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与文化景观
——以云南民族博物馆为例

2016-08-24 08:39王国梁
今日民族 2016年7期
关键词:文化景观展馆营造

□ 文 / 王国梁



博物馆与文化景观
——以云南民族博物馆为例

□ 文 / 王国梁

5月18日是全世界博物馆人的节日,国际博协(ICOM)每年都会发布当年“博物馆日”的主题,今年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这也是2016年7月2日至9日在意大利伦巴第大区首府米兰召开的第24届国际博协大会年会的主题,足见文化景观已经成为博物馆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凸显博物馆功能外延的拓展,要求在文化景观方面肩负起的时代责任。对云南民族博物馆而言,就是不断营造、继承和发展与自己民族博物馆特质相适应的博物馆文化景观。

云南民族博物馆文化景观设计营造

每个实地到博物馆的参观者,第一印象是景观设计,它有如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序言”,能吸引观众对博物馆的兴趣,有助于观众领会博物馆的主题精神。

云南民族博物馆主展馆

云南民族博物馆建于上世纪90年代,景观文化与博物馆建筑建设同步进行。首先自然空间上注重与西山滇池风景名胜区自然环境协调。背靠西山,南滨滇池,西邻云南民族村,馆区绿化水面面积达到60%以上,亭台楼榭、绿树繁花、连廊道路恰到好处的分隔组合,博物馆建筑如点缀于绿叶中的红花,整体环境与远山近水和谐无痕,很好融入自然环境之中;其次人文文化上,作为人工文化景观核心的博物馆建筑群,以西北—东南对角线为中轴线,采用开放分散布局与低矮建筑体量,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大门—广场—台阶—主展馆。作为博物馆入口的大门在中轴线西北角,与民族村隔河相望,展馆西侧是错落有致的云南民族民居特色表演作坊,东面为藏品库和科研办公楼,南面有40余亩水面和预留土地。观众迈入少数民族寨门形制的大门,目光越过宽阔广场,仰视高居平台之上的主展馆,主展馆与两翼侧馆建筑展现民族民居建筑元素,很好表达传递了博物馆主题,引导观众参观博物馆展示内容的心里期待,营造了参观的过渡性文化氛围。

主展馆为二层回廊式庭院建筑,有大小16个相对独立展厅,展厅以廊道相连,避免了展线过长易导致观众烦躁疲劳、影响参观愉悦心情;露天院心是精致园林,石径连廊、平台花丛、蘑菇造型避雨亭、高低起伏草坪花树绿化,提供观众欣赏爽心悦目园林景色,也是消除和调节观众参观心理疲劳的人工景观。

上述云南民族博物馆的文化景观营造,只是云南民族博物馆营造的众多文化景观之一,目的就是营造云南民族博物馆亲和自然、亲近人的环境,营造出本馆所在地域特征,营造出云南民族文化殿堂属性,更好服务公众,努力成为社区文化中心,最终成为昆明城区极富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景观之一。

文化景观培育传承

博物馆文化景观是需要一代又一代博物馆人接力塑造培育的。云南民族博物馆建成开放20多年了,20多年来我们十分珍惜建馆时期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维护和传承。我们尽最大努力减少开发活动对绿化水面扰动破坏,维持了开放式园林博物馆整体风貌,临时建筑尽可能与主体建筑风格一致,不在主展馆范围添建设施或改动主体建筑,保持协调优美的博物馆外部环境;我们始终坚守民族博物馆宗旨,坚持不懈夯实云南民族文物藏品基础、完善民族文物藏品体系,提升以民族文物实物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研究学术水平,探索云南民族文化陈列体系和展示风格,增加提升服务设施,扬长避短发挥宣传教育功能,扩大提升民族博物馆影响力,不断充实本馆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为民族博物馆文化景观注入品牌效应和文化底蕴。

文化景观的丰富发展

文化景观具有时代性。今天回头来看,当年省委、省政府决策在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云南民族博物馆,选了一个好馆址,确定200亩占地规模,无疑是有超前意识的,为我们继续营造博物馆文化景观打下了物质基础,加之博物馆前辈在建馆时期营造的文化景观,为我们继续营造和丰富博物馆文化景观创造了空间和条件。省委、省政府计划在云南民族博物馆预留土地上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宫,已列入“十二五”期间云南省12项重大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在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的领导下,当前完成项目概念规划和环境保护影响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若能通过省委省政府批准立项,借助民族文化宫建设,将有助于优化云南民族博物馆动态和静态展示的空间结构,完善博物馆功能,提升博物馆景观艺术美感。

(云南民族博物馆供图)

(责任编辑 赵芳)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展馆营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4D空间下文化景观粒子的形态价值与应用场景分析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新馆落成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谢翠菊 营造农村妇女“幸福站”
广州国际车展展馆参观指南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现状及发展趋势
区域特色文化与城市空间的景观语言生产
我们的世博会