外的知识体系,由此可见,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实用性十分突出,因此课堂教学中也要注重知识的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体验的机会,引导其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地理素养。比如日常教学中可以利用春游或秋游的机会设计旅途考察活动,让学生根据旅游计划设计旅游地图,每到一处即标记在图上,并画出交通线路的布局、走向,认识国道的编排方法等。再比如学习“区位”这一基本概念时,就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区位进行调查研究,从动态、发展两个角度着眼,综合区位中农业、工業、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使其对“区位”形成更加立体、深入的理解。

(二)设计丰富的探究活动

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可以提高学生野外实践类地理素养。野外探究活动体现出实践性、挑战性、拓展性的特点,整个活动中要注意老师的指导与合作。首先老师要提出探究任务,由学生分组拟定活动方案,再在探究活动中收集资料、完成探究任务,最后再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由老师进行总结评价。野外实践探究活动的设计要注意与学生的认知能力、实际情况相结合。比如可以设计小区域范围内的寻宝活动,向学生提供区域地形图,针对“宝贝”藏匿的位置向学生提供模糊线索,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确定宝贝的精确位置,并标注于地形图上。寻宝活动不仅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定方位、辨地形、算距离的地理素养。此外,还可以设计专题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地质考察,并在考察过程中辨认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并通过地貌素描图说明地壳运动的过程。

(三)在作业设计与评价中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地理作业是课堂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因此要科学设计地理作业。与其它学科不同,地理作业更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其区域分析能力,并且还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地理观,体现出科学性、趣味性的原则,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回归生活,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而地理课程的评价要侧重形成性评价、多元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将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对地理知识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表现等各个方面综合起来,对学生做出进行性的、全面性的评价,突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地理评价除了书面测试、作业、口头表达、绘制地理图表等常规评价方式外,还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老师要提高自身的地理素养

要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首先老师要具备较高的地理素养,在课堂上用较高的审美眼光进行地理景观、风土人情的讲解,老师的地理审美观会对学生的地理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因此老师除了要在课前吃透教材、备好课外,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多参与实地考察,通过考察积累更多、更专业的教学素养。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自己在考察某地的感悟、对风土人情的直观体验,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跟随老师感受自然之美、乡土之美、人情之美,从而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巨大魅力,激发其学习热情。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探究
【学科新书导览】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